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国际商事仲裁证明程序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9 08:10

  本文关键词:国际商事仲裁证明程序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国际商事仲裁作为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的一种,在民商事纠纷的解决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国际商事仲裁的经济、高效、便捷等特点在其证明程序得到充分的体现。现行的仲裁立法倾向于对仲裁证明程序作简略性的规定,充分尊重了当事人的自由意志并给予仲裁庭极大的自由裁量空间。传统上来看,国际商事仲裁证明程序并非理论研究的热点,一方面是由于证明程序在仲裁法领域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诉讼中证明程序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着国际商事仲裁的实践。另一方面,由于涉及商事秘密,仲裁活动并非是公开进行的,少有相当的仲裁案例以供研究之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商事仲裁具有与民事诉讼所不同的价值取向,因而不能照搬诉讼证明程序的理论来解决仲裁的问题。本文立足国际商事仲裁的学科理论,结合国内外的仲裁案件,尝试着对国际商事仲裁证明程序作出有益的探讨。全文近三万两千字,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其余各部分的逻辑起点,论述了国际商事仲裁证明的属性,指出国际商事仲裁的证明程序区别于诉讼证明程序的特点,即在国际商事仲裁证明程序更加尊重当事人的自由意志、仲裁庭有着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以及由于仲裁非司法性所带来的缺乏强制性问题。 第二部分论述了国际商事仲裁证据获取的问题。按照主体分类,,阐述了不同主体获取证据的方式以及面临的困境。结合各国仲裁立法、国际通行仲裁规则以及仲裁实践,着重讨论法院协助仲裁取证的方式以及本国法院协助外国仲裁取证的问题。 第三部分探讨了国际商事仲裁举证程序的问题。论述了国际商事仲裁举证责任的一般性原理,并且结合《IBA证据规则》,讨论了作为举证责任程序性保障的证据开示制度在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运用及其限制。 第四部分论述了国际商事仲裁的质证以及认证规则。讨论了较诉讼更为便利的质证程序、国际中常见的几种证据类型和各种证据证明力大小。在此基础上,对证明程序瑕疵可能导致的裁决不予承认与执行的风险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最后一部分将目光转回到国内的涉外仲裁实践上来。针对我国涉外仲裁所出现的问题,结合国外仲裁立法以及仲裁实践,为完善我国涉外仲裁制度提出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国际商事仲裁 证明程序 证据规则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97.4
【目录】:
  • 内容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0
  • 一、国际商事仲裁证明程序是独立的程序10-13
  • (一) 当事人得以选择证据规则10-11
  • (二) 仲裁庭不必严格适用诉讼的证据规则11-12
  • (三) 证明程序的实现可能需要司法的协助12-13
  • 二、国际商事仲裁证据的获取方式13-23
  • (一) 当事人取证13
  • (二) 仲裁庭查证13-15
  • (三) 法院协助取证15-23
  • 三、国际商事仲裁中的举证23-26
  • (一) 举证责任23-24
  • (二) 举证责任的程序性保障—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证据开示24-26
  • 四、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质证与认证26-41
  • (一) 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质证规则26-28
  • (二) 国际商事仲裁认证的一般理论28-32
  • (三) 常见证据的效力评估32-36
  • (四) 仲裁证明标准的再探讨36-38
  • (五) 正当程序语境下的证明程序瑕疵38-41
  • 五、我国涉外商事仲裁证明程序的完善41-47
  • (一) 我国涉外商事仲裁证明程序的困境41-43
  • (二) 完善我国涉外仲裁证明程序的路径43-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宋朝武;;仲裁证据的非诉化及其路径选择[J];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2 张卫平;证明标准建构的乌托邦[J];法学研究;2003年04期

3 熊大胜;;发现用于外国诉讼程序之证据——《美国法典》第1782条评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本文关键词:国际商事仲裁证明程序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18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4618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4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