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兴奋剂违规处理中的归责原则
本文关键词:论兴奋剂违规处理中的归责原则,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使用兴奋剂是竞技体育运动中的丑恶现象,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为了消除这种现象使出了铁腕手段。在对兴奋剂违规的主要表现形式——兴奋剂检测阳性的处理上,世界反兴奋剂机构所适用的严格责任招来了质疑。严格责任原则的适用历来容易引起争议,而在反兴奋剂领域则更是被认为“太过严厉”。与此同时,理论界对于其适用范围也有不同意见。面对人们的质疑,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在《世界反兴奋剂条例》中增加了在对个人处罚阶段适用过错责任的条款,从而为运动员维护其个人权益提供了较有力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人们对严格责任的疑虑。该条款允许运动员进行申辩,由运动员一方证明自己“无过错或无疏忽”或“无重大过错或无重大疏忽”,并根据证明情况,按照相应的比例决定运动员应当承担的责任。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在第一章中,对拉杜坎案作了简要回顾,并提出了本案争议问题。第二章对兴奋剂违规的情形作了概念上的界定,并重点对确定兴奋剂违规与对兴奋剂违规行为进行处罚这二者之间的区别作了辨析。第三章论述了兴奋剂违规处理中的严格责任原则的定义及其适用,并根据《世界反兴奋剂条例》的规定和国际体育仲裁院的判例,提出严格责任原则仅适用于确认兴奋剂违规的,而在决定是否对兴奋剂违规行为进行处罚阶段则适用的是过错责任原则的观点。这种明确的划分,将使理论探讨的边界变得更为清晰。第四章首先说明了过错责任的含义及其在《世界反兴奋剂条例》中的体现。由于《世界反兴奋剂条例》对证明所要达到的程度并无具体的要求,因此,本章侧重案例分析,对证明时所要对待的“特殊情况”进行展示和梳理,希望以此为人们对该条例要求的把握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兴奋剂违规 严格责任 过错责任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9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1
- 第一章 拉杜坎案及争议问题11-13
- 1.1 基本案情回顾11
- 1.2 本案争议问题11-13
- 第二章 兴奋剂违规13-17
- 2.1 反兴奋剂及《世界反兴奋剂条例》13-14
- 2.2 兴奋剂违规14-15
- 2.2.1 构成兴奋剂违规的情形14
- 2.2.2 药检阳性14-15
- 2.3 确认兴奋剂违规与实施兴奋剂处罚的辨析15-17
- 第三章 兴奋剂违规处理中的严格责任17-23
- 3.1 严格责任的含义17-18
- 3.1.1 传统法学理论对严格责任的定义17
- 3.1.2 兴奋剂违规中严格责任的定义17-18
- 3.2 严格责任原则的适用范围18-19
- 3.3 适用严格责任的理论基础19-21
- 3.3.1 使用兴奋剂与体育精神背道而驰20
- 3.3.2 保证参赛运动员的集体公平20-21
- 3.3.3 体育比赛具有时效性21
- 3.3.4 反兴奋剂组织举证困难21
- 3.4 严格责任原则的弊端21-23
- 第四章 过错责任的适用23-32
- 4.1 过错责任的含义23-24
- 4.2 对“无过错或无疏忽”的证明24-28
- 4.2.1 证明“无过错或无疏忽”所产生的效果24-25
- 4.2.2 对尽“极其谨慎”义务的证明25-27
- 4.2.3 关于禁用物质进入体内途径的证明27-28
- 4.3 对“无重大过错或无重大疏忽”的证明28-32
- 4.3.1 确非故意所致29-30
- 4.3.2 源于治病药品30-32
- 结论32-33
- 参考文献33-35
- 致谢3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闫旭峰;谢晓雪;;兴奋剂搜查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2 白旭盛;;对兴奋剂说“不”[J];青少年体育;2013年06期
3 郭玉川;;论兴奋剂使用的刑法规制问题[J];体育文化导刊;2012年08期
4 吴尚;;兴奋剂对青少年的危害与防御[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24期
5 ;禁止在运动中使用兴奋剂的暂行规定[J];体育博览;2001年07期
6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De Rose;;体育运动中的兴奋剂滥用-历史、现状和未来[A];2002年第9届全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2 吴侔天;张长久;刘长禄;徐友宣;陈志宇;张亦农;朱绍棠;;备战第二十八届奥运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青;兴奋剂检查站里的第“十八个半”成员[N];沈阳日报;2008年
2 李金霞;2012兴奋剂检查官大会召开[N];中国体育报;2013年
3 明磊;按奥运模式作反兴奋剂检查[N];江苏法制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张旭光;在奥运会上如何接受兴奋剂检查[N];中国体育报;2000年
5 记者 钱炜;北京奥运会创兴奋剂检查历史之最[N];科技日报;2007年
6 汪涌、李丽;田径世青赛:兴奋剂检查“杀鸡用牛刀”[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7 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 徐友宣;兴奋剂对身体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止误服兴奋剂[N];中国体育报;2007年
8 本版编辑邋严冬雪 郑斌 吕静 名人;北京奥运会的基因兴奋剂阴影[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9 张旭光;奥运兴奋剂监控工作层层把关[N];中国体育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王乐民;阻击兴奋剂 一场艰巨的战争[N];健康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毛志雄;中国部分项目运动员对兴奋剂的态度和意向:TRA与TPB两个理论模型的检验[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泉;上海市中学生对兴奋剂认知情况调查[D];上海体育学院;2016年
2 李佳怿;我国兴奋剂检查计划有效性的评价要素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3 谷彬博;论兴奋剂违规处理中的归责原则[D];广西大学;2016年
4 张慧;基于博弈论的现代田径运动兴奋剂现象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11年
5 王静;经济学视角下兴奋剂问题及综合治理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6 杨丽芳;运动员服用兴奋剂行为的理性思考及其管理对策[D];武汉体育学院;2006年
7 方思敏;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的责任适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8 宋雅馨;论“一事不再罚原则”在兴奋剂处罚中的适用[D];湘潭大学;2015年
9 李军;奥林匹克运动中兴奋剂问题的社会学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10 史秋芳;兴奋剂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检测及其相关试剂制备方法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论兴奋剂违规处理中的归责原则,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00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490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