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投资协议》之公平与公正待遇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东盟《投资协议》之公平与公正待遇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09年8月15日,中国及东盟签订了《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投资协议》,该《协议》第7条中规定了公平公正待遇的内容。而借鉴NAFTA以及其他双边投资协定之经验,结合CAFTA之实际情况研究该《协议》之公平公正待遇,将具有重大的意义。 笔者通过对中国-东盟《投资协议》中有关“公平与公正待遇”内容进行研究,明确中国-东盟《投资协议》中“公平与公正待遇”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语境下的具体内涵,进而结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部的投资现状,同时借鉴其他区域投资协定以及双边投资之实践,以期为进一步完善中国-东盟《投资协议》提供建议,并为我国如何应对中国-东盟《投资协议》“公平与公正待遇”之规定提供应对策略若干。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有其特殊性,自由贸易区内均是发展中国家,各国秉持互利共赢,谋求地区和平发展的目的建立了自由贸易区,自贸区内各国为使自由贸易区内各国的投资活动更自由、更便利而缔结了中国-东盟《投资协议》。在这样的背景下,再结合自贸区内的投资现状来看,应使公平与公正待遇等同于“习惯国际法的最低待遇标准”,并坚持“习惯国际法”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普遍接受的“习惯国际法”;而就公平与公正待遇条款所应包含的要素这一问题,结合当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的投资环境以及投资现状,应在原来仅有的“正当程序”的基础之上,适当考虑添入新的要素,“尊重投资者的合理期待”应为首要考虑之要素。中国企业走向东盟国家,作为外国投资者在东盟国家进行投资,理应审慎投资行为;一旦发生涉及公平与公正待遇的争端,如若无法通过谈判或磋商方式解决,应尽快通过法律方式解决争端,并且应审慎选择争端解决机构。中国作为东道国时,中国政府在对来自东盟国家的投资者的投资活动进行管理时,应提高立法水平,做到依法行政;在发生涉及公平与公正待遇的争端后,应与东盟国家的投资者保持良好沟通,尽可能通过磋商或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充分利用国内争端解决机制,并善用“一般例外”和“安全例外”条款。 本文论述框架如下: 第一部分,公平与公正待遇之概述。主要介绍公平与公正待遇的基本概念,以及公平与公正待遇在当前国际投资实践领域中所存在的主要争议焦点,最后介绍公平与公正待遇标准在国际投资领域的实践。 第二部分,在对中国-东盟《投资协议》中的公平与公正待遇内容进行基本了解的基础之上,结合其他国际投资协定中有关于公平与公正待遇的具体规定,做具体比较分析,最后得出对中国-东盟《投资协议》中的公平与公正待遇的评价。 第三部分,在上文对中国-东盟《投资协议》公平与公正待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其中的不足并试图从理论与立法上对其进行完善。 第四部分涉及中国对当前中国-东盟《投资协议》公平与公正待遇规定之应对措施以及未来之策略选择。主要结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之具体实践以及中国的具体国情,借鉴其他投资协定中有关公平与公正待遇之有益经验提出相关建议或措施。
【关键词】:公平与公正待遇 最低待遇标准 中国-东盟《投资协议》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96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2
- 一、公平与公正待遇的概述12-21
- (一) 公平与公正待遇的起源与发展12-13
- (二) 公平与公正待遇的主要争议焦点13-17
- 1.公平与公正待遇是否应受“国际法”限制13-14
- 2.公平与公正待遇应包含哪些基本要素14-16
- 3.争端解决机制更倾向于保护投资者利益16-17
- (三) 公平与公正待遇在国际投资中的实践17-21
- 1.对公平与公正待遇做扩大解释17-19
- 2.对正当程序与合理期待要素的认定19-21
-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公平与公正待遇的分析21-28
- (一) 中国-东盟《投资协议》公平与公正待遇具体内容21-22
- (二) 与国际法、习惯国际法、习惯国际法最低待遇标准之间的关系22-24
- (三) 公平与公正待遇所含要素分析24-26
- (四) 涉及公平与公正待遇的争端解决26-28
- 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公平与公正待遇的缺陷与完善28-34
- (一) 公平与公正待遇所存在的缺陷28-31
- 1.标准模糊28-29
- 2.与CAFTA实际情况不符,防御性质过强29-30
- 3.所包含的要素不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30-31
- (二) 公平与公正待遇的完善31-34
- 1.以习惯国际法之具体规则为参照标准31-32
- 2.增加“尊重投资者的合理期待”这一内容32-34
- 四、中国对《投资协议》公平与公正待遇之应对措施34-40
- (一) 中国对外投资之策略34-37
- 1.尽快以法律方式解决投资争端34-35
- 2.审慎选择投资争端解决机构35-36
- 3.审慎投资行为36-37
- (二) 中国管理外资的策略37-40
- 1.尽可能通过磋商解决争端37
- 2.充分利用国内争端解决机制37-38
- 3.提高立法水平,做到依法行政38
- 4.善用“一般例外”与“安全例外”的抗辩38-40
- 结论40-42
- 注释42-43
- 参考文献43-45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45-46
- 致谢46-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雄;;东盟对华投资现状及投资效应的实证研究[J];东南亚纵横;2011年10期
2 徐崇利;;公平与公正待遇:真义之解读[J];法商研究;2010年03期
3 余劲松;梁丹妮;;公平公正待遇的最新发展动向及我国的对策[J];法学家;2007年06期
4 杨慧芳;;外资公平与公正待遇标准的要素评析[J];法学评论;2009年03期
5 张光;;利益平衡与国际投资仲裁中东道国公共利益的保护[J];国际经济法学刊;2010年04期
6 张琦;杨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动态效应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10年08期
7 魏艳茹;;中国-东盟框架下国际投资法律环境的比较研究——以《中国-东盟投资协议》的签订与生效为背景[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万双龙;;公平与公正待遇:我国的缔约现状与风险应对策略[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9 邓婷婷;;投资者的行为在公平与公正待遇条款中的适用[J];求索;2010年09期
10 侯幼萍;;国际投资争端中“公平公正待遇”标准的新发展及中国对策[J];江苏商论;2006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玉;外资公平与公正待遇标准研究[D];外交学院;2010年
2 王依明;国际投资法中的公平与公正待遇标准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东盟《投资协议》之公平与公正待遇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49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494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