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贸易协定争端解决机制中的制度选择:基于交易成本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区域贸易协定争端解决机制中的制度选择:基于交易成本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交易成本是区域贸易协定各成员方在构建争端解决机制时的重要考量维度。区域贸易协定争端解决机制中的交易成本可分为成员间构建成本和成员间治理成本。影响成员间构建成本的三个主要影响变量是问题敏感程度、成员方同质性和透明度。影响成员间治理成本的三个主要影响变量是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政治模式、准司法模式与司法模式是现今区域贸易协定争端解决机制中的典型模式。上述三种模式体现出来的条约化水平有所差别。通过分析发现,在其他变量给定的情况下,成员间构建成本、成员间治理成本以及总交易成本的变化可对成员方选择不同条约化水平的争端解决机制模式产生一定的影响。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区域贸易协定 争端解决机制 交易成本 条约化水平
【基金】: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中青年课题《中国构建区域贸易协定争端解决机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批准号:12SFB3036) 贵州大学引进人才科研项目《区域经济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研究》(批准号:贵大人基合字〔2011〕02号) 贵州大学2013校内专项课题《区域经贸争端解决机制中的交易成本研究》(批准号:ZX2013006)
【分类号】:D996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区域贸易协定的兴起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另一个快速引擎。区域贸易协定当中的各种制度无疑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但是,除非这些规则被置于一个有效的‘法律制度’框架内,否则它们不能发挥重要作用”[1]129。而这个有效的“法律制度”指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叶兴平;《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剖析[J];法商研究;2002年05期
2 孙志煜;;国际制度的表达与实践——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为样本的分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笪凤媛;张卫东;;交易费用的含义及测度:研究综述和展望[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海坤;曾祥华;;行政过程的社会正当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2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3 吴沈括;;论博客刑事责任之归致——以刑法解释为进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4 王春业;郭剑峰;;普通公民应享有对法律文件解释的启动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陈玉山;;论法教义学的实践品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吕明;;论法律原则的选择适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孙宪超;;大陆法系民法对罗马法错误制度的继受及中国民法中的重大误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8 朱显灵;王能如;陆继锋;;论建设现代烟叶生产经营制度[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9 王旭然;姚新胜;魏建光;樊沙沙;;河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10 杨锦炎;;论诉讼证明对象——以法律方法论为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才辉;;制度的分层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温辉;;我国检察机关性质分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王国龙;;由语言追问法律的意义[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4 廖建求;姜孝贤;;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杨志利;;强制履行、期待赔偿与最优违约救济[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张锦洪;;交易、合同和合同法的演进逻辑——基于“主体思维方法”的分析框架[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8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舒国滢;;方法论看抽象法学理论的发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10 于立;刘凤芹;;专用性人力资本与准租金安排——飞行员劳务合约的效率1[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姜承秀;中韩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规制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张骏;论美国纵向限制法律规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吕鸣;《鹿特丹规则》与相关货物运输公约的冲突及其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魏大治;中国农产品出口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策略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平平;农地城市流转的交易成本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黄钰;竞争性战略联盟的稳定性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谢阶腾;我国大学学院运行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赵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程序限制二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王爱军;行政行为的目的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曹雅晶;带有施惠意图的买卖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黄兰;小议社会变迁下转型中国的法院司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孙志煜;;区域经贸争端解决的制度与实践——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例[J];法学评论;2011年01期
2 卢现祥;李小平;;制度转型、经济增长和交易费用——来自中国各省市的经验分析[J];经济学家;2008年03期
3 邵沙平;黄颖;;新多边主义时代中国国际法的使命[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卢现祥;朱巧玲;;交易费用测量的两个层次及其相互关系研究述评[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07期
5 笪凤媛;张卫东;;我国1978~2007年间非市场交易费用的变化及其估算——基于MIMIC模型的间接测度[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08期
6 缪仁炳,陈志昂;中国交易费用测度与经济增长[J];统计研究;2002年08期
7 金玉国;张伟;;1991—2002年我国外在性交易费用统计测算——兼论体制转型绩效的计量[J];中国软科学;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宇轩;;论区域贸易协定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冲突与协调[J];金陵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2 何志鹏;隽薪;;WTO与NAFTA争端解决机制管辖权冲突研究[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1年02期
3 黄敏;方印;王大亮;;CEPA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对NAFTA协定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借鉴[J];法制与社会;2008年16期
4 乔生;陶绪翔;;WTO法面临的挑战及其完善[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5 钟立国;;WTO对区域贸易协定的规制及其完善[J];法学家;2003年04期
6 孙志煜;;区域经贸争端解决的制度与实践——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例[J];法学评论;2011年01期
7 陈卫东;;东亚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法律框架初探[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郭晓刚;;WTO与NAFTA争端解决机制的比较[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翁杰;论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主要发展——兼论我国“入世”后应采取的对策[J];法学论坛;2000年05期
10 钟立国;析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反向协商一致”原则[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广清;曾丽凌;;WTO与RTAs争端解决机制关系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2 谭世贵;曲涛;;WTO争端解决机制与我国司法改革的深化[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3 张瑞萍;王莉;;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第三方制度完善[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4 肖军;;继续中止减让案专家组报告中的WTO争端解决机制问题[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周明钱;;浅论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调解[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七)[C];2008年
6 颜维震;曹丰;黄幸;;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举证责任问题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7 吴雪燕;;CAFTA与WTO争端管辖权:竞合与选择[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8 张乃根;;试析WTO争端解决履行机制[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七)[C];2008年
9 沈益平;徐婷;;WTO体制下区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CEPA争端解决机制[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10 余敏友;;论欧共体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政策与实践[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什么是争端解决机制?[N];中国人事报;2002年
2 ;什么是争端解决机制的原则(下)[N];经济日报;2001年
3 主持人 张翼;WTO的争端解决机制[N];光明日报;2002年
4 彭刚;理解和运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N];经济日报;2001年
5 韩立余;对争端解决机制的再认识[N];国际商报;2003年
6 张晓东;争端解决机制面临挑战[N];国际商报;2003年
7 蔡 强;NAFTA中缔约国间争端解决机制[N];人民法院报;2005年
8 翁杰;协商在争端解决机制执行环节中的地位和作用[N];国际商报;2003年
9 记者 裴s
本文编号:4964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496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