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社会出身就业与职业歧视的国际标准与中国实践
本文关键词:反社会出身就业与职业歧视的国际标准与中国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基于社会出身的就业与职业歧视是国际社会普遍禁止的,这种歧视在中国主要表现为:劳动者因为农村户籍或不具备某个特定城镇户籍而就业机会或待遇不均等、因为干部身份或工人身份以及不同的家庭出身而就业机会和待遇不公平。在历史、政治、文化、法律等因素的影响下,人们往往在意识上缺乏就业平等的观念,劳动者无法通过教育、社会保障等制度获得公平的就业环境,也无法获得相应的法律救济途径。中国应积极推动立法,加强政府监督,发挥雇主组织和全国总工会的作用,大力改善教育和劳动力市场环境,以消除基于劳动者社会出身的就业与职业歧视。
【作者单位】: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关键词】: 社会出身 就业与职业歧视 阶层流动
【分类号】:D998.2;D922.5;D669.2
【正文快照】: 一、反社会出身就业与职业歧视的国际标准禁止基于“社会出身”的歧视,可见于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第2条、《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2条、《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2条;在国际劳工组织的公约和建议书中则主要体现在1958年《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第1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映芳;;权利功利主义逻辑下的身份制度之弊[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军;;流行病防控的伦理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张志勇;;人与制度关系的哲学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3 张君平;;罗尔斯正义论体系的三元结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4 孙强;杨秋军;;党内潜规则的实质辨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5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6 赵芳春;;论我国税法的价值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7 颜运秋;陈健誉;;集体合同纠纷与公益诉讼[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8 伏创宇;;论公务员不服从违法命令的若干问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9 陈宏光;;新时期法治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十七大报告蕴含的法治思想[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10 郑强;;缩小贫富差距与构建和谐社会[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全林;;坚持科学发展观,正视大学发展创新的代价[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李阳;;我国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之应然路径与实然选择——以制度建设和检察文化建设为视角[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杨希;;优化社会阶层结构与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勇;许昀;;制约行业协会发展的政策环境因素——基于“国家与社会”视角的分析[A];中国商会发展报告 No.3(2011)[C];2012年
7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王航;;家庭环境对学生思想和行为影响的调研报告[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张燕;;异种角膜移植的伦理考量[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5 周秋君;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8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丽;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公正问题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刘晓杰;和谐社会视阈下农村公共领域矛盾及其化解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郑木溪;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关信平;经济全球化、社会不平等与中国社会政策转型——兼论加入WTO后的新挑战[J];东南学术;2002年06期
2 陈映芳;;社会保障视野下国民身份制度及社会公平[J];重庆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3 蒋先福;从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的转化及社会条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01期
4 张清;从身份到契约: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之变迁[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5 陈光金;身份化制度区隔——改革前中国社会分化和流动机制的形成及公正性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6 杨奎松;;从供给制到职务等级工资制——新中国建立前后党政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J];历史研究;2007年04期
7 陈刚;从身份社会到契约社会[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1958年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5年06期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1958年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的决定[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5年30期
3 海明;;职业歧视伪原因[J];当代工人;2008年22期
4 赵洪涛;;心痛职业歧视[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年04期
5 林燕玲;;批准和实施《1958年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马永堂;;联合国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的法律及实施机制[J];中国劳动;2010年02期
7 马永堂;;欧盟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法规与实施机制[J];中国劳动;2010年06期
8 李成;;美国禁止残疾职业歧视法律制度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马永堂;;国际劳工组织关于禁止就业、职业歧视的劳工标准及实施机制(续)[J];中国劳动;2008年12期
10 王秀珍;;论和谐劳动法律关系的构建——以就业和职业歧视之合理规制为视角[J];党史文苑;2007年2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记者 樊晓燕 赵良英;制定反就业与职业歧视法[N];湖北日报;2006年
2 黄保才;消除职业歧视与报读职业学校[N];台州日报;2009年
3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1958年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5年
4 伍美芝;聚焦中国就业与职业歧视[N];中国企业报;2004年
5 ;1958年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6 南方日报记者 郭珊 实习生 王诗雨;择偶也有职业歧视?[N];南方日报;2013年
7 宗河;同工不同酬是职业歧视[N];联合日报;2007年
8 宗成伟;养老护工应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N];青岛日报;2006年
9 晓文;清华才子当保安不值得大惊小怪[N];北京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懂理;试论我国消除就业与职业歧视立法[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2 郭亦彦;《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反社会出身就业与职业歧视的国际标准与中国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74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497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