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机制强化国家经济主权——以主权内涵变迁为视角
本文关键词:国际机制强化国家经济主权——以主权内涵变迁为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考察经济主权内涵变迁,可知国际机构和国家经济主权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零和博弈以及相互竞争的关系。国家通过国际机构进行国际经济合作,并非将主权进行让渡而使自己的经济主权受到限制。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国家主动承担国际义务,可以实现对国内利益群体的限制,防止国内利益群体通过寻租行为捕获政府,迫使政府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国家并不会因为接受国际机构的义务约束而使经济主权受到限制,反而会强化国家的经济主权,最终促进本国经济目标的达成以及社会公共福利的增加。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经济主权 国际机构 义务承担 强化主权
【基金】:教育部社会科学项目(10YJC790155) 河北省自然基金项目(G2011210034)
【分类号】:D996
【正文快照】: 当今国际社会由于信息技术以及运输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不可逆转地进入了经济全球化时代。在各个国家经济相互依存的大背景下,探究各个主权国家的经济主权与内涵,国家经济主权的相对独立性和参与国际经济机制的关系是一个较为重要的课题。一、主权内涵的历史演进根据布莱克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平华;;论我国实现国际人权标准的基本原则[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2 左海聪;;直接适用条约问题研究[J];法学研究;2008年03期
3 左海聪;宋阳;;超越“国家利益”:对经济主权概念的反思与重塑[J];学术界;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述红,黄仕红;应对WTO挑战的司法审查制度改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2 高胜;;从国际法的视角看民族自决与台湾前途[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3 陈海平;;困境与进路:司法改革语境中的量刑程序改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4 陈立峰;王海亮;;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拘束力的影响——从彼德斯曼关于国际经济法宪政功能的视角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5 赵宗亮;;权利政治初论——方法、观念与实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6 闫海;;基于司法独立的我国司法预算制度重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7 田飞龙;;中国村民自治的研究现状与理论新思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8 钟娟;姜起民;;行政相对人监督行政的理论基础[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储新宇;美国总统与国会争夺外交主导权的根源及实质[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10 高新华;论以人为本司法观的理论基础——从新宪法修正案谈起[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光骏;;论当前宪政制度下的独立行使检察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梁晓淮;张洪得;;独立化 公开化 法制化——检察机关侦查权内部制约机制的检讨与重构[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王祺国;;论和谐司法[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王学成;;我国检察权制约行政权的制度构建[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朱全景;;论检察机关贯彻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黄韬;;考察我国法院处理不良金融债权争议案件的政治维度[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夏吉生;;非洲国家为消除一切形式的种族歧视而努力[A];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丛书第二辑——非洲变革与发展[C];2002年
8 周光辉;彭斌;;认真对待共和国——关于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的思考[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9 燕继荣;;政府创新与政府改革——“中国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主题发言[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10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磊;当代国际法中的承认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5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徐维余;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律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李秀红;乔治·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制的初步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9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会丽;论税务行政复议制度[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宋苹;BITs中的投资争端管辖权相关法律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秦中蕾;法律保留原则下的基本权利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吴旭东;《劳动合同法》立法过程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胡骏军;法治背景下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郭春阳;司法能动抑或司法克制——“洛克纳案”之辩[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贺磊;自由心证的法理与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刘基华;论罪刑法定原则在当代中国的实现[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章烽;论司法能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贾(?);论当代中国社会团体参与问责[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丕照;论条约在我国的适用[J];法学杂志;2005年03期
2 刘永伟;;国际条约在中国适用新论[J];法学家;2007年02期
3 余敏友;以新主权观迎接新世纪的国际法学[J];法学评论;2000年02期
4 左海聪;;国际商事条约和国际商事惯例的特点及相互关系[J];法学;2007年04期
5 乔尔·S.赫尔曼;叶谦;宾建成;;转型经济中对抗政府俘获和行政腐败的策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02期
6 朱晓青;《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实施机制[J];法学研究;2000年02期
7 王军杰;;论WTO成员方经济主权的让渡与国际责任[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刘汉富;世界贸易组织法在内国法院的直接适用问题[J];人民司法;2000年07期
9 陈立虎,黄涧秋;国际人权公约与人权保护——国内司法实施的分析[J];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03期
10 陈寒枫,周卫国,蒋豪;国际条约与国内法的关系及中国的实践[J];政法论坛;200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泉;国家经济主权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泉;经济主权原则的发展趋向论析[J];现代法学;2005年06期
2 李虎;;论国际调节与国家经济主权的冲突[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于文婕;;论跨国公司与经济主权的关系[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刘志云;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法律自由化探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张雷;;国家经济主权背景下的征收与国有化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8年34期
6 孟国碧;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主权原则的发展趋势[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3年02期
7 田晓萍;;WTO视野下的国家经济主权[J];社科纵横;2008年08期
8 蔡明雪;;论国家经济主权的让渡[J];消费导刊;2009年16期
9 王军杰;;论WTO成员方经济主权的让渡与国际责任[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冯莉;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经济主权原则[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军杰;;WTO成员方国际责任研究——以经济主权的让渡为视角[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2 徐蓝;;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的主权保护[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3 南海燕;;禁止性补贴对WTO发展中成员方的影响——以国家责任为视角[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4 朱晓勤;;从GATT/WTO争端解决实践看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单边措施的域外效力问题[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5 那力;;环境问题:人类之痛,法制之重(代译者序)[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6 刘杰;;普遍管辖权:理论与实践[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金永明;看国际海底区域制度[N];中国海洋报;2005年
2 奈杰尔·罗德利邋程雷;预防酷刑[N];法制日报;2007年
3 李长升邋崔毅;解读《国际卫生条例(2005)》“额外的卫生措施”(四)[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泉;国家经济主权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2 刘志云;国际经济法律自由化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3 高晓力;论国际私法上的公共政策之运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琼;外资准入阶段国民待遇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夏镔;经济全球化对传统经济主权原则的挑战[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周宓;跨国银行并表监管制度冲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李纬华;国际经济法中的强行法与任意法[D];清华大学;2003年
5 林霆;国家税收主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6 姜丹;论知识产权国际纠纷的仲裁解决[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7 滕志鹰;国际毒品管制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8 栾雨龄;国际童工标准法律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刘佳;国际商事仲裁非国内化理论之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10 薛磊;国际人权法中的个人[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本文关键词:国际机制强化国家经济主权——以主权内涵变迁为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49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504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