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由岛屿维持其本身的“经济生活”标准的界定谈对我国南海岛礁的保护性开发

发布时间:2017-07-04 19:11

  本文关键词:由岛屿维持其本身的“经济生活”标准的界定谈对我国南海岛礁的保护性开发


  更多相关文章: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岛屿制度 南海 岛屿 岩礁


【摘要】:《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岛屿制度规定,岛屿和岩礁可以拥有自己的领海,第3款还表明那些可以"维持人类居住或其本身的经济生活"的岛屿可以享有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然而,《公约》对于岛屿维持其本身"经济生活"的标准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引发许多不同观点间的争论,给国家实践带来一定的困惑。另一方面,这种模糊的标准也赋予沿海国一定程度自由发挥的空间。本文试图通过对岛屿维持"经济生活"不同标准界定的探讨,提出对我国南海岛礁进行保护性开发,从而使一些初步具备维持"经济生活"条件的岛礁达到符合《公约》这一条款要求的对策建议。本文指出,在我国南海诸岛的众多岛屿和岩礁中,只要将其中5个岛礁建设成为符合《公约》规定的具有维持其本身"经济生活"的岛屿,就能够依据《公约》主张约215万平方千米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作者单位】: 德国基尔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岛屿制度 南海 岛屿 岩礁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形势下我国维护南沙群岛主权的法律对策研究”(12AFX016)及教育部2011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D993.5
【正文快照】: 1982年12月10日,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许多重要的海洋法制度作出了具体规定,为建立现代海洋秩序提供了法律依据。《公约》的岛屿制度规定了国际法意义上岛屿的构成要件、岛屿理论上所享有的法律效力以及减损该效力的依据。〔1〕岛屿作为重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洁;温宁;李学杰;;南海油气资源潜力及勘探现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4期

2 徐质斌;南海特色资源的开发[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1年03期

3 杨洁;李悦铮;;国外海岛旅游开发经验对我国海岛旅游开发的启示[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年01期

4 马彩华;游奎;陈大刚;李凤岐;;刍议南海渔业及渔业区划[J];海洋湖沼通报;2007年02期

5 王泽林;;试析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的岛屿制度[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万鄂湘;杨力;;岛屿的法律地位问题初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岩;;《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第3款的解释问题——以“冲鸟礁”为例[J];研究生法学;2012年01期

2 张洁;尹宏伟;孟令森;徐士进;;主动底辟盐构造的二维离散元模拟[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年06期

3 陈洁;温宁;罗文造;关晓春;王立明;王功祥;;海试引发深水油气综合地球物理采集的几点思考[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9年01期

4 吕川川;郝天珧;徐亚;;海洋重力勘探中的完全布格校正[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9年02期

5 胡卫剑;江为为;朱东英;;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对南海西北部-印支半岛地区中生界分布的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9年02期

6 陈洁;张明;陈宏文;;关于编制海洋油气调查标准的几点思考[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0年03期

7 李林;刘兵;李绪深;刘明全;徐新德;黄保家;;多属性预测在涠西南凹陷烃源岩研究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0年05期

8 杨涛涛;吕福亮;王彬;范国章;王霞;鲁银涛;胡冰;;西沙海域生物礁地球物理特征及油气勘探前景[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1年05期

9 骆遥;薛典军;;磁赤道处化极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2010年12期

10 吴卡;;中日冲之鸟争议再认识:一种方法论的视角[J];法商研究;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刚;张丽莉;朱鲁;;南海大陆边缘构造活动与重磁场特征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2 郭旭;;舟山海洋休闲旅游发展战略研究[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李悦铮;俞金国;王恒;刘伟;李红波;;海岛旅游度假区规划创新研究——以大连长山群岛为例[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陈洁;韦成龙;罗文造;;海洋地球物理调查护航[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五)——地球物理与海洋安全[C];2009年

5 王真;徐建华;赵晗;杨广;;重塑滨海地区的新型“人地关系”[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振克;张云峰;;当前我国海岛开发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与对策[A];2010年海岛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张琳;;国外国际旅游岛建设与发展对海南的启示[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李悦铮;俞金国;王恒;刘伟;李红波;;海岛旅游度假区规划创新研究——以大连长山群岛为例[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9 黄金秋;;广东无居民海岛开发的法律和实践问题研究[A];第四届广东海事高级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韶阳;南沙群岛价值分类评价和开发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王明舜;中国海岛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实现途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张双狮;海洋可控源电磁法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数值模拟[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4 林朝晖;度假区体育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彦苹;周边国家海岛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李媚;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岛屿的界定[D];湘潭大学;2010年

3 马胜中;北部湾广西近岸海洋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规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宋丽;基于旅游者需求的海岛旅游环境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5 罗烨;海岛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环境影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战华;深水半潜式平台张紧式系泊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7 王萌;南海争端中各国权利主张的法理分析及中国的对策[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8 许平;KJZ盆地新近系地层测井参数分析及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吴健林;海南国际旅游岛软环境建设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张乐;广东阳江海陵岛旅游季节性及其地方响应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京松,魏善武;聚类分析在生态学中的应用[J];动物学杂志;1983年04期

2 米立军;刘震;张功成;沈怀磊;常迈;郭瑞;田继先;谭卓;;南海北部深水区白云凹陷古近系烃源岩的早期预测[J];沉积学报;2007年01期

3 吴世敏,周蒂,刘海龄;南沙地块构造格局及其演化特征[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4年01期

4 刘光鼎,宋海斌,张福勤;中国近海前新生代残留盆地初探[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9年03期

5 江为为,刘伊克,郝天珧,宋海斌;四川盆地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1年01期

6 刘光鼎;前新生代海相残留盆地[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1年02期

7 刘光鼎;中国油气资源企盼二次创业[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1年04期

8 刘光鼎;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年01期

9 傅容珊,冷伟,常筱华;地幔对流与深部物质运移研究的新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年01期

10 刘光鼎,陈洁;中国前新生代残留盆地油气勘探难点分析及对策[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建;海岛旅游开发模式探讨[D];浙江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刚;;浅谈海洋国土观念的培养[J];文教资料;2007年02期

2 钱飞;;《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之海盗罪评述[J];现代商业;2007年17期

3 李文沛;;国际法上海盗行为之构成——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01条为视角[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刘张洛;评析《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新创设的几种海域制度及我国的态度[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5 王逸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国际关系[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6年02期

6 董跃;宋欣;;有关北极科学考察的国际海洋法制度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解木;;加强专属经济区内海事执法工作的探讨[J];中国海事;2009年10期

8 刘文宗;《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批准和生效对中国具有重大意义[J];外交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9 李国强;;中国南海诸岛主权的形成及南海问题的由来[J];求是;2011年15期

10 王丽玉;;初论中国发现和有效占有南海诸岛的国际法意义[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金永明;;岛屿与岩礁的法律地位论析——以冲之鸟问题为研究视角[A];2010年海岛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程爱勤;;论菲律宾以“国家安全原则”主张南海诸岛主权的国际法法理悖论[A];2009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申进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强制性争端解决机制与海洋环境保护[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4 薛桂芳;胡增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世界海洋实践的影响[A];中国航海学会2005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5 肖汉强;;南海传统海疆界线是维护我国南海海洋权益的重要保障[A];2005年全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肖汉强;;南海传统海疆界线是维护我国南海海洋权益的重要保障[A];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第13分会场)[C];2006年

7 胡增祥;马英杰;傅学军;;论船舶海上通行权的法律制约[A];中国航海学会1999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1999年

8 代元龙;;加强国际法研究,多角度多方式解决南海问题[A];2008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金永明;关于岛屿制度的发展历程[N];中国海洋报;2010年

2 郑航;印菲公开挑战中国对南海诸岛主权[N];国防时报;2011年

3 本报专稿 王寒;日本露块石头也称岛?[N];世界报;2009年

4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金永明;冲之鸟是岛屿还是岩礁[N];东方早报;2010年

5 萧汉强;“九段国界线”南海维权的法律保障[N];中国海洋报;2011年

6 谢宗惠;履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积极维护国家海洋权益[N];中国水运报;2004年

7 廖凡;善用法律武器 维护海洋权益[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8 贾宇 副研究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赋予沿海国哪些海洋权益?[N];中国海洋报;2001年

9 国家海洋局副局长 孙志辉;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工作任重道远[N];中国海洋报;2001年

10 记者 陈丹红 戴路;遵守“海洋宪章” 维护海洋权益[N];中国海洋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郑志华;南海地图的法理解读与包容性海洋秩序的建构[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2 范晓莉;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与国际合作[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李响;国际法视野下的中国海事行政执法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王倩;海洋争端的类型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沈洁;论中国与菲律宾南海诸岛争端[D];山东大学;2011年

2 陈平;南海诸岛主权争端之国际法研究[D];外交学院;2010年

3 胡立高;论我国南海诸岛主权划界的国际法依据[D];南昌大学;2013年

4 苏俊杰;解析南海争端有关法律问题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战略思想[D];外交学院;2011年

5 张永庆;群岛国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6 蒋德春;国际法视野下的南海争端及其解决[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詹丹凤;南海争端的国际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周群;国际法视野中的南海问题[D];吉林大学;2010年

9 慈清元;船舶航行权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10 刘泽慧;防止海洋环境污染的管辖权及国家责任[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189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5189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2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