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及其启示
本文关键词: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及其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气候变化立法 综合性立法模式 专门性立法模式 政策性立法模式 分散性立法模式
【摘要】:在目前气候变化国际谈判陷入僵局、《京都议定书》实施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各国的国内立法已经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途径。目前,世界各国气候变化立法形成了两个阵营:以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以墨西哥、韩国、巴西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立法上取得了较大进展,形成了包括综合性立法模式、专门性立法模式、政策性立法模式、分散性立法模式在内的多种立法模式。从整体上看,发展中国家的气候变化立法毫不逊色于发达国家,已经成为推动气候变化立法发展的主要力量,值得我国借鉴与参考。
【作者单位】: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法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气候变化立法 综合性立法模式 专门性立法模式 政策性立法模式 分散性立法模式
【基金】:中国法学会2013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CLS(2013)D101)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2JCFX08YB)
【分类号】:D996.9
【正文快照】: 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具有较大的分歧,形成了各自的利益集团。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要承担不同的责任与义务,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目前,《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贺双荣;;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巴西的谈判地位、利益诉求及谈判策略[J];拉丁美洲研究;2009年06期
2 高翔;牛晨;;美国气候变化立法进展及启示[J];美国研究;2010年03期
3 臧扬扬;;欧盟及其主要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立法概述[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姜海;沙筱维;;智利的能源法制建设[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郑彤彤;;韩国低碳绿色增长基本法(2013年修订)[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6 宋锡祥;高大力;;论英国《气候变化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冷罗生;时芸芸;;加拿大《气候变化责任法案》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郭冬梅;;《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履行的环境法解释与方案选择[J];现代法学;2012年03期
9 李艳芳;;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永章;杨海生;;城市碳排放交易的市场困境与中外破局[J];上海城市管理;2012年03期
2 高小升;;试论基础四国在后哥本哈根气候谈判中的立场和作用[J];当代亚太;2011年02期
3 滕云;;浅析世界主要国家近期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及政策[J];电器工业;2011年09期
4 华启和;;国内应对气候变化研究综述[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邵道萍;;环境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创新——基于气候变化应对的视角[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于宏源;;体制与能力:试析美国气候外交的二元影响因素[J];当代亚太;2012年04期
7 罗超;;美国核能监管法律制度与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S3期
8 李淑俊;;国会与美国气候变化议题上的贸易保护[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年02期
9 高翔;王文涛;;《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与第一承诺期的差异辨析[J];国际展望;2013年04期
10 黄祥;;欧盟气候变化政策之特点研究——以英法德三国气候变化政策比较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3年3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永章;杨海生;王祖伟;王鹤立;刘祥伟;王音;;中国发展碳排放交易市场研究[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2 陈旭东;;从能源安全看向中国生物质能发展的未来[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韩缨;气候变化国际法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黄文旭;国际法视野下的碳关税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马建英;国内结构与制度影响:国际气候制度在中、美两国的影响研究(1990-2010)[D];复旦大学;2011年
4 于玲玲;碳关税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5 华启和;气候问题政治博弈的伦理共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6 魏晓莎;石油危机后美国能源政策制定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栾晶;英国《气候变化法案》研究及其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英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崔秀平;温室体减排国际市场供需方策略博弈分析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钱春华;奥巴马政府新能源政策的国际政治效能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安娟;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徐凌;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府责任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7 曹怡;欧盟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软权力影响[D];复旦大学;2011年
8 陈奕彤;国际法视角下的气候变化西方语境与中国因应[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景明;碳关税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田苗;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矛盾分析[D];河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冷罗生;;构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法律政策思考[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胡鞍钢;管清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的贡献——兼评托尼·布莱尔《打破气候变化僵局:低碳未来的全球协议》报告[J];当代亚太;2008年04期
3 冷罗生;;日本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及启示[J];法学杂志;2011年01期
4 刘莉;崔志强;许琛;;加拿大温室气体减排策略及启示[J];环境保护;2007年24期
5 杨兴;刘最跃;;我国气候变化立法的缺陷及其对策分析[J];时代法学;2006年02期
6 李海东;;从边缘到中心:美国气候变化政策的演变[J];美国研究;2009年02期
7 潘家华;后京都国际气候协定的谈判趋势与对策思考[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5年01期
8 陈迎;;英国促进企业减排的激励措施及其对中国的借鉴[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年04期
9 缪宁;;《循环经济促进法》主要制度解析及完善[J];企业经济;2010年01期
10 李干杰;法国推出控制温室效应国家计划[J];世界环境;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艳芳;[N];国际商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晓丽;国际环境条约遵约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440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544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