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民国时期维护南海主权是中国管辖权的延续

发布时间:2017-07-26 14:27

  本文关键词:民国时期维护南海主权是中国管辖权的延续


  更多相关文章: 民国时期 南海主权 管辖权


【摘要】:自1927年以后,国民党作为执政党形式上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并以中华民国政府的名义在南海地区进行持续有效的管理。其退守台湾后依然在南海有着"事实存在"。因此,在研究南海主权的历史和现状时,必须重视国民党当局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和作为。当我们研究南海历史时会发现,国民党和共产党、台湾和大陆对于南海主权的态度立场具有一致性。国民党当局以其独有的方式对南海主权的维护作出了一定的历史贡献,正是由于其在南海持续有效的管理,一定程度上使得我们今天对南海的主权有着确切的法理依据。
【作者单位】: 广东海洋大学;
【关键词】民国时期 南海主权 管辖权
【基金】: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南海油气资源合作与开发的制度及实践研究”(11YJC820145)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太平洋学会2010年重大项目“东、南中国海诸岛中有争议岛屿的史地考证及相关问题研究”(2200214)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D993.5
【正文快照】: 南海,英文为“South China Sea”,若再译成中文则为“南中国海”,这也是国际上对南海通用的一种称呼。因为其地理位置特殊,资源丰富,被称为“亚洲的波斯湾”。20世纪以前,南海一直处于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管理之下。20世纪以来,由于工业技术的进步,南海地区各种丰富的资源被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明亮;;早期的南中国海研究[J];东南亚研究;2007年03期

2 吕一燃;近代中国政府和人民维护南海诸岛主权概论[J];近代史研究;1997年03期

3 鞠海龙;论清末和民国时期我国相关史料在解决南中国海争端方面的价值[J];史学集刊;2003年01期

4 徐志良;;民国海疆版图演变与南海断续国界线的形成[J];太平洋学报;2010年04期

5 杨翠柏,唐磊;从地图在解决边界争端中的作用看我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汝辰;地图主权价值论[J];测绘科学;2005年04期

2 李家智;南沙群岛主权考[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金永明;;论南海问题特质与海洋法制度[J];东方法学;2011年04期

4 孙冬虎;南海诸岛外来地名的命名背景及其历史影响[J];地理研究;2000年02期

5 龙心刚;梁东兴;;论南海问题中的美国因素[J];东南亚纵横;2010年09期

6 鞠海龙;;当代南海问题的函数解析——兼论两岸关系对我国和平解决南海问题的影响[J];东南亚研究;2009年06期

7 周忠海;;论南中国海共同开发的法律问题[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8 车德军;;试析美日印介入南海争端问题[J];东南亚之窗;2011年03期

9 陈信雄;;岛屿、岛港考古与历史重建——以西沙、东沙与澎湖马公为例[J];福建文博;2010年04期

10 张文彬;;中国及有关国家关于南沙群岛归属的法理根据之比较研究[J];法学家;199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渊;;论海洋法中的“历史性权利”[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8年卷第1期[C];2008年

2 傅]成;YE Lin;LIN Zhen;;维护中国在南海地区的国家利益——正名、服务、领导、划界[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13年卷第1期[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倩;海洋争端的类型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陈韶阳;南沙群岛价值分类评价和开发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朱茜;国际冲突中的伦理准则[D];吉林大学;2012年

4 郑泽民;亚太格局下的南中国海争端[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5 鞠海龙;中国走向海洋“双区双点”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李昌新;海权与国家安全[D];暨南大学;2006年

7 郭渊;南海地缘政治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高志超;明清时期伶仃洋区域海洋社会经济变迁[D];暨南大学;2008年

9 于向东;古代越南的海洋意识[D];厦门大学;2008年

10 段金生;南京国民政府的边政[D];云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芬;中菲南海争端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苏源;海峡两岸在南海问题上的战略合作探论[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冯立铨;南沙群岛主权争端的国际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杨珍奇;“革新开放”以来的越南海洋政策[D];暨南大学;2011年

5 林诗维;西爪哇华人产业分布与发展(1602—1939)[D];暨南大学;2011年

6 康甫;论东南亚在中国对外战略中的地位[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李琴;晚清海权观念的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马丽;南海争端解决模式比较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苏俊杰;解析南海争端有关法律问题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战略思想[D];外交学院;2011年

10 杨熙;中国及周边国家外大陆架申请案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明亮;;《旧金山对日和约》再研究——关于其对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处理及后果[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年01期

2 吴士存;民国时期的南海诸岛问题[J];民国档案;1996年03期

3 李国强;民国政府与南沙群岛[J];近代史研究;1992年06期

4 王颖,马劲松;南海海底特征、资源区位与疆界断续线[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5 杨翠柏,唐磊;从地图在解决边界争端中的作用看我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超;;中国巡视南海600年史[J];世界博览;2011年13期

2 ;两岸联手卫南海[J];晚霞;2011年14期

3 鞠海龙;;近代中国的南海维权与中国南海的历史性权利[J];中州学刊;2010年02期

4 李国强;;中国南海诸岛主权的形成及南海问题的由来[J];求是;2011年15期

5 胡洪波;;抗战后中国收复西沙群岛 纪实[J];侨园;1996年02期

6 李金明;;中国南海主权:清朝就已形成[J];共产党员;2011年11期

7 李慧宇;;民国时期重庆市的保甲编查探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郭渊;;20世纪80年代南海地缘形势与中国对南海权益的捍卫[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1年02期

9 继军;;如梦如幻是西沙[J];中国边防警察;2008年01期

10 盛荣;;收复西沙群岛的见证人[J];航海;198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别必亮;;民国时期我国高校校歌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谢晓鹏;;民国时期河南匪祸及其成因[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宋海燕;;民国乡村书院的演变——对庐陵两本书院志的解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戚厚杰;;民国时期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程及教训[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5 王欣;;马长寿先生的康藏研究[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6 冯敏;;辛亥革命与民国时期国家审计的发展[A];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7 王波;任俊;;民国时期甘肃发行“节约建国储蓄券”历史背景及其版式[A];第二届西北五省区钱币学会协作会议专辑[C];2002年

8 慈鸿飞;;民国时期中国西部农业资源开发[A];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刘伟;;民国时期职业补习教育对现今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启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10 夏红艳;;民国时期湖北省枣阳县商会及其钱票[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六期[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嘉宾;民国时期成县的马帮和脚骡店[N];民主协商报;2005年

2 张声和;匹马曾经地尽头[N];温州日报;2006年

3 记者 陶玮邋实习生 刘莎;通元发现民国时期建筑[N];嘉兴日报;2008年

4 张立;比利时万国管辖权法管得太宽?[N];检察日报;2003年

5 黄美真;完整展现民国史风貌[N];人民日报;2006年

6 王学政;广告违法案件的管辖权[N];中国工商报;2009年

7 李万万;民国时期的改良年画[N];团结报;2010年

8 陈江涛 王俊明;特品特藏 双人双锁[N];中国档案报;2005年

9 虞文华;本案不以原合同条款确定管辖权[N];人民法院报;2002年

10 林南中;纪念章见证民国时期漳州的一次体育盛会[N];闽南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廷中;云南民国时期民族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研究方法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杨常伟;民国时期山西农业科技[D];山西大学;2009年

4 程森;明清民国时期直豫晋鲁交界地区地域互动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陆汉文;民国时期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现代性(1928—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黄正林;黄河上游区域农村经济研究(1644-1949)[D];河北大学;2006年

7 吴秀梅;民国景德镇制瓷业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杨茜;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出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金兵;民国时期职业指导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王芹;民国时期档案法规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志丹;民国时期国共两党的女子学校教育之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月华;民国时期新疆石油开发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3 谢鸣;民国后期的县级政权重构[D];复旦大学;2008年

4 王秀惠;民国时期福建大刀会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杨红;民国新疆新闻事业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6 周军;“国民喉舌”和“民众先导”[D];浙江大学;2007年

7 刘斌;论“五五宪草”时期的宪法思想[D];山东大学;2007年

8 何峰;“赣政十年”期间(1932-1942)的江西县政[D];南昌大学;2007年

9 闵芳;民国时期纂修的海南地方志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黄宗凯;民国时期自贡报业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5769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5769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6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