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方环境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5 20:28

  本文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方环境立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地方环境法规体系 构建


【摘要】:江西一直重视地方环境立法,现已形成由污染防治、资源保护、生态保护以及循环发展和其他立法四大类法规构成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方环境法规体系。但该体系中还存在立法理念未把生态利益摆在首位、地方特色不鲜明、与国家法律法规不协调及内部存在一定冲突和矛盾等问题。对此,江西应当在先进的立法理论指导下,突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地域环境特色和核心环境资源要素,建立健全相关环境法规规章,构建更加完善的地方环境法规体系,以为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和保障。本文共分为三个章节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立法体系的构建展开了论述和探讨。 第一章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立法现状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对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进行了理论上的分类即污染防治、资源保护、生态保护以及循环发展四个方面,并且对现行法律法规从发布主体以及发布修正时间上进行了梳理。此外,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行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了了论述。得出的主要问题有:立法理念未把生态利益摆在首位、重复国家立法多,地方特色不鲜明、在结构和内容上还存在不协调。 第二章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立法的问题,相关学者也进行了体系重构的思考,笔者在此基础上采取了先“破”后“立”的方式,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体系构建的新思考,此处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也是文章的论点所在。笔者提出了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为主干,并对对需要重新制定、需要修改以及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根据环境法基本理论进行了重新的分类,即生态保全类、污染防治类、循环经济类和环境程序类四个方面,并展开了分别论述。 第三章针对鄱阳湖现行的法律法规提出了完善建议,包括健全完善管理体制、完善现行环境法律制度、完善法律责任共三个方面。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地方环境法规体系 构建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10
  • 第一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方环境立法现状10-19
  •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方环境立法概况10-15
  • (一) 污染防治类法规11
  • (二) 自然资源保护类法规11
  • (三) 生态保护类法规11-12
  • (四) 循环经济类法规12-15
  •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方环境立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5-19
  • (一) 立法理念尚未把生态利益摆在首位15-16
  • (二) 重复国家立法内容较多且缺乏地方特色16-17
  • (三) 在结构和内容上还存在较多不协调的地方17-19
  • 第二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方环境法规体系构建的思考19-31
  •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方环境法规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21-28
  • (一)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法规体系构建之基本法规23-24
  • (二)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法规体系构建之综合法规24-28
  •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法规体系构建的特点28-31
  • (一) 结构上充分考虑了现行法规体系28-29
  • (二) 内容上突出了生态经济区的核心环境要素29
  • (三) 构建中紧密结合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29-31
  • 第三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方环境立法的完善建议31-39
  •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管理体制的完善建议31-33
  • (一) 完善综合管理机构的职能31
  • (二) 完善相关市县的配合机制31-32
  • (三) 完善管理过程中的专家参与和公众参与32-33
  •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议33-36
  • (一) 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34-35
  • (二) 完善“三同时”制度35
  • (三) 完善总量控制制度35-36
  •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法律责任的完善建议36-39
  • (一) 增加按日计罚制度的内容36-37
  • (二) 增加限期治理与恢复原状的法律责任37
  • (三) 增加环境责任强制保险制度37-39
  • 结论39-40
  • 参考文献40-42
  • 致谢42-43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43-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钊,刘学彬;成都平原经济区建设生态经济区战略研究[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2 江西省社科院课题组;;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五大体系[J];当代江西;2008年06期

3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势在必行[J];当代江西;2008年04期

4 刘本荣;;三峡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思考[J];重庆行政;2002年01期

5 邓军平;桂小强;;建设智能电网 发展低碳经济[J];当代江西;2010年09期

6 姜玉林;;奋发有为 建设“四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J];当代江西;2010年04期

7 丰海英;;山西构建生态经济省的思考[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06期

8 刘海清;麻智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探讨[J];求实;2009年02期

9 ;抓住机遇 全面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奋发有为 开创“一区双城”发展新时代[J];当代江西;2010年06期

10 彭勇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园区经济形势分析[J];江西省人民政府公报;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钦香;艾继民;;立足本职 提升能力 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提供优质服务[A];“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理论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0年

2 ;策应环鄱生态经济区,促进宜春赶超发展[A];“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理论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0年

3 张本;;关于建设“西沙群岛生态经济区”的建议[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上)[C];2011年

4 吴依群;;加大宜春农业综合开发力度 提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水平[A];“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理论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0年

5 谢晓林;;关于丰城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思考[A];“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理论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0年

6 吴秋红;;定位生态经济 倡导低碳理念 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建设[A];“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理论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0年

7 黄国勤;;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休闲农业的发展[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8 罗炳生;;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探索科学发展的新路子——品牌建设[A];“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理论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0年

9 江晓东;于英欣;李增嘉;;山东不同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A];农业科技创新与生产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龙小红;李剑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背景下新型农民培养问题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江宜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最早六月进入“国家队”[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2 记者 孙东辉 盖海燕;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即将获批[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3 本报评论员;举全省之力 谱崛起新篇[N];江西日报;2010年

4 利津县委党校 李先军;建设与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相适应的“人才高地”[N];东营日报;2010年

5 记者骆雪;省“两会”新闻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N];光华时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江宜航 童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示范发展方式转变[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7 本报特约记者 徐政武 车显忠;打好红土地上的“绿色战役”[N];中国国防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贾辉 刘伟;把松花江打造成国家高效生态经济区[N];黑龙江日报;2010年

9 记者 郝明雷;大运河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成员会议召开[N];济宁日报;2010年

10 特派记者 刘维生 傅云 桂榕 李文亭;切实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保护好建设好发展好 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认真落实“四个大兴”要求[N];江西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赵宝权;生态经济区中的城镇布局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2 张青峰;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分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3 唐卫东;生态经济区运行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田治威;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观[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5 冯孝杰;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环境经济分析[D];西南大学;2005年

6 王毛兰;鄱阳湖流域氮磷时空分布及其地球化学模拟[D];南昌大学;2007年

7 孙善磊;气候和植被对鄱阳湖流域地表水分平衡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8 田鹏;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方环境立法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2年

2 程巧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与对策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4 张志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功能分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旺龙;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发立法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6 金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发展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

7 陈乐玲;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传播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8 邢丽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碳排放空间特征及其产业布局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9 游娟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立法问题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10 王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在资源环境约束下合理性测度[D];南昌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953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0953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a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