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城市林业法律制度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7 23:01

  本文关键词: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城市林业法律制度创新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 城市林业 城市林业法律制度


【摘要】:城市林业是由林业和园林融合而成的,是建设、经营和利用城市森林的事业。城市林业内涵丰富,它以城市为载体,以森林植被为主体,以城市绿化、美化和生态化为目的,以人为本,肩负着结合森林景观与人文景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加快城市生态化进程,促进城市、城市居民及自然环境和谐共存,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使命。以生态文明视角研究城市林业法律制度,既能传递生态文明的主流价值观,顺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又能为我国城市林业法制建设提供指导思想,解决现阶段我国城市林业法制建设中立法规划缺失、执法尺度不一、地方特色模糊等问题,增强城市林业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有效发挥城市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实际作用。我国在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对城市林业法制建设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森林法》、《城市绿化条例》、《城市规划法》、《环境保护法》在国家层面对城市林业相关内容做出了规定。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地方省市也分别出台《北京市绿化补偿费缴纳办法》、《上海市环城绿带管理办法》、《哈尔滨环城林带管理办法》等为城市林业法制建设积累了经验。在城市林业法制建设的过程当中,尚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目前我国的城市林业立法仍习惯“先实践后立法”,缺乏对城市林业发展趋势的全方位预测分析,立法规划缺失。在执法体系上,建设部门、林业部门权限交叉,导致执法效率低下,重复执法现象时有发生。纵观世界,美国中央地方上下联动的林务局—林务员模式,英国的城市绿带政策,日本的城市居民参与缔结绿化协议等方面的经验,对完善我国城市林业法律制度当中的制定主体、规范范围、公众参与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综合我国立法实践和域外经验,应当明确我国城市林业凸显环境效益的立法理念,确定以国家层面的城市林业法律法规为指导,地方层面因地制宜的立法模式。实行大部制改革,实现林业、园林、城建多部门统一管理,鼓励公众参与。
【关键词】: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 城市林业 城市林业法律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6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6
  • 1.1 课题来源9
  • 1.2 研究背景9-10
  • 1.2.1 研究目的10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10-11
  • 1.3.1 研究意义11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11-12
  • 1.5 文献综述12-16
  • 1.5.1 国外的相关研究12-14
  • 1.5.2 国内的相关研究14-16
  • 2 城市林业法律制度概述16-21
  • 2.1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市林业16-17
  • 2.2 城市林业理论研究的起源与发展17-18
  • 2.3 城市林业法律制度的内容与特征18-21
  • 2.3.1 城市林业法律关系的主体18-19
  • 2.3.2 城市林业法律关系的客体19
  • 2.3.3 城市林业法律关系的内容19-20
  • 2.3.4 城市林业法律制度的特征20-21
  • 3 国外城市林业法制建设经验与启示21-25
  • 3.1 美国的城市林业法制建设21-22
  • 3.2 英国的城市林业法制建设22
  • 3.3 日本的城市林业法制建设22-23
  • 3.4 各国城市林业法制建设的启示23-25
  • 4 我国的城市林业法制建设实践25-31
  • 4.1 我国城市林业法制建设概况25-26
  • 4.2 我国城市林业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26-27
  • 4.3 我国城市林业法律制度的缺陷27-31
  • 4.3.1 立法规划缺失28
  • 4.3.2 法律保障体系不健全28
  • 4.3.3 管理体制落后28-29
  • 4.3.4 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29
  • 4.3.5 地方立法不凸显地方特点29-31
  • 5 生态文明理念下城市林业法律制度的完善31-37
  • 5.1 城市林业立法理念31-32
  • 5.2 中央—地方双层立法模式32-34
  • 5.2.1 中央层面立法33-34
  • 5.2.2 地方层面立法34
  • 5.3 城市林业管理体制34-35
  • 5.4 城市林业规划制度35-36
  • 5.5 公众参与制度36-37
  • 结语37-39
  • 参考文献39-43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43-44
  • 致谢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雷阳;;大力发展城市林业 精心打造生态长安——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的长安区林业局扫描[J];法治与社会;2006年04期

2 刘卓 ,匡春林 ,朱浪;31部新法规维护民生 非煤矿矿山严格监管[J];湖南安全与防灾;2005年02期

3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吉跃;;面向21世纪的中国城市林业[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2 张镝;;关于城市林业的若干思考[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4年

3 蒋有绪;;当前国际国内城市林业发展趋势与特点[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4 郑亚男;李建民;;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城市林业协同发展实证研究——以唐山南湖生态区为例[A];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学术论坛·第6辑[C];2009年

5 赵春飞;;北京市城市林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初探[A];北京市第十四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8年

6 蒋有绪;;城市林业的发展趋势与特点[A];珠海—澳门生态城市建设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2000年

7 叶镜中;;试论城市林业的可持续发展[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万志芳;李岩;;基于互联网的城市林业参与式管理[A];2011年全国电子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张天绚;周之灿;段宁;;城市林业生态圈规划编制的探索——以长沙市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生态规划)[C];2012年

10 蒋有绪;;当前国际国内城市林业发展趋势与特点[A];中国科协2001年学术年会分会场特邀报告汇编[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铁铮;中国城市林业路在何方[N];科技日报;2006年

2 特约记者 铁铮;多国专家聚首研讨不利环境下城市林业发展[N];中国花卉报;2010年

3 北京林业大学 张志强;科学制订城市林业发展指标[N];经济日报;2006年

4 森林与土壤科学系 艾尔弗雷德·彼特勒;城市林业是长期投资[N];经济日报;2006年

5 铁铮;北京城市林业呼唤创新[N];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

6 小林;穗召开第三届亚欧城市林业国际研讨会[N];广东科技报;2008年

7 翔安区政协;建设厦门特色城市林业[N];厦门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王元晖 通讯员 孟繁革 王炳贵;发展城市林业 书写绿色篇章[N];厦门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洪加祥 朱海兵;建生态城市要大力发展城市林业[N];浙江日报;2005年

10 记者 邱丹燕;漳州持续推动城市林业经济发展[N];闽南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德良;中外城市林业对比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2 王泽福;城市林业与房地产复合生态经营系统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3 陈继红;基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林业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波;北京市城市林业发展制约因素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张玉;银川市城市林业效益评价及可持续规划[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3 谭三清;株洲市城市林业发展规划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4 彭金波;长沙市城市林业发展策略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5 罗卫伟;南昌市城市林业发展策略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6 王晓娜;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城市林业法律制度创新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年

7 覃鑫浩;湘潭市城市林业生态圈构建[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石京京;兰州市城市林业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9 周江全;增城市城市林业规划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10 李国辉;长沙市生态环境分析及城市林业生态圈的规划框架[D];湖南农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1055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1055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6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