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共用物概念辨义——环境法语境下的构建
本文关键词:公众共用物概念辨义——环境法语境下的构建
【摘要】:公众共用物概念的权利指向、主体指向、客体指向和利益指向凸显了鲜明的环境法学科特点。在环境法学中有必要客观全面地界定公众共用物,并对其进行分类。公众共用物是指任何自然人或组织、团体可以自由、平等使用的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将其分为自然共用物和人工共用物,有体共用物和无体共用物,生存共用物和发展共用物。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
【关键词】: 公众共用物 公众 非排他性 自由平等使用
【分类号】:D912.6
【正文快照】: 公众共用物是指不特定多数人的可以非排他性使用的共用物,例如大气、水流、海洋、森林和荒地等环境和自然资像。【’]蔡守秋教授第一次对公众共用物进行明确的定义,,主要以共用物的使用主体和使用方式进行界定。这一概念在各个学科中有极为相似或相近的名称,例如,经济学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冉克平;;论公物的概念、权利属性及其适用[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尹田;;论国家财产的物权法地位——“国家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不写入物权法的法理依据[J];法学杂志;2006年03期
3 马立俊;;公共资源的利用和管理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0年02期
4 蔡守秋;;论公众共用物的法律保护[J];河北法学;2012年04期
5 韩方彦;;公共资源的经济属性分析[J];理论月刊;2009年03期
6 肖泽晟;论公物在中国人权保障中的作用[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陈雄;;和谐社会的法理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文君;杜学元;;从羌族民俗文化透视羌族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赵秀花;;邓小平的发展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4 王克稳;;我国政府采购合同的若干问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5 韩春晖;;论行政处分对象的范围[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6 于忠龙;陈乃新;;论竞争法只调整竞争关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7 陈有勇;;寻求法律的一元化[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8 胡智强;;论我国国家审计权的配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9 孙晋;;产融结合及其主要法律形式论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10 谢青松;;《物权法》的伦理审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新艳;罗必良;;农地承包权的再分配:利益、法律、强力与情面——湖南H村调田规则的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曹正汉;;弱者的产权是如何形成的?——中国被征地农民的“安置要求权”向土地开发权演变的原因[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3 时红秀;张亦工;;合作定价权:农民如何提高对土地的产权实施能力[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4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王玉海;;京津冀都市圈产业空间再造及其政策举措研究[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王玉海;;京津冀都市圈产业空间再造及其政策举措研究[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8 王涛;皮明建;高鹏;;农用地价格研究[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9 李杨;;具体性的追寻——读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10 马尔库塞;李杨;;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于会国;中国捕捞限额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高伟;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姜海光;国有控股企业所有权边界与财务战略取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陈志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吴正刚;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徐平平;农地城市流转的交易成本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丽艳;自然资源市场为何失灵[J];财经科学;2004年04期
2 孙宪忠;我国物权法中所有权体系的应然结构[J];法商研究;2002年05期
3 丁文;;权利限制论之疏解[J];法商研究;2007年02期
4 尹田;;论国家财产的物权法地位——“国家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不写入物权法的法理依据[J];法学杂志;2006年03期
5 张力;当代公用物法律关系的演变及其公用性的保持[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6 刘仁彪;防治腐败要求改革公共资源管理体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7 曹惠民;;论公共资源管理的价值取向[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吴盛光;;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理论基础、风险分析及路径选择[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1期
9 鲍景华;市民社会基本概念梳理[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4年03期
10 郭道晖;;社会权力:法治新模式与新动力[J];学习与探索;2009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兴庭;;环境透支的“外部效应”[J];乡音;2004年06期
2 陈洪波,蒋天文;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政治博弈[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10期
3 姚婴;;基于属性差异的垃圾处理政策及市场化机制运用研究[J];再生资源研究;2006年04期
4 于忠林;;论生活垃圾处理政策与市场化运作机制[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20期
5 孙兴华;孙莹;;中国企业绿色会计披露指南初探[J];财会学习;2008年06期
6 陆静超;姜振寰;;环境政策绩效与激励机制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王勇;肖洪浪;;基于公共物品理论的中国西北生态脆弱区资源退化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年05期
8 张书怡;;试论ENGO在公共资源保护中的作用[J];法制与社会;2009年22期
9 肖葱;杨晋渝;;私人直接投资环境服务业的路径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S1期
10 黄锦强;市场经济下政府应加强环境监督[J];中国环境管理;199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小玲;;应用产权理论推进粤港区域环境、自然资源制度创新[A];“区域经济整合:模式、策略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葛捍东;;水电开发项目生态补偿机制研究[A];第一届“中国小水电论坛”论文专辑[C];2010年
3 陈喜红;姚运先;谢煜;;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及解决途径[A];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4 刘明明;;温室气体排放管制的经济学分析[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睿;环境资源公共本性与资源利用个体指向之间的吊诡[N];大众科技报;2006年
2 沈满洪 杨天;生态补偿机制的三大理论基石[N];中国环境报;2004年
3 彭兴庭;环境透支的“外部效应”[N];中国环境报;2004年
4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副研究员 姜文来;水权的特征及界定[N];中国水利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赖文忠 阮锡桂;解读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N];福建日报;2003年
6 刘厘华;用科学发展观考核政绩[N];市场报;2004年
7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 董小君;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关键要解决四个核心问题[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8 张平军;西部生态环境:全国性的公共产品[N];西部时报;2008年
9 本报评论员 关明;淡化“显政绩”冲动方能抑制“潜规则”横行[N];工人日报;2008年
10 彭兴庭;环境透支的“外部效应”[N];中国经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倩;基于全球公共产品理论的国际环境合作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2 朱超;公共产品、外部性与气候变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123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112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