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侵权中的因果关系推定研究
本文关键词:生态环境侵权中的因果关系推定研究
【摘要】:生态环境侵权,是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借助生态环境媒介对他人人身权和财产权所造成的损害。与一般侵权行为不同,生态环境侵权有其特殊性。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域外国家提出了诸多因果关系推定理论如盖然性说、疫学因果关系说和间接反正说,并且进行了相应的立法实践。我国对于生态环境侵权中因果关系推定制度,没有明确规定,而是以举证责任倒置制度来代替,但两者大有不同,实践中虽然有所尝试但并不成熟。因此,我国首先需要在立法上对因果关系推定制度予以规定,同时建立多级证明标准,对因果关系推定的适用条件加以限定以及对适用范围加以规范。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生态环境保护的公益诉讼机制研究”(12JZD037)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环境公益诉讼理论与制度研究”(14AFX023)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3;D922.68
【正文快照】: 的提出生态环境侵权的特殊性及其因果关系推定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人类由古老的农耕文明走向了工业文明,社会面貌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但是工业化带给人们的除了极大丰富的物质之外,还有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环境问题衍生出环境侵权纠纷,和一般的侵权不同,环境侵权有其特殊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洁;张红;李芳;;基于FCM的煤矿区生态系统环境风险分析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S1期
2 邹雄;论环境侵权的因果关系[J];中国法学;2004年05期
3 易先良;论环境诉讼中的证明——兼谈应当确立环境诉讼的被告举证原则[J];环境保护科学;1989年01期
4 叶明,吴太轩;试论环境侵权因果关系的认定[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5 黄蕊;;论环境侵权构成要件中因果关系的判定[J];西安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6 王政;马品懿;朴光洙;刘峰;;论环境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J];环境保护科学;2006年03期
7 李宏;;浅论环境侵权案件因果关系的认定[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35期
8 陈泉生;论环境侵害中因果关系判定[J];福建环境;1995年01期
9 张式军;;再论环境侵权诉讼的举证责任与因果关系——以一起典型的环境侵权案件为例[J];科技与法律;2008年06期
10 孙林霞;王益君;李钒;;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基于湖南省数据的实证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生态衰退:提高灾害易损性的自然和人为因素(联合国非洲恢复报告)[A];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论文精选本论文集[C];2004年
2 刘湘;;论法院如何认定水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责任[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3 窦醒亚;费亚芹;;律师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上)[C];2007年
4 夏进;阎镇元;;大连市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控制系统模型[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5 刘文燕;赵玉秋;;论生态侵权的归责原则[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6 吴勇;;环境诉讼举证责任分配探析[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7 ;环境管制与国际竞争力[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8 李武艺;;环境侵权民事责任构成要件之特殊性[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9 王军;;环境管制、企业创新与国际竞争力[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10 丘国堂;;浅谈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以案说法[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太金;污染与罹病:因果关系谁举证?[N];中国环境报;2011年
2 真如;正视极端气候成常态与人类活动的因果关系[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3 杨松生;室内环境污染致损如何维权[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4 北京大学法学院讲师 王社坤 陈若英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王成;康菲漏油事件的法律追问[N];光明日报;2011年
5 郄建荣;六难制约环境维权诉讼[N];市场报;2006年
6 羽钧 晓青;造纸厂排污虽未超标 造成损失就应承担责任[N];江苏经济报;2006年
7 甘勃;气候变化人类“功”不可没[N];大众科技报;2007年
8 陈媛媛;他能等来期待中的判决吗?[N];中国环境报;2007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常纪文;在多方利益冲突下做出的公正判决[N];中国环境报;2007年
10 姜晨怡;持久性污染物已成人类健康“隐形杀手”[N];科技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钰;环境污染健康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胡予红;煤炭消费预测与温室气体减排途径和对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3 卢祖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制度变迁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莺;论共同环境侵权中的因果关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2 顾洪琴;论环境侵权民事责任[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3 张书芳;装修污染侵权责任因果关系认定的案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4 范娇红;论环境侵权的民事责任[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吴瑞肖;环境污染致健康损害的因果关系判定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吴瑞肖;环境污染致健康损害的因果关系判定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陈其高;环境侵权诉讼中的因果关系证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安平;环境污染与群体健康损害因果关系评定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徐丹;论事实推定说[D];重庆大学;2013年
10 李刚;论介入因素对环境侵权因果关系认定的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447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244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