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类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7 23:28

  本文关键词: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类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原告类型 国家机关 环境保护组织


【摘要】:随着国家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利用和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对环境的破坏不可避免,然而国家作为权力行使者,在保护环境安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中存在着各种不足和欠缺,需要公众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相对于私益诉讼而言,公益诉讼的最重要的制度是原告制度。现在公益诉讼的原告类型主要有拥有国家公诉权的检察院、行使国家环境管理权的环境保护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及个人。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已经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进行了立法肯定,但是具体的原告主体范围并不确定。 本文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民事公益诉讼的修订,以论述我国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类型及其制度设计为目的,在法律法规和司法实践的基础上,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类型进行研究。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应该具有广泛性,,但是在讨论和审查其适格性时,必须具有具体严格的制度要求和保障机制。 第一章为问题的提出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概述。论述了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概念及特征,以及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的概述。由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公共性、预防性、原告的特殊性以及与传统民事诉讼的不同,以传统民事诉讼的原告资格及适格性理论为视角,论述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与原告适格理论,对相关原告类型的原告资格和原告适格性进行了论述。 第二章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和司法实践,结合理论观点,肯定了作为国家机关的检察机关和环境保护部门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并对检察机关和环境保护部门的适格性进行了制度和程序的论述。 第三章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和司法实践,结合理论观点,肯定了作为环境保护组织的社会团体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并对环境保护组织的原告适格性进行了相关部门制度和程序的论述。 第四章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和司法实践,结合理论观点,肯定了作为公民个人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并对其行使环境公益诉讼的诉权提出一定的程序和保障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烟台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68;D92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薇;;环保部门作原告正合时宜——看大龙潭水污染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中环保力量[J];环境保护;2011年Z1期

2 胡亮亮;;环境公益诉讼漫议[J];环境;2005年09期

3 周妍;杨素娟;;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适格问题浅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常成;;公益诉讼的突破——对本次《环境保护法》修改的期待[J];绿叶;2011年08期

5 杨朝霞;;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环保部门怎么做?[J];环境保护;2010年22期

6 詹建红;;论环境公益诉讼形态的类型化演进[J];河北法学;2006年08期

7 杨朝霞;;检察机关应成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主力军吗?[J];绿叶;2010年09期

8 张宝;;环保局能否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J];绿色视野;2011年06期

9 蔡永彤;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法律障碍及路径选择[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各地推进环境公益诉讼举措[J];环境保护;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宝琼;;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刍议[A];使命与发展——第四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张宝;;检察机关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辨正[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尹吉;;略论我国检察机关民事公益诉讼立法[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范小华;李刚;;突破传统诉讼理论,打开公益救济之门——民事公益诉讼原告制度研究[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杨朝霞;;论环保机关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正当性——以环境权理论为基础的证立[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6 吴勇;;环保行政机关提起环境民事公诉辨析[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7 林宗浩;;韩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司法审查制度[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谷德近;;环境司法能动的功能和界限[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9 凌维慈;;城乡规划争议中的原告资格——日本法上的启示[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丰芹;曾祥生;;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的现状及出路[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建国;民事公益诉讼立法的模式选择与程序建构[N];法制日报;2011年

2 记者 赵琳;“两院”启动环境资源民事公益诉讼[N];玉溪日报;2011年

3 胡勇;尽快建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N];法制日报;2005年

4 龙沙区人民检察院 王晓斌;检察机关提起、参与民事公益诉讼的程序设计[N];齐齐哈尔日报;2011年

5 记者 顾烨;无锡:检方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审结[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6 长沙理工大学法学院 何燕;从林雷案谈环境民事公益诉讼[N];中国环境报;2008年

7 魏文静;云南 首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一审落槌[N];人民法院报;2011年

8 杨刚华 詹玉珍 马秀娟;民事公益诉讼产生的基础[N];江苏法制报;2007年

9 蓝莉 倪其亚;刍议民事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的确定[N];江苏法制报;2006年

10 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知识产权部 刘东方;浅谈药品知识产权公益诉讼[N];中国医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申明;比较法视野下的民事公益诉讼[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2 关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张艳蕊;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马明生;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吴荻枫;论我国经济法的司法救济[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6 庄敬华;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张越;行政诉讼主体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8 张明远;证券投资损害诉讼救济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9 王彦;行政诉讼当事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刘东亮;行政诉讼目的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珍;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类型研究[D];烟台大学;2013年

2 郝霞;论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王亦萱;民事公益诉讼起诉主体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苏静巍;论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D];云南大学;2011年

5 周斐;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D];南京大学;2012年

6 王锦辉;论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D];苏州大学;2010年

7 王婧;论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之完善[D];燕山大学;2012年

8 黄何文;完善我国民事公益诉讼起诉主体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崔声波;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探究[D];海南大学;2010年

10 李雍;我国社会团体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019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3019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c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