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实践障碍及完善措施——从云南曲靖市铬污染事件谈起
本文关键词: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实践障碍及完善措施——从云南曲靖市铬污染事件谈起 出处:《环境污染与防治》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2011年发生在云南曲靖市的铬污染事件,再次引发全社会对重金属污染严重危害性的极大关注。为维护环境公益,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和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向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标志着中国以民间环保组织作为原告的环境公益诉讼在实践中又向前迈出重要一步。由于中国还没有建立起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使得相关案件在实践推进过程中暴露出许多缺陷。以云南曲靖市铬污染事件出发,针对环境公益诉讼的障碍性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呼吁国家加快相关立法进程,建立以环境损害事实为基础的环境监管制度和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制度。
[Abstract]:In 2011, the chromium pollution incident occurred in Qujing City, Yunnan Province, which once again caused the whole society to pay great attention to the serious harm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rganization Friends of Nature and the Chongqing Green Volunteer Federation sued the Qujing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It marks an important step forward in the practice of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in China, which takes the priv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rganization as the plaintiff. Because China has not yet established the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system. To make the relevant cases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e exposed many defects. Based on the chromium pollution incident in Qujing City, Yunnan Province, aiming at the obstacle factors of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he state is called upon to speed up the relevant legislative process and establish an environmental regulatory system based on the fact of environmental damage and a system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陕西省环境科技项目——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建设研究
【分类号】:D925.1;D922.6
【正文快照】: The practical obstacles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environment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in China———taking example1云南曲靖市铬污染环境公益诉讼概述1.1案情回顾2011年6月,因云南曲靖市一家铬盐生产企业把铬渣卖给不具资质的运输企业,造成5 000余吨未经无害化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朝飞;;环境污染损害鉴定与评估是根治“违法成本低和守法成本高”顽疾的重要举措[J];环境保护;2012年05期
2 ;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现状调查报告[J];学会;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叶兰;;农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赵婕冰;马晔;;我国电子废弃物法律制度探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06期
3 徐明珠;叶紫丁;;环境知情权在我国的发展探微[J];法学与实践;2006年05期
4 朱令;;WTO框架下我国农村环境法律制度的完善[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9年04期
5 幸红;;流域突发性水污染应急措施法律机制研究[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年01期
6 林安薇;;松花江污染事件相关问题的环境法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6年15期
7 石静;;试论环境诉讼证明责任[J];法制与社会;2010年18期
8 程功舜;;无居民海岛使用权法律性质及流转探析[J];改革与战略;2011年07期
9 徐建利;;选择排污权交易制度的优势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年04期
10 曹洁;;论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构建[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侯保疆;梁昊;;治理理论视角下的乡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探析——以广东省为例[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2 何立慧;王根命;;环境公益诉讼几个基本问题探讨——理论基础、指导思想、诉讼程序和实施路径[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建钢;;绿色税制与环境秩序保障的法律定位[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侯保疆;梁昊;;治理理论视角下的乡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探析——以广东省为例[A];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讨会论文[C];2009年
5 邓集文;;当前中国政府公共信息服务问责体制的创新[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侯保疆;梁昊;;治理理论视角下的乡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探析——以广东省为例[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田信桥;周伯煌;;论环境法的精神品格及其历史转型[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丹;环境立法的利益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邓集文;当代中国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3 李冰强;公共信托理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4 王朝梁;中国酸雨污染治理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新;海洋督察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小伟;我国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赵国良;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立法现状及问题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黄娜;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黄玉屏;中国政府公共信息服务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赵彦泰;美国的生态补偿制度[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杨丹;环保非政府组织在环境法治中的作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7 张亚丽;论公司的环境责任[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8 闫雪玲;自然资源使用权流转的法律问题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0年
9 姚荣娟;论我国企业环境犯罪与刑罚[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文娟;论我国环境纠纷行政处理机制的完善[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忠梅;;论生态健康保护的法律机制:环境公益诉讼[J];前进论坛;2010年01期
2 李春林;;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J];人大研究;2007年10期
3 唐忠辉;;以公益诉讼促环境维权[J];环境教育;2010年02期
4 汪劲;;中国环境公益诉讼:何时才能浮出水面?[J];世界环境;2006年06期
5 王灿发;;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及其争议[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沈玉军;;试论六五普法期间环境公益诉讼[J];现代企业教育;2010年24期
7 孙瑞灼;;检察机关代提环境公益诉讼意义重大[J];政协天地;2010年12期
8 欧广远;;环境公益诉讼:公众参与环保的有效机制[J];学习月刊;2007年15期
9 夏云娇;王国飞;;论环境公益诉讼中律师的作用[J];理论月刊;2007年10期
10 丁丽梅;王俊凤;;浅析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J];法制与社会;2008年3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曲妍;;环境公益诉讼主体问题探析[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2 王亚男;;能动司法与环境公益诉讼的推进[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李卫国;;关于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4 张百灵;;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解读[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5 张捍卫;;新形势下建立健全环境公益诉讼的思考[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6 朱晓勤;何锦龙;;中国水污染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与展望[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7 邱阳平;唐佩莹;;游离在司法救济边缘的环境公益诉讼——以诉讼主体与诉讼模式为视角[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8 蔡学恩;;环境司法专门化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环境、资源与能源法律实践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王干;罗承菊;;实践中环境公益诉讼最优原告探析[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10 郭小东;;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问题[A];环境公益诉讼开展与律师的作用——2005年全国律协环境与资源法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武汉大学法学院环境法研究所 秦天宝;浅论环境公益诉讼构建中的五大关系[N];中国环境报;2008年
2 孙瑞灼;检察院提环境公益诉讼值得期待[N];经济参考报;2010年
3 孙瑞灼;环境公益诉讼应提上法律议程[N];人民法院报;2010年
4 记者 胡洪江;社团可提起环境公益诉讼[N];人民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晏耀斌;环境公益诉讼破局 大企业仍难撼[N];中国经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曹小武 通讯员 欧阳晶;环境公益诉讼路有多远?[N];江西日报;2011年
7 记者 崔立勇;环境公益诉讼在中国的进程加速[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8 孙秀英 胡娜;海南明确环境公益诉讼主体[N];中国环境报;2011年
9 记者 吴晓锋;海南设立环境公益诉讼资金[N];法制日报;2011年
10 记者 徐珊珊 通讯员 张泽彪;推动我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建设[N];海南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懿;环境司法正义论[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张式军;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欧阳帆;中国环境跨域治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胡中华;论环境保护之为普遍义务[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李红梅;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6 香杰新;东莞市环境公民社会建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王开宇;生态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李雪梅;基于多中心理论的环境治理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沈楼燕;制度创新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10 杜辉;环境治理的制度逻辑与模式转变[D];重庆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立坤;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基本问题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2 骆丽莉;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苏翠芸;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立法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沈玲玲;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之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博;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实证分析[D];河北大学;2011年
6 周立坤;我国环境公益诉讼若干问题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7 姚娟;论环境公益诉讼激励机制[D];苏州大学;2011年
8 范振斌;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张爱峰;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10 陈洋;环境公益诉讼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357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435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