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系统论视野下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8 16:01

  本文关键词:系统论视野下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研究 出处:《生态经济》2013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应对 气候变化 系统性 立法


【摘要】: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一个空前复杂的综合性问题。我国易受气候变化影响,面临着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减排压力,而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供给严重不足,无法系统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有必要借鉴国际和域外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经验,以生态中心主义理念为指导,运用系统论的理论和方法修订《环境保护法》,实现对各环境介质的系统保护,制定应对气候变化专门法及配套法规、规章,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实现对气候变化的系统性立法防治,保持气候系统结构和功能总体平衡稳定。
[Abstract]:Climate change is an unprecedented complex and comprehensive problem facing mankind. Our country is vulnerable to climate change and is facing the pressure of reducing emissions from international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However, the supply of legislation to cope with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is seriously inadequate. It is necessary for our country to draw lessons from the experience of international and foreign countries to deal with climate change legislation, to use the concept of ecocentrism as the guide, and to use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system theory to amend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w. To achieve the systematic protection of environmental media, formulate special laws and support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deal with climate change, improv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achieve systematic legisla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limate change. Maintain the overall balance and stability of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climate system.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分类号】:D922.68;X2
【正文快照】: 1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系统性立法的必要性1.1气候与气候变化气候是气候科学的基本概念。一般认为,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平均的天气状况,其以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的各种统计量为表述基本依据。现代气候学用新的“全球气候系统”概念代替了经典气候学的“气候”概念,认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灿发;傅学良;;论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修改[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孙磊;;日本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对策[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年03期

3 牛乐耕;王洪江;;“温室效应”与“阳伞效应”[J];科学世界;1997年02期

4 王绍武;;从“气候”到“全球气候系统”概念的发展[J];气象科技进展;2011年03期

5 宋锡祥;高大力;;论英国《气候变化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艾伦·杜庞特;李雪;;气候变化的战略蕴涵[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10期

7 曹文振;;“气候变化”问题剖析[J];太平洋学报;2011年06期

8 P.H.格雷克;胡德胜;;气候变化和科学的整体性[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陆树程;崔昆;;论人类中心论的本质——关于生态伦理学论争的一个反思[J];伦理学研究;2011年02期

10 蔡守秋;;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法的发展概况[J];政法论丛;2006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驻墨西哥记者 邹志鹏;[N];人民日报;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德清;;系统科学与高等职业院校“四位一体”的办学特色[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姜玲玲;;创新型秘书人才培养的耗散结构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梁辰;袁春;周伟;李爽;;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耕地系统协调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6期

4 易敏;吴健平;姚申君;於家;;GIS在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分析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12期

5 吴鹏举;纪传伟;张艳芳;;区域生态产业链构建优劣势条件与途径分析——以东莞市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5期

6 王猛;孙世群;;合肥高新区资源能源消耗回顾性评价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6期

7 翁勇南;宋守信;王静;;安全支撑体系及其涌现机制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李兴锋;;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化学品污染防治立法完善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李兴锋;;论环境法生态主义理念的合理内涵及实现路径[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可星;蔡伟;;基于涌现机理的企业组织能力系统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澎;;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程波;;试析蝴蝶效应的产生机制——以奶粉事件为例[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3 孙乐;王精业;石少勇;黄俊卿;;仿真模型和研究对象的相似理论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8年

4 焦盛荣;;“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与我国生态保护的立法理念[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5 郭武;;略论我国西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立法理念——以“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的全球发展为背景[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周珂;;水循环治理对气候变化的修复功能[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宋崇真;;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法律问题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俞树毅;柴晓宇;;我国流域管理立法之检讨及重构[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曾文革;张婷;;后京都时代中国能源法制面临的挑战与对策[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韦静;曾维华;;循环经济能力体系和支撑体系建设研究——以成都市为例[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靳明;我国女子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徐敬俊;海洋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研究暨实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翁勇南;安全支撑体系及其演化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张庆文;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庆松;山东城市化发展战略对大气环境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高丽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与农用地分等整合方法及成果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解柠羽;美日汽车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静;化肥供应链及其适应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于新;变速箱装配线人因质量事故控制及其复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郭树涛;我国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卫标;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工程咨询业项目管理模式演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李忠;我国股市系统演化与发展对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黄晟;排污权交易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李威;生物质综合利用CDM项目方法学应用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5 吴迪;基于WEB2.0的即时通讯盈利模式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6 陈泉全;政治与经济相统一的排污权交易市场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栾晶;英国《气候变化法案》研究及其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曹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完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吴莹;钱学森社会工程思想新探索[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雯;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丽;日本环境法的历史发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万劲波;陈赛;;论《环境保护法》的修改与环境法律制度的完善[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4期

3 李挚萍;;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的实施效果与历史局限性[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韩东屏;质疑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的内在价值论[J];道德与文明;2003年03期

5 张敏;对人类中心主义历史演进的梳理和反思[J];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6 李承宗;;生态伦理学的终结和重构[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汪劲;;荷兰环境法考察报告[J];环境资源法论丛;2004年00期

8 杨朝飞;;《环境保护法》修改思路[J];环境保护;2007年Z1期

9 杨兴;刘最跃;;我国气候变化立法的缺陷及其对策分析[J];时代法学;2006年02期

10 逯明;;论相对人类中心主义与科学发展观的同一性[J];理论月刊;2009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艳芳;[N];国际商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曹孟勤;生态伦理哲学基础的反思[D];清华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青虎;;应对气候变化:两种前途之争[J];世界知识;2007年20期

2 蔡博峰;杨姝影;;气候变化:质疑与挑战[J];环境经济;2010年05期

3 王慧;;聚焦波恩气候变化谈判[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年14期

4 袁雪;Connie Hedegaard;;十问BT'S VIP Connie Hedegaard丹麦环境和能源部长全球气候变化大势[J];商务旅行;2009年03期

5 ;美国宣布帮助湄公河流域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计划[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年04期

6 朱小雯;;应运而起的低碳农业[J];农家参谋;2010年01期

7 ;十问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焦点[J];半导体.光伏行业;2010年06期

8 ;六·五宣传的必备工具 形象生动资料充分翔实 欢迎订购世界环境日宣传录象带《气候变化正在危害人类》[J];中国环境管理;1991年02期

9 蔡蕾;;2007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J];环境教育;2007年05期

10 ;极端天气频发 人类如何自救[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7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星宇;;环境监测如何应对突发污染事故[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6年

2 杨为群;;港口建设运营中应予以关注的几个环保问题[A];2005年船舶防污染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谢有奎;冯孝杰;杨琴;敖漉;;对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的宏观思考[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8年

4 马晓伟;代斌;胡政宏;蒋广黎;;木质素的丙烯酰胺接枝改性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5 高方圆;卓曲星;;由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故看惠州港溢油应急对策[A];2010年船舶防污染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文祥;王瑞杰;徐凌;;土地覆被变化与可持续发展[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丰玉娟;;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马晓伟;代斌;胡政宏;蒋广黎;;木质素的丙烯酰胺接枝改性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6年

9 荆海慧;;健全土壤污染防治的行政管理体制[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10 陈建华;王轩;王玮;刘红杰;任丽红;杨小阳;;大气颗粒物吸湿性的实验室模拟和现场观测[A];第七届海峡两岸气胶技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空气污染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巧云;深海也可能受气候变化影响[N];中国海洋报;2009年

2 张潜;无锡市系统性排污治污审计成效明显[N];中国审计报;2011年

3 王忠田;日本承诺捐助5.34亿日元在越南植树[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4 胥芬 记者 徐菡研;以人为本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N];广元日报;2006年

5 唐彬;石马河治污期待更有效能的系统性回应[N];东莞日报;2011年

6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创卫办主任 韩志启;切实加大创卫工作力度[N];铜川日报;2006年

7 陈克林;全球气候变化与湿地[N];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

8 陈谦;战略环评推动战略觉醒[N];中国环境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何书彬 实习生 林丽娟;永不止步[N];厦门日报;2006年

10 屈祖平;总量减下来 环境美起来[N];中国环境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锦荣;污染与应对:山西农药的使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邱栩文;临安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王书转;“一线两带”建设中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守雷;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实践和展望[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415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4415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b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