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中国核能安全保障法律制度与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3 04:05

  本文选题:核能安全 切入点:原子能法 出处:《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核能安全保障是能源法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问题之一。目前中国核能安全立法虽然初具规模,但既存在可操作性欠缺、法律责任规定强度过轻、核损害赔偿制度尚不完备等微观制度上的问题,又存在核能安全基本法缺位、单项支撑法律缺失、配套实施细则缺乏等宏观体系上的缺陷,无法有效满足核能安全保障工作的现实需要。为解决此问题,在微观层面应致力于完善覆盖"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补救"各方面且内容切实可操作的核能安全保障法律制度;在宏观层面应致力于构建以《原子能法》统领,以《核物料法》《核设施法》《核应急法》《核损害赔偿法》等单项法律支撑,以相关法规和规章配套的核能安全保障法律体系。
[Abstract]:The safety and security of nuclear energy is one of the key and hot issues in the research of energy law. At present, although China's nuclear energy safety legislation has taken shape, it lacks operability and is too light in terms of legal liability. The system of compensation for nuclear damage is not yet complete, and there are also defects in the macro system, such as the absence of the basic Law on Nuclear Energy Safety, the absence of a single supporting law, the lack of supporting rules, and the lack of supporting rules. Unable to effectively meet the practical needs of nuclear safety and security work.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at the micro level,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improve the coverage of "pre-prevention, in-process control," Ex post remedial "all aspects of the legal system of nuclear energy safety and security, which are practically operational in content; at the macro level,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build a nuclear energy law that is governed by the Atomic Energy Act," Supported by single laws, such as Nuclear material Law, Nuclear facilities Law, Nuclear Emergency Law, Nuclear damage compensation Law, and so on, the legal system of nuclear energy safety and security is supported by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2.6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唐仙丽;杨宇静;;论中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立法的完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黄锡生;夏梓耀;;论环境污染侵权中的环境损害[J];海峡法学;2011年01期

3 蔡先凤;;论核损害民事责任中的责任限制原则[J];法商研究;2006年01期

4 黄锡生;落志筠;;中国核能利用立法现状及前瞻[J];绿叶;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蔡先凤;核损害民事责任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红卫;核能安全利用的法律制度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利;;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法制体系研究[J];安全;2007年08期

2 落志筠;;中国大陆核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完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刘耀龙;陈振楼;毕春娟;孙玮玮;沈军;叶明武;;中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年12期

4 游娜娜;;浅论核能利用的国际法律规制[J];法制与社会;2009年11期

5 张国祯;;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几点措施[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2年03期

6 黄昕;李蒙蒙;张振州;宋宇;蔡旭辉;张宏升;康凌;;突发性大气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警技术开发及应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2年06期

7 贺柳;;我国核第三者责任保险制度刍议[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年06期

8 樊涛;;我国商主体法律制度的评判与重构[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 严利;张凤麟;;关于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法制体系的设想[J];资源与产业;2007年01期

10 孔东菊;;事故性生态损害的侵权法救济及其责任构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林璐;;我国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法制问题探析[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2 赵杰;;环境事故风险的企业防范责任研究[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3 董鲁杰;;对核安全法制建设的思考[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李冰强;公共信托理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岩;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法律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 施永记;西方核安全政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林慧静;突发环境事件中的公民权利保护[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5 杨巍;我国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法律机制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6 谢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法律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舒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法制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8 李莉;预防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法律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蓝伟;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张优优;核安全的国际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大军,王哲;法学意义上的社会弱势群体概念[J];当代法学;2004年03期

2 王恒德;关于我国辐射防护工作的思考[J];辐射防护通讯;1995年01期

3 岳莹,蒋扬帆;论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造成损害后果的国际责任[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胡遵素;切尔诺贝利事故及其影响与教训[J];辐射防护;1994年05期

5 范进学;论权利的制度保障[J];法学杂志;1996年06期

6 王曦;国际法未加禁止之行为引起有害后果之国际责任条款草案[J];法学评论;1999年06期

7 秦天宝;刘静;;环境损害民事责任制度的重要发展——《关于有害环境活动所造成损害之责任、应对行动和赔偿的国内法的编制准则》评述[J];法学评论;2010年01期

8 夏光,赵毅红;中国环境污染损失的经济计量与研究[J];管理世界;1995年06期

9 郑易生,阎林,钱薏红;90年代中期中国环境污染经济损失估算[J];管理世界;1999年02期

10 张力;核安全文化的发展与应用[J];核动力工程;1995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艳;;使命在肩 全力确保军工核设施安全——国防科工局核安全中心开展军工核设施安全检查纪实[J];国防科技工业;2011年05期

2 ;捷克新的原子能法将包括征收核税[J];国外核新闻;1996年04期

3 潘杰;;核安全部队很吃香[J];当代军事文摘;2006年04期

4 王玉荟;瑞士将修改原子能法[J];国外核新闻;1995年07期

5 郑白桦;匈牙利颁布新的原子能法[J];国外核新闻;1997年08期

6 辛文;联合国没有发现南斯拉夫核设施有任何变化[J];国外核新闻;1999年07期

7 刘积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令[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3年01期

8 花明;陈润羊;;我国核安全法律体系研究[J];核安全;2009年01期

9 胡舜媛;德修改原子能法以利于欧洲压水堆的审批[J];国外核新闻;1997年10期

10 闫淑敏;法国研究空中恐怖活动对核设施的威胁[J];国外核新闻;200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豫海;张宗让;;陕西省核设施和大型辐照装置潜在核风险的防范与应急措施探讨[A];2008陕西省环境与健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胡明考;张积运;江民忠;王新兴;;放射性计量在航测与核设施安全退役中的保障作用[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1册)[C];2009年

3 刘长欣;;建立“突发性核事件应急系统”的讨论[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4 ;台pc核能桘^鄓|展s羀A];第五届两岸核能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田素媛;;核应急准备与法规建设[A];“21世纪初辐射防护论坛”第四次会议暨低中放废物管理和放射性物质运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方剑青;;军地联合核应急与救援的实施[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7 周银行;黄利斌;邢世雄;;基于移动式辐射环境监测系统设计的构想[A];第十四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周银行;黄利斌;邢世雄;;基于移动式辐射环境监测系统设计的构想[A];第十四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8年

9 ;槰柂告知(Risk-Informed)——核安好^k手[A];第五届两岸核能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晶晶;屈植;;我国核能安全立法体系的建设[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陕西省核应急预案》解读[N];陕西日报;2006年

2 何洪泽 席来旺;伊朗核问题 六国就安理会新决议内容进行磋商[N];人民日报;2007年

3 徐俨俨 、梁有昶;伊朗拒核查员入境,却邀客参观核设施[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4 宋国城;朝鲜:重油一到,宁边核设施即关[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5 夏宇邋赵毅;朝鲜:11月1日开启核设施“去功能化”[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6 李鹏;印度严防“基地”袭击核设施[N];中国国防报;2006年

7 记者 姬新龙 顾震球 白洁;朝又发短导,重启核设施尚待证实[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8 王利才;伊朗备战防美以空袭核设施[N];中国国防报;2006年

9 早报特派记者 钱平广;朝鲜愿拆除核设施换更多能源[N];东方早报;2007年

10 孟祥麟;伊朗邀请外国代表参观核设施[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华;核设施放射性流出物排放的优化控制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5年

2 张松柏;核恐怖事件风险评估方法及乏燃料特征属性分析[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6年

3 燕玉叶;购买“和平”:冷战后美国对朝鲜的经济援助[D];复旦大学;2008年

4 吉艳琴;环境样品中痕量铀、钍、镎和钚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1年

5 王红艳;核设施环境辐射连续监测的高气压电离室研制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国青;核材料和核设施实物保护标准体系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2 张铭;民用核能安全利用的国际法规制[D];山东大学;2012年

3 熊伟;国家核应急响应系统中地理信息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6年

4 宋爱军;我国核能安全立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靳容;某核设施周围人群白血病发病调查[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6 王齐;辽宁省核电厂应急计划区划分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7 刘爱华;核设施气载核素浓度及辐射剂量计算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8 圣国龙;核损害民事责任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9 陈敏;某核设施场区核素在植物—土壤中的分布规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10 涂兴明;核设施周围环境辐射连续监测系统对天然干扰因素的甄别技术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7年



本文编号:15594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5594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0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