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环境信息公开的法理阐述与困境剖析

发布时间:2018-03-16 09:31

  本文选题:环境信息公开 切入点:环境知情权 出处:《理论与改革》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环境信息的公开,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与公民生存发展之人权,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公开环境信息除了坚持公开、平衡和救济等原则外,还须探究环境信息公开之法理基础:环境知情权、人民主权及信息不对称理论。然而,环境信息的公开仍存在许多现实困境,这些困境之根源在于,公民知情权与国家安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利益、公民社会成长与权威政府统治之间的矛盾。由此可知,践行环境法治,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公民社会之成长是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必由之路。
[Abstract]:The disclosure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human rights of citizen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n addition to adher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openness, balance and relief, etc.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explore the legal basis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the right to know of the environment, the sovereignty of the people and the theory of asymmetric information.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practical dilemmas in the disclosure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the root of which lies in the citizens' right to know and national security.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interest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growth of civil society and the rule of authoritative government shows that it is the only way to perfect the open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to practice the environmental rule of law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growth of civil society.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再生资源产业顶层设计与发展实现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12&ZD209),项目负责人:陈德敏
【分类号】:D92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马燕,焦跃辉;论环境知情权[J];当代法学;2003年09期

2 张健;;环境信息披露的除外规则[J];法制与社会;2008年16期

3 陈曦;;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动态均衡[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10期

4 颜海娜;论公民知情权的宪法确认[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5 谷德近;论环境权的属性[J];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6 张超力;;浅析政府角色的转换[J];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02期

7 钟卫红;翁汉光;;《奥胡斯公约》中的环境知情权及其启示——兼论我国公民环境知情权的立法与实践[J];太平洋学报;2006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雪;;环境权的入宪途径探讨[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陈炳基;冯妙虹;;浅谈企业环境信息公开[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11期

3 徐民英;;论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环境应急管理中的应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4 柯燕云;;试论我国公民知情权及其实现与法律保障[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5 王小钢;;近25年来的中国公民环境权理论述评[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彭运朋;;环境权辨伪[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王莹;秦碧霞;;论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J];道德与文明;2006年01期

8 樊英;;环境权架构的路径探析——兼论后现代主义对环境权研究的影响[J];电力环境保护;2005年04期

9 邹雄;环境权新论[J];东南学术;2005年03期

10 王小钢;;揭开环境权的面纱:环境权的复合性[J];东南学术;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军;翟帆;韩子叻;汤大伟;;企业环境报告书指南对环境信息公开的意义[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2 仇永胜;黄环;;美国水污染防治立法研究[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3 邱正文;;论环境权的不平等性及其克服[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4 焦黎辉;;应完善我国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无锡蓝藻事件引发的思考[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7年

5 运楠楠;;论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由水污染事件引发的思考[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7年

6 谢军安;蒋北辰;;论我国环境知情权的发展完善[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7 陈海萍;;环境知情权探析——以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为视角[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8 邸永召;;论我国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9 高岑;;环境民事公诉的基础及立法展望[A];第四届河北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3年

10 周永;;实然环境权的路径分析——以“最丑建筑”泛滥为例[A];生态文明法制建设——2014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李培良;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3 周晨;环境损害赔偿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4 唐绍均;生产者责任延伸(EPR)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5 孔晓明;环境信息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6 侯怀霞;私法上的环境权及其救济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7 郝耀武;中国农村村民自治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邱桂杰;区域开发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动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朱友刚;服务型政府视角下的政府信息公开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卓光俊;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青;节能减排公众参与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孙茂庆;我国环境信息公开中义务主体的作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村;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朱文宇;贡山县森林生态保护与财政转移支付[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5 杨雅雯;环境侵权的类型化分析及其民事救济[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曹佳;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7 付春晓;我国“绿色产品市场柠檬效应”的法律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海萍;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及监管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9 张玲;新时期中国政府信息公开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范娜;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立深;我国宪法典公民权利条款评析[J];长白学刊;2002年04期

2 李奇伟,王超;略论我国环境知情权法律制度[J];巢湖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熊鹏;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评波特假说与传统新古典经济学之争[J];当代经济管理;2005年05期

4 张梓太,程雨燕;论光污染纠纷的法律适用[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5 张廷;绿色食品在中国[J];环境经济;2004年12期

6 曹东,杨金田,葛察忠;环境信息公开——一项新的环境管理手段[J];环境科学研究;1999年06期

7 朱谦;论环境保护中权力与权利的配置——从环境行政权与公众环境权关系的角度审视[J];江海学刊;2002年03期

8 韩利琳;张力;;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6年01期

9 吕忠梅;再论公民环境权[J];法学研究;2000年06期

10 谷德近;环境法学的自然法理念[J];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管廷富;我国环境知情权保障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J];司法业务文选;2007年20期

2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J];中国环保产业;2007年05期

3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J];新法规;2007年02期

4 肖晓春;段丽;;中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现状及其完善[J];社科纵横;2007年07期

5 陈昕;;推行环境信息公开意义深远作用重大——《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解读[J];兰州学刊;2008年S2期

6 詹攀攀;刘伟;;浅析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法律问题[J];商场现代化;2011年01期

7 赵赛;;对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思考[J];学理论;2011年17期

8 李醒;石春玲;;经验与借鉴:欧盟环境信息公开与中国相关立法的完善[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陈海嵩;;论环境信息公开的范围[J];河北法学;2011年11期

10 于现忠;;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及其完善[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运楠楠;;论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由水污染事件引发的思考[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7年

2 阳露昭;陈兆玲;;论环境投融资的法律与政策[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杜悦英;公众应充分行使环境监督权[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2 CUBN记者 罗丽娟;环境信息公开下的良知[N];中国联合商报;2010年

3 金振蓉;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N];光明日报;2007年

4 金涛邋鄢祖海;不许企业借口商业秘密隐瞒污染[N];长江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邹曦;信息公开:哪个城市做得好[N];北京科技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郄建荣;八种违法情形按日计罚可能明年实施[N];法制日报;2014年

7 欧阳金雨;治霾,,需要法律来“撑腰”[N];湖南日报;2014年

8 记者 杨维汉 余晓洁;环保部新规将确立按日连续处罚操作性[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9 记者 顾磊;“最严”环保法下,企业如何“转身”?[N];人民政协报;2014年

10 记者 郄建荣;环保部全面备战新环保法[N];法制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文峰;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2 童斐;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3 王立平;我国环境信息公开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奇伟;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巧玲;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潘书宏;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7 杨明;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法律问题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8 崔臻峰;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许秋莉;我国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探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10 孙江联;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193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6193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f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