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园林绿化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法律规制
本文选题:风景园林 + 园林绿化废弃物 ; 参考:《中国园林》2015年10期
【摘要】:在中国城市绿化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园林绿化废弃物的总量不断增加,传统的填埋和焚烧绿化废弃物的处置方式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目标格格不入。园林绿化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能够增进城市绿化生态效率、保障城市生态安全,促进城市生态和谐,最终实现城市的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检视我国园林绿化废弃物循环利用之法律规制,还存在立法理念尚显滞后、法规体系不够完备、管理部门权责不清、产业激励机制欠缺等制度缺陷。因此,借鉴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完善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废弃物循环利用法律制度,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 greening in China, the total amount of garden waste is increasing continuously. The traditional disposal of landfill and burning of green waste is incompatible with the resource saving, and the environmental friendly ecological garden city construction is incompatible with the goal. The recycling utilization of garden waste can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fficiency of urban greening, guarantee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of the city, promote the harmony of urban ecology, and finally realize the green development, low-carbon development and circular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To examine the legal regulation of recycling utilization of garden waste in our country, there are still some system defects, such as the lagging behind of legislation idea, incomplete legal system, unclear authority and responsibility of management department, lack of industrial incentive mechanism, and so 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o learn from the legislative experienc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Canada and Japan, and perfect the legal system of recycling utilization of urban garden and greening wastes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法学院;重庆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基金】:国家重大社科基金“我国再生资源产业顶层设计与发展实现路径研究”(编号12&ZD20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编号14JJD820009)共同资助
【分类号】:D922.6;TU98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李艳芳;“促进型立法”研究[J];法学评论;2005年03期
2 张佳丽;关兴良;陈超;;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园林绿化的探索与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02期
3 高其才;;现代立法理念论[J];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4 于鑫;孙向阳;徐佳;杜建军;张骅;王惠;;北京市园林绿化废弃物现状调查及再利用对策探讨[J];山东林业科技;2009年04期
5 孙向阳;索琳娜;徐佳;杜建军;;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理的现状及政策[J];园林;2012年02期
6 王成,郄光发,彭镇华;有机地表覆盖物在城市林业建设中的应用价值[J];应用生态学报;2005年11期
7 陈德敏;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是资源循环利用——兼论循环经济概念的科学运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02期
8 吕子文;方海兰;黄彩娣;;美国园林废弃物的处置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园林;2007年08期
9 钱新锋;赏国锋;沈国清;;园林绿化废弃物生物质炭化与应用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园林;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海涛;;论“促进型”经济法的优越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杨永华;胡冬洁;赵峰;;资源生产率视角的循环经济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杨晖;;园林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5期
4 刘钊良;侯晶东;曹兵;罗静;冯瑜;;银川市节水型生态绿地构建技术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1期
5 熊晚珍;车裕斌;;热带地区循环经济体系建设的政府责任与决策取向[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6 白婧;沈洪艳;董世魁;张国霞;曹跟华;;高速公路绿化废弃物的生态利用与处理[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4期
7 关秀献;;我国土地征收立法理念的反思与重构[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9期
8 郝瑞军;方海兰;郝冠军;吕子文;;园林废弃物堆肥对黑麦草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22期
9 陈元科;周贤军;卢漫;严建平;;园林植物废弃物堆肥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09期
10 芦运莉;;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J];北方经济;2011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智慧;毛飞君;赵晓联;;城市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技术研究进展[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李芳;勇伟;白雪薇;刘倩;;添加微生物菌剂和尿素对落叶堆肥的影响[A];2011北京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C];2011年
3 刘倩;李芳;;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在盆栽草花中的应用研究[A];2011北京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C];2011年
4 孟庆垒;;循环经济法基本范畴分析——兼谈循环经济法立法模式选择[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5 吴丽涵;兰卓;;发展中国循环经济的环境税收制度[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6 杨英;;论实现循环经济的经济刺激法律制度——以税收制度为例[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7 张波;;生态资源:循环经济的支点[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8 陈泉生;宋婧;;论环境法的国家干预原则[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9 马波;陈宝琪;;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法律保障与构建[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钟泉泉;;对完善循环经济制度的几点思考[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金环;产业层面循环林业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孙起生;基于低碳经济的县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张伯松;中国风电产业融资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栾亚宁;农林有机废弃物堆腐生产花卉栽培基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张昌勇;我国绿色产业创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徐本鑫;“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陈群胜;循环经济与工业发展模式转型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8 王乐;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徐建平;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10 索琳娜;几种农林生物质废弃物再利用生产无土栽培基质技术及应用[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峰;城市生态公园建设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2 马倩;吉林省汽车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3 刘旭光;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立法观探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4 柳荫;生态文明视野下循环经济建设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贾鹏;山东淄博化工区循环经济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芦运莉;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陈涛;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8 林璐;论我国环境法律倡导性规范[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吕德龙;脱水污泥与园林废物混合堆肥中通风技术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10 王丽;矿山采选类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林峰;孙向阳;沈彦;;泥炭作为园艺基质的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07年10期
2 索琳娜;金茂勇;张宝珠;;农林有机废弃物生产花木栽培基质技术和前景[J];北方园艺;2009年04期
3 陈奇伯,张洪江,解明曙;森林枯落物及其苔藓层阻延径流速度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4 刘克锋,,王静,王衍庆,丛生,王克,姜洪涛,吴庚新,张艳敏;北京市十大公园土壤性状及其改良利用的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5 杭正芳;周民良;;日本城市废弃物处理机制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12期
6 王成;近自然的设计和管护——建设高效和谐的城市森林[J];中国城市林业;2003年01期
7 邹丽敏,丁蕴铮,张广增,李辉;硬覆盖对城市街路行道树土壤呼吸的影响[J];中国城市林业;2004年01期
8 贾兰虹;有机废弃物再生环保型基质在观赏植物上的应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9 张甘霖,卢瑛,龚子同,杨金玲;南京城市土壤某些元素的富集特征及其对浅层地下水的影响[J];第四纪研究;2003年04期
10 邢英;李心清;周志红;程红光;房彬;张立科;;生物炭对水体中铵氮的吸附特征及其动力学研究[J];地球与环境;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孙向阳;徐佳;杜建军;;北京市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现状及思考[A];2010北京园林绿化新起点[C];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爱尔兰政府大力倡导废弃物循环利用[J];中国包装工业;2006年05期
2 王绍增;;本期主题 园林绿色废弃物循环利用[J];中国园林;2009年04期
3 韩丹;赵由才;;上海世博园区废弃物循环利用[J];建设科技;2010年15期
4 ;广州正式启动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工作[J];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2014年02期
5 ;广州市正式启动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工作[J];商品混凝土;2014年03期
6 ;中日城市典型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及示范试点项目合作正式启动[J];节能与环保;2010年11期
7 郭新亮;;实现电炉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实践和分析[J];工业加热;2009年03期
8 ;广州推出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新方案[J];建材发展导向;2013年03期
9 ;大连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产值超3亿元[J];中国包装工业;2008年07期
10 范慧妮;陆觉民;;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三)——园林废弃物产品的研发与应用[J];园林;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鹏;张俊飚;;资源性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绩效及区域差异问题的实证研究——以农户基质化为例[A];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刘仁龙;李刚;陶长元;胥江河;刘作华;;微波在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A];中国化学会全国微波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姚从容;;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产权制度安排[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4 李鹏;张俊飚;颜廷武;;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参与主体的合作博弈及协同创新绩效研究——基于DEA-HR模型的16省农业废弃物基质化数据验证[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章)[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程晖;四城市试点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2 记者 朱卉;“嘉兴样本”成全国废弃物循环利用试点[N];嘉兴日报;2011年
3 崔鹏邋宋学春;青岛推动企业间废弃物循环利用[N];人民日报;2008年
4 钱铮;联合国推动制定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国际标准[N];中国社会报;2007年
5 记者 解丽娜;中日专家调研组来我省调研[N];青海日报;2010年
6 记者 胡玉萍 通讯员 穗建 黄大伟 张志强;广州正式启动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N];广东建设报;2014年
7 记者 刘相华;格林美拟定增募资10亿 加码废弃物循环利用[N];上海证券报;2011年
8 记者 朱卉 通讯员 陈超;我市为入选城市之一[N];嘉兴日报;2011年
9 见习记者 程文;格林美投资近2亿完善循环产业布局[N];证券时报;2010年
10 记者 刘桂山;工业垃圾变建材,木材边角料制成有机肥[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韦佳培;资源性农业废弃物的经济价值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2 卢伟;废弃物循环利用系统物质代谢分析模型及其应用[D];清华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严文高;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采纳的农户响应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2 雷小林;吕梁市农村废弃物循环利用评价及对策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3年
3 甘迎;论我国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制度[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胡雷华;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网络中的企业关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5 常雅靓;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网络稳定性机理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6 方旭佳;成都市餐厨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7 盛晓薇;绿色北京建设中废弃物循环利用探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810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781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