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构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法律政策思考

发布时间:2018-05-09 19:33

  本文选题:碳排放权交易机制 + 交易配额 ; 参考:《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摘要】:虽然2009年12月19日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但该协议不具法律约束力,且未解决2013年后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实质性问题。2013年后温室气体减排的走势也因此变得扑朔迷离。为了避免中国企业利益在国际贸易中受到损害,中国企业除了在国际贸易谈判中要谨慎之外,中国政府应参考、借鉴欧盟"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从法律和政策的角度深入研究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设立目的、碳减排目标、交易的对象、交易的配额、机制运行时间、交易所的设置等问题,为中国日后顺利进入"全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做好充分的法律政策准备。
[Abstract]:Although the Copenhagen Accord was reached at the United Nations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on 19 December 2009, it is not legally binding. And has not solved the substantive issue of glob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reduction after 2013, the trend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fter 2013 has become a mystery. In order to avoid damage to the interests of Chinese enterprise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addition to being cautiou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negotiation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hould make reference to the European Union's "carbon emissions trading" mechanism.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law and policy, this paper studies in depth the establishment purpose of China's "carbon emissions trading" mechanism, the target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the object of trading, the quota of trading, the operating time of the mechanism, the setting up of the exchange, etc. For China's smooth access to the "global carbon trading market" to make adequate legal policy preparation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2.601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松;汪建明;;基于系统分析的农产品加工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2 蔡守秋,海燕;也谈对环境的损害——欧盟《预防和补救环境损害的环境责任指令》的启示[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年04期

3 张建伟;论中国生物技术安全立法的构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蒲俜;欧盟全球战略中的环境政策及其影响[J];国际论坛;2003年06期

5 王明远;肖静;;莱茵河化学污染事件及多边反应[J];环境保护;2006年01期

6 杨倩;;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法律调整机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蔡先凤;试论国际生态安全法的发展和实施现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张建伟;论环境信息公开[J];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9 李晶晶;屈植;;如何建立我国核能安全立法体系[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年08期

10 张艳;欧盟环境法律制度及其借鉴意义[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孟春阳;;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2 常丽霞;叶进;;向生态文明转型的政府环境管理职能刍议[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爱年;环境法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惠荣;论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法律协调[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3 朱建庚;海洋环境保护中的风险预防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张式军;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杨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陈维春;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法律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李培良;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8 朱谦;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清洁发展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9 陶伦康;循环经济立法理念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10 印辉;WTO环境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义昌;外来物种入侵防治立法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丽杰;论污染造成海洋环境损害的国家求偿[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3 刘红侠;多边贸易体制下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措施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4年

4 梅宏;可持续发展观对海法的启示与推进[D];福州大学;2005年

5 朱爱明;生物技术运用的法制保障[D];福州大学;2005年

6 郑惠玲;TREMS与世贸规则冲突与协调若干探讨[D];福州大学;2005年

7 马丽娟;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8 王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法律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9 杨少波;论WTO体系下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10 唐秀丹;欧盟环境政策的演变及其启示[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671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8671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4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