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论循环经济立法中的基本激励制度——以回归人性为基础

发布时间:2018-06-01 09:39

  本文选题:循环经济立法 + 激励制度 ; 参考:《生态经济》2010年05期


【摘要】: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的确立和发展有赖于立法的推动。循环经济立法的核心在于,为循环经济提供基于人性的全面而有效的激励工具。这些工具至少应当包括产权、矫正性税收和补贴、成本、资金和需求、信息及对政府的激励。
[Abstract]:Circular economy is a new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which depends on the promotion of legislation. The core of circular economy legislation i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and effective incentive tool based on human nature for circular economy. These tools should include, at a minimum, property rights, corrective taxes and subsidies, costs, funds and needs, information and incentives to governments.
【作者单位】: 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规划青年项目“环境资源保护视野下的循环经济立法比较研究”(07E032)成果之一
【分类号】:D922.6;D922.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AmoryB.Lovins,王乃粒 ;自然资本论导读(上)[J];世界科学;2000年08期

2 AmoryB.Lovins,王乃粒;自然资本论导读(中)[J];世界科学;2000年09期

3 Amory B.Lovins,王乃粒;自然资本论导读(下)[J];世界科学;2000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3 王洪波;李颖;;社群与个人孰先孰后?——对社群主义的反思[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4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5 曹险峰;;罗马法中的人格与人格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6 孙晋;;产融结合及其主要法律形式论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7 肖顺武;;试论民法意思自治理念之嬗变——基于民事主体视角之解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8 王浩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体性原则[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王浩斌;;中国社会结构现代化的基本问题及其表现样态[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杨耕;法国唯物主义的两个派别及其启示──兼论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秀香;;幸福与信任的重建——信任价值的当代生活视角[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2 刘传广;;中国传统文化中“无私”与“自私”的悖论之解析[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二)[C];2007年

3 杨秀香;李辉;;社会和谐对公共文明的诉求——从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视角[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4 曾云莺;;耻感、耻德与公共文明的培育[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5 郭金鸿;;道德责任与当代道德建设[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姚轩鸽;;税收伦理问题初探[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钱子文;;我们到底要什么?——危机视角下的中国现代化[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杜嘉美;;校园环保公益组织运作之可行性初探——以北京大学为例[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信仰与责任——全球化时代的精神反思”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9 万俊人;;政治如何进入哲学[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10 熊光清;;自由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之比较分析[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崔绍怀;中国鲁迅《野草》研究史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7 周鹏;台湾财政收支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代俊兰;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及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9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10 余一凡;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叶宗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型私营企业诚信问题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华丽;初中生道德情感的理论分析及培养途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闫雪梅;民族文化视阈下广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张雷;抗战时期《大公报》(桂林版)言论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王熠;毛泽东民生思想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孙拉萨;网络空间言论自由与隐私权的平衡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隗兵;市民社会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10 王冰;《红楼梦》中茶”相关行为映射译者风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国外流行五种激励制度[J];领导文萃;1999年01期

2 吴三萍;陶学荣;;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障碍性分析与应对措施[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孔宪香;;技能型人力资本创新的政府激励制度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Z1期

4 王有强;卢大鹏;;地方政府经济行为:激励制度与科学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02期

5 杨柏松;唐晓梅;;阐述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与激励制度[J];学理论;2010年36期

6 李健;;企业执行力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刘军;范方勇;;基于ERG理论初探政府公务员激励制度的建设[J];商品与质量;2011年S7期

8 金晔;周文彬;;激励的缺失——制约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组织行为学分析[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林国录;;我国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激励制度的问题与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9年14期

10 林斌;;如何做好独立学院学生党员的培养和激励机制[J];魅力中国;2010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孔宪香;;建立和完善政府激励制度 建设创新型国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2 陈德敏;黄锡良;;我国循环经济立法问题分析[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3 王金震;;试论循环经济立法对于企业的规制与促进[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4 邓虹;;循环经济法制化[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5 孙绍伟;张兰;;循环经济——废旧轮胎处理之路[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6 林龙宗;;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制约因素及应对措施[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7 徐永慧;;东北老工业基地循环经济立法构想[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8 余晴;;循环经济立法[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9 顾向一;;循环经济立法比较研究[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10 魏玉金;朱燕燕;;循环经济立法与环境法体系的创新[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 明;人性化的激励制度[N];中国企业报;2004年

2 杨莹莹;南岸巧推企业创品牌[N];中国工商报;2010年

3 赵吉林 记者 熊永新;把疗养机会给业务骨干[N];解放军报;2009年

4 范海涛;国企老总:明正言顺拿高薪[N];经理日报;2003年

5 李海涛;确立优秀公司水平的薪资结构和激励制度[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刘霞;让员工主动开始奔跑[N];中国质量报;2009年

7 邢佳;大山坪街道学习实践“四改四强化”[N];泸州日报;2010年

8 许未来;科技自主创新需激励制度[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9 本报记者 范卫强;激励制度天与地 伊利蒙牛价歧异[N];亚太经济时报;2004年

10 记者 胡亚莉;绩效管理是把“双刃剑”[N];组织人事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伟;企业技术创新激励制度论[D];四川大学;2002年

2 梁洪学;中国企业经理人激励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李亚新;中国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韩青苗;我国建筑节能服务市场激励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韩青苗;我国建筑节能服务市场激励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金悦;晋商身股制度的激励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7 涂伟;面向IT治理的激励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杜新宇;中国IT企业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激励理论与机制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方明军;大学教师隐性激励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兰永;EVA在中国上市公司的应用价值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yN颂;A服务有限公司执行力分析与提升[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李楠;股票期权在我国电信企业激励制度中的应用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3 杨春花;官僚体制下公务员有效激励对策探析[D];黑龙江大学;2009年

4 严靖;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制度探析[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5 赵冬花;我国高校教师薪酬激励制度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6 宋亚坤;构建基于EVA的企业管理财务架构[D];天津工业大学;2003年

7 陈漪;我国股票期权法律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8 杨恩卉;论我国股票期权的法律规制[D];湖南大学;2006年

9 高乾;资产评估机构内部激励制度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10 杨珊;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及其会计处理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637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9637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6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