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海洋污染控制法律机制初探
本文选题:国际法 + 非洲 ; 参考:《西亚非洲》2011年03期
【摘要】:非洲的海洋污染形势非常严峻。为此,非洲各国采纳了一系列全球性和区域性法律机制。其中后者虑及了非洲近岸海域独特的自然、地理及人文等方面的独特性,较好地推动了非洲区域沿海国家之间的区域合作。但基于政治、经济及社会等诸多因素,非洲各国政府未能有效实施海洋污染控制法律机制,导致了海洋污染形势的恶化。因此,非洲的海洋污染与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关注,更需要非洲各国自主地予以应对。
[Abstract]:The marine pollution situation in Africa is very serious. To this end, African countries have adopted a series of global and regional legal mechanisms. The latter takes into account the unique natural, geographical and huma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astal waters of Africa, and promotes regional cooperation among the coastal countries in the African region. However, due to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factors, African governments have failed to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e legal mechanism of marine pollution control, which has led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marine pollution situation. Therefore, the problems of marine pollu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frica need the atten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African countries need to deal with them autonomously.
【作者单位】: 湖北省黄冈师范学院;
【分类号】:DD912.6;D9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编者前言[J];环球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2 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周遵友;;马普外国与国际刑法研究所的比较法研究——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在庆祝该所并入马普协会仪式上的演讲[J];刑事法评论;2010年02期
3 何勤华;;淡泊名利 甘当人梯——王召棠老师二三事[J];法制资讯;2011年07期
4 李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国际借鉴[J];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5 张小虎;;中非关系与中非法律合作述评[J];文史博览(理论);2011年07期
6 朱新林;;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之形成与完善[J];西部法学评论;2011年04期
7 吕晓丽;;法律非国家化涵义辨析[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0年09期
8 刘志;;文明,是可以触摸的[J];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09期
9 谢海霞;;论国际化法学人才的培养模式[J];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07期
10 庞昭;邝良锋;;留日法政学生与近代法学体系的构建[J];学术论坛;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淑芬;;美国海上反恐与能源通道安全法律保障机制[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2 黄伟新;;中国法学教育如何应对入世挑战[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3 王彬;;浅析我国近代法律教育的课程设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4 李雪平;;关于国际贸易中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国际法视角[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杜萌;现行国际法提供解救被绑架少年依据[N];法制日报;2009年
2 记者 宁杰;中国第八届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辩论赛昨日开赛[N];人民法院报;2010年
3 ;德国防部长呼吁设国际法庭审索马里海盗[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谢晶思;“美国法”取代国际法?[N];福建日报;2003年
5 蒋熙辉;法学所、国际法中心召开法治国情调研动员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6 ;王伟光在法学所、国际法中心调研[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7 史先振;关塔那摩法官:我才不管国际法呢[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8 记者 单纯刚;“天价美发”案:保罗国际法人犯下强迫交易罪[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9 湘潭大学非洲法与比较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洪永红;非洲刑法点评[N];人民法院报;2006年
10 大卫·伊格内休斯 美国《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哈姆丹案的启示[N];经济观察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胡照青;晚清社会变迁中的法学翻译及其影响[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2 崔军民;萌芽期的现代法律新词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宫兰兰;李鸿章的国际法思想及运用[D];苏州大学;2009年
2 刘伟才;《非洲增长与机遇法》述评[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璞;齐法家法律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香玉芳;《非洲商法统一条约》之评介[D];外交学院;2009年
5 卢泽芳;非洲国家投资法的优劣势分析[D];湘潭大学;2006年
6 姚远光;论非洲的社会主义宪法[D];湘潭大学;2008年
7 彭妍艳;全球化背景下非洲法律区域化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8 祝鸣;美国《与台湾关系法》的法理透析[D];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2007年
9 张朋;主权观念的历史与未来[D];烟台大学;2009年
10 黄洪江;国际条约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适用的几个问题初探[D];外交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19724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972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