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邻环境侵权及其法律救济
本文选题:相邻环境侵权 + 相邻关系 ; 参考:《城市问题》2012年04期
【摘要】:相邻环境侵权为相邻妨害与环境侵权概念的交叉部分,具有主体范围扩大、毗邻新解、内容丰富的特征。相邻环境侵权民事责任以违法侵害行为、侵害事实、侵害行为与侵害事实间的因果关系以及无过错责任为构成要件,其法律救济包括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两方面。目前,行政救济机制有待完善,司法救济中需适当放宽诉讼主体资格的限制,应根据生存权的优先性、纷争的地域性、不动产利用的先后关系、损害的回避可能性来确定容忍义务,拓展侵权救济方式。
[Abstract]:The adjacent environmental tort is the intersecting part of the concept of adjacent nuisance and environmental tort, which has the enlargement of the subject scope, adjacent to the new solution and rich in content. The civil liability of the adjacent environmental tort takes the illegal infringement, the violation of the facts,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fringement and the fact of the infringement, and the non fault liability as the constitutive requirements, and its legal remedies include There are two aspects of administrative relief and judicial relief. At present, the administrative relief mechanism needs to be perfected. In judicial relief, the limitation of the qualification of litigation subject should be relaxed. It should be based on the priority of the right of existence, the regional nature of the dispute, the successively relation of the use of real estate, the possibility of the evasion of the damage,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remedy for tort.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南昌大学;
【基金】:2011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FX1108)——房地产开发领域环境侵权纠纷及解决机制研究
【分类号】:D923;D922.6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沈建明;试论环境侵权行为[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向东,苑世芬;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研究[J];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郭继;票据质押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陈志勇;财产所有权转移与风险责任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施玮;施祖斌;;罗马法占有制度对两大法系之影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吴亚娥;优先购买权顺序探[J];安康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6 齐欣;试论我国埋藏物发现制度的完善[J];安阳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7 刘丽;对物权请求权类型的再认识[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8 蔡守秋,海燕;也谈对环境的损害——欧盟《预防和补救环境损害的环境责任指令》的启示[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年04期
9 赵晓钧;;优先权基本问题研究[J];北方论丛;2007年01期
10 彭俊瑜;;论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社会化”趋势[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绍均;;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视角下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2 吴勇;王霞;;环境诉讼中的因果关系推定探析[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3 许伟煌;;浅析环境权的界定和性质[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4 周玉华;郭永长;;环境法“义务重心论”[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5 邸永召;;论我国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6 杜金梅;崔丽娟;;环境污染侵权损害赔偿制度浅析[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7 张曼;;从《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看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上)[C];2007年
8 刘菊鲜;;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问题浅析[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9 袁绍春;刘晓华;;港口经营人的法律地位[A];2007年海商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林鹏鸠;;中国无单放货有关法律问题研究[A];中国律师2002海商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利根;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2 申卫星;期待权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华金秋;中国居民理财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5 王万山;自然资源混合市场机制及其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李爱年;环境法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刘稚;与生物技术有关之专利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8 胡文涛;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转让的法律障碍——以交易成本为视角[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谢永江;资产证券化特定目的机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苗鸣宇;民法典的活力之源[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温文治;试论我国外贸代理制的完善[D];苏州大学;2001年
2 邴玉阶;论我国民事法律制度中有关代理的几个问题[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方义松;网络版权制度与信息的有效传播及公平使用——网络版权权利扩张与限制的成本——效益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赵国平;房地产登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俊峰;“债转股”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徐文;论我国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建设[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7 薄燕娜;论空间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冀诚;论动产抵押权的优先效力在我国民法上的应有状态[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孟利民;取得时效制度存废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史庆今;环境刑法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郭秀锐,杨居荣,毛显强;城市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以广州为例[J];地理研究;2003年05期
2 吴玉鸣;;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规制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别涛;;要正确处理相邻环保关系[J];环境保护;1987年03期
2 曹文婷;;悦耳的鸟鸣也扰人[J];绿色视野;2006年08期
3 傅茜;许奕平;;阳光权:民事和环境立法缺陷的双重解读[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唐忠辉;余海燕;;财产权的环境污染防治功能[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郭奎君;;论生活环境权益——兼以驳论“环境权”[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5期
6 马骧聪;;《民法通则》与环境保护[J];环境污染与防治;1987年02期
7 段德臣;;光污染侵权损害探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黄喜春;;刍论环境保护相邻权制度[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徐军;常永明;;论纠纷解决机制视野下的环境信访制度[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马婵娟;;我国光污染法律规制现状及立法构想[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黄璜邋林燕贞;投诉双方理性对话寻“良方”[N];厦门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吉朋晓;尽快立法控制城市光污染[N];联合时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小羿;环境权视野下的相邻关系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高莹莹;环境权的私法保护[D];苏州大学;2008年
3 魏怡琴;环境相邻关系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4 刘金荣;不可称量物侵害制度立法模式选择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5 李玉泉;环境保护相邻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胡魏爽;论环境保护相邻权[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846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984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