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环境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8 22:26

  本文选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 环境问题 ; 参考:《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摘要】:近年来,中国与东盟交往频繁,双边贸易额逐步增长,经贸合作关系不断深化,合作领域持续扩大。目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正式启动,然而,随着自由贸易区经济合作的深化,环境问题也在扩大。所谓的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不利于人类的变化,以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给人类带来灾害的现象。为此,针对东盟国家的环境问题,通过环境合作的手段,加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环境法律制度的构建与研究,有利于我们正确的处理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正确对待贸易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本文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环境法律问题为研究对象,从环境法的角度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为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环境法律制度,提出自己的观点。 除前言与结语外,论文分为五章。本文的第一章是“提出问题”部分,该部分内容是自由贸易区与环境问题。首先,对自由贸易区的含义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界定及法律基础进行阐述。其次,提出了自由贸易区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并从经济学、法学的角度探讨了贸易与环境摩擦及协调手段,第一章的内容为提出论点提供背景与理论支撑。第二章属于“分析问题”部分,该部分的内容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环境问题分析,从环境问题的表现入手阐述自由贸易区出现环境问题的原因。第三、四、五章是解决问题部分。第三章的内容是解决环境摩擦的法律依据,此处的法律依据包括成员国的环境法律、多边环境协定以及贸易环境措施。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成员国国内环境法以及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措施不足以解决自由贸易区面临的环境问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需要一部专属的环境法律。第四章北美自由贸易区与欧盟政策及启示,以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自由贸易区的环境政策为对象,剖析了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自由贸易区环境政策的体系、特点并在制度领域、环境合作领域得出启示。第五章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环境法律,是本文最后的落脚点,强调环境合作的重要性,从构建的基础理论、构建原则、模式、环境合作四个方面提出自己的设想与建议。 本文的主要论点是正确处理自由贸易区内出现的环境问题,单单依靠成员国的国内法以及多边的环境协定是不够的,需要加强环境领域的合作,建立一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环境法律,并围绕如何建构这一环境法律,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hina and ASEAN have had frequent exchanges, bilateral trade volume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has been deepened, and areas of cooperation have continued to expand. At present,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has been officially launched, however, with the deepening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also expanding. The so-calle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refer to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re unfavorable to human beings because of human activities or natural reasons, in order to affect the production of human beings and bring disasters to human beings. Therefore, aiming at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of ASEAN countrie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research of the environmental legal system of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through the means of 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 will help us correctly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e and environment. Correctly deal with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ising in the course of trade. This paper takes the environmental law problem of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as the object of study, from the angle of environmental law, through the research method of "posing question-analyzing problem-solving problem", in order to construct the environment law system of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Put forward one's point of view. In addition to the preface and conclusion,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of this paper is "ask questions", this part is free trade area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 First, the meaning of free trade area and the definition and legal basis of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are expounded. Secondly, it puts forward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at the free trade area faces, and probes into the trade and environment friction and coordination means from the angle of economics and law. The content of the first chapter provides the background and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putting forward the argument. The second chapter belongs to the part of "Analysis problem", the content of this part is the analysis of the environment problem of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starting with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 the paper expounds the reason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 in the Free Trade area. The third, fourth and fifth chapters are the problem solving part.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legal basis for solving environmental friction. The legal basis includes the environmental law of member countries, multilateral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 and trade and environmental measures. The conclusion is that domestic environmental law and trade-related environmental measures are not enough to solve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faced by the Free Trade area, and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needs a special environmental law. The fourth chapter analyzes the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 (NAFTA) and the European Union (EU)'s environmental policy system, taking the NAFTA and EU's environmental policy as the objects, and analyzes the environmental policy system of NAFTA and EU FTAs. Characteristics and in the field of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 to draw inspiration. The fifth chapter constructs the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environment law, is the final foothold of this articl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asic theory,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models, 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 four aspects of their own ideas and suggestions. The main argument of this paper is that it is not enough to correctly deal with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e free trade area by relying solely on the domestic laws of member States and multilateral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 and that cooperation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n environmental law of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and puts forward som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on how to construct this environmental law.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2.6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硕;;浅谈纺织品服装贸易[J];经营管理者;2011年12期

2 李爽;李洋;程国平;;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合作的思考[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1年08期

3 刘淑英;;金属矿产资源保护性协调开采方式探讨[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1年04期

4 百永铎;马亚辉;;云南边疆环境问题初探[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7期

5 刘胜军;;舟曲之殇的背后[J];长三角;2010年09期

6 钟峪;;积极面对日趋严峻的环境问题[J];绿叶;2011年08期

7 莫丰齐;;有一种污染源自利益“输送”[J];企业文化;2010年09期

8 张平;陈亮;;我国环境侵害概念的功能主义审视[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9 赵俊锐;李辉;;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J];西部探矿工程;2011年07期

10 ;2011年上半年轻工行业产业安全工作回顾[J];轻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上海浦东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研究(摘要)[A];2009—2010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10年

2 吴浩军;;区域合作的制度选择:试论港深自由贸易区的建构[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谷浩;;关于环境保护的几点看法和建议[A];郑州铁路局“十百千”人才培育助推工程论文集[C];2011年

4 李力;谭京华;;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应向自由贸易区转型[A];论文选辑[C];2003年

5 ;对建立APEC自由贸易区的分析意见[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WTO专门委员会2004年年会会议手册[C];2004年

6 何传启;;亚洲自由岛——海南岛自由贸易区的战略设想[A];海南经济特区改革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何传启;;海南岛自由贸易区的战略定位[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王振中;;中国经济特区应抓住机遇加快发展[A];2001中国经济特区论坛:WTO与特区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陈学刚;;自由贸易区与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研究——乌鲁木齐自由贸易区的战略构想[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对中国-澳大利亚、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的分析意见[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WTO专门委员会2004年年会会议手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范南虹;自由贸易区 海南开放富强的宏大构想[N];海南日报;2008年

2 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稳步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 积极参与汶川大地震救灾[N];国际商报;2008年

3 驻南非使馆经商处;非洲将筹划建立大自由贸易区[N];国际商报;2009年

4 王军伟;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N];中国信息报;2010年

5 记者 王军伟;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6 实习记者 魏小央;中国在尼日利亚打造自由贸易区[N];中国贸易报;2010年

7 杨发明;关于在我区建设中国-阿拉伯国家联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议[N];华兴时报;2010年

8 卞京;中国在非洲打造自由贸易区[N];国防时报;2010年

9 驻以色列使馆经商处;以色列和印度自由贸易区谈判11月启动[N];国际商报;2010年

10 刘德标;融入潮流,中国的不二选择[N];国际商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俊玉;政治学视阈中的生态环境治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张世坤;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4 厉力;论原产地规则及其在区域贸易安排中的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5 孙林;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与合作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6 苏提;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框架下的老中经济关系[D];吉林大学;2009年

7 何谦;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中日韩经贸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8 代中现;WTO框架下中国区域贸易一体化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9 国际;CAFTA对中国外贸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马永俊;现代乡村生态系统演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凯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2 孙速超;构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积极效应及路径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金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一体化研究[D];海南大学;2010年

4 边婧;构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存在的问题和实现路径[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韩萌;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及我国的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7 刘正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对云南货物贸易的影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媛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环境法律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9 田园;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10 董雪;自由贸易协定中原产地规则的经济效应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796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0796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1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