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非法开采地下水之入罪化探究

发布时间:2018-10-14 16:28
【摘要】:《刑法》修正案(八)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客观构成要件的修改,表明了立法者对破坏环境类犯罪从严打击的态度。鉴于非法开采地下水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常发性以及现有法律不能有效调整的现状,及时将非法开采地下水的行为认定为犯罪,用刑罚的手段来保障地下水资源就显得尤为必要。
[Abstract]:The amendment of the Criminal Law (8) to the objective elements of the crime of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ccident indicates the legislator's attitude of severely attacking the crime of damaging the environment. In view of the serious social harm of illegal exploitation of groundwater, its regularity and the fact that existing laws cannot be effectively adjusted, the illegal exploitation of groundwater is considered a crime in a timely manner, It is particularly necessary to protect groundwater resources by means of penalty.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法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论犯罪构成的结构与功能”(项目号:CDJXS1108113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4.3;D922.6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大元;挪用公款罪共犯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郭超;;关于结果犯未遂形态的几个问题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唐世月,贺志军;中、德污染环境犯罪的若干问题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4 尹卫华;王贤文;;论危险犯的积极中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江伟;片面共犯的成立范围与处罚依据[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冯凡英;论妇女作为强奸罪的主体[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赵香如;“诉讼诈骗”如何适用法律?——以实然和应然为视角[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 高德胜;;论信息域的聚众性犯罪形态[J];北方论丛;2005年06期

9 吕晓伟;假想防卫刍议[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肖冬梅;正当防卫的前提:不法侵害中的几个问题[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夏勇;;特拉伊宁的刑法思想对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影响[A];《苏联法学对中国法学与法制的影响》学术研讨会、《俄罗斯法制与法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文伟;法人刑事责任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2 于国旦;少年司法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许秀中;刑事政策系统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杨艳霞;正当性刑法解释路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王洪伟;证券犯罪论[D];吉林大学;2004年

6 郑军男;不能未遂犯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谭志君;证据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刘瑞瑞;不作为共犯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何承斌;贪污犯罪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10 于阜民;假冒专利罪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胜交;论期货犯罪[D];湘潭大学;2001年

2 方文军;犯罪既遂标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李金明;防卫限度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秦小兵;论受贿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臧德胜;挪用公款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姚玮;论间接实行犯[D];郑州大学;2001年

7 郭素琴;论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D];郑州大学;2001年

8 李方平;交通肇事罪逃逸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9 赵吉平;侵占罪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10 张志强;论正当防卫[D];郑州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连星;环境资源犯罪控制模式的变革[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2 詹长英;;我国保护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资源的法律思考[J];中国林业经济;2008年01期

3 郝庆军,郑慧玫;环境资源保护法适用刑法的思考[J];环境科学研究;1998年01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饶嵬;昆明严打环境案件再创“全国第一”[N];昆明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曹小武 通讯员 欧阳晶;环境公益诉讼路有多远?[N];江西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唐涛;我国环境资源犯罪刑事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李烁鹏;环境刑事立法之完善[D];甘肃政法学院;2012年

3 蔡力;江苏盐城水污染案件的定性分析及法律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4 周小玲;生态文明背景下生态利益法律保护机制研究[D];温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709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2709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e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