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环境污染侵权归责原则一元化之解构

发布时间:2018-10-14 21:08
【摘要】:对环境污染侵权,我国立法统一采取无过错责任原则,在理论上,无过错责任原则也取得了通说的地位。尽管如此,这种一元化的归责原则仍然受到了来自"过错责任说"和"综合责任说"的挑战。由于环境污染侵权中包含着各种复杂的因素,对这一领域的类型化分析远未展开,一元化的归责原则便极易导致对不同或不类似情形作出相同或相类似处理的结果。某些发达国家仅仅是在其环境污染侵权领域采取了无过错责任原则,但未将这一原则作为该领域唯一的归责原则。事实上,环境污染侵权领域包含着各种归责原则适用的可能性,并且各种归责原则在这一领域中并不存在有机联系。
[Abstract]:To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ort, our country legislation unifies adopts the no-fault liability principle, theoretically, the no-fault liability principle has also obtained the general theory status. In spite of this, the unified liability principle is still challenged by fault liability theory and comprehensive liability theory. Because there are various complicated factors i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ort, the classification analysis in this field is far from being carried out, and the principle of unitary imputation can easily result in the same or similar treatment of different or different situations.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only adopt the principle of no-fault liability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ort, but do not regard this principle as the sole imputation principle in this field. In fact,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ort contains the possibility of applying all kinds of imputation principles, and there is no organic connection in this field.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8BFX024)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SJB820018)
【分类号】:D923;D92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成;;环境侵权行为构成的解释论及立法论之考察[J];法学评论;2008年06期

2 苗延波;;论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及其具体类型[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宋宗宇,孙红梅,刘树利;环境侵权的归责原则[J];河北法学;2005年05期

4 张梓太,于宇飞;从江苏首例家装污染案看环境侵权特殊规则的司法适用[J];科技与法律;2004年01期

5 陈聪富;;环境污染责任之违法性判断[J];中国法学;2006年05期

6 胡丹缨;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洪玉;刘伶利;;谈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1期

2 张庆彩;吴椒军;;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立法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3期

3 冯沛;;林业生态发展战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J];北京农业;2011年15期

4 李玉平,罗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研究——以中日法的比较为中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5 李长健;薛报春;李昭畅;;我国区域环境法律制度研究综述[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冯丹晨;;浅析环境影响评价制度[J];沧桑;2010年12期

7 阳柳;;论环境资源行政起诉权适用范围的扩大[J];创新;2008年01期

8 高圣平;杨旋;;环境污染责任的构成要件研究——基于《侵权责任法》第八章的分析[J];创新;2011年06期

9 朱鹤群;;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主体范围的扩张——以“环境权”确认与“原告资格”获得为中心[J];巢湖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邵道萍;;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廖建求;姜孝贤;;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苏芸芳;韩利琳;;水权交易制度探析——基于东阳—义乌水权交易案例的分析[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3 裴媛媛;;水污染侵权民事责任归责原则比较研究[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4 刘秋妹;戚道孟;;论我国环境侵权民事救济制度的完善——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5 孟春阳;;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研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6 郭显刚;;环境侵权民事责任中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分析[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7 乔琳;李希昆;;再论环境侵权因果关系推定之适用[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8 刘晓芸;;论和谐语境下的水事纠纷解决机制[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吴卫星;;从协调发展到环境优先——中国环境法制的历史转型[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吴志红;;行政公产视野下的政府环境法律责任初论[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晓晴;古莲河露天煤矿环境影响与景观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李云波;相邻不可量物排放关系的私法调整[D];复旦大学;2011年

3 温融;应对气候变化政府间合作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4 王继恒;环境法的人文精神论纲[D];武汉大学;2011年

5 朱永安;环境视角下的国际贸易:对绿色壁垒的一项系统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杨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孟伟;人类中心主义视野中的环境刑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何艳梅;国际水资源公平和合理利用的法律理论与实践[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9 金慧华;世界银行环境政策的法理分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10 李伟芳;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论[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丽;后京都气候变化协议的构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程红丹;国际环境法中的差别待遇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侯成智;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与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参与·创新·推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园园;环境法律政策的执行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蒋士锋;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夏嘉捚;绿色信贷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田彦苹;周边国家海岛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王蕾;臭氧层保护国际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李石江;论大规模侵权的损害赔偿[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孙小燕;推进中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建设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利明;论无过失责任[J];比较法研究;1991年02期

2 欧阳晓安;环境污染侵权责任制度的完善探讨[J];重庆环境科学;2002年04期

3 徐焕茹;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立法及其发展动向[J];法学评论;2000年05期

4 钱水苗;;污染环境侵权行为民事责任的特点[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5 张梓太,于宇飞;从江苏首例家装污染案看环境侵权特殊规则的司法适用[J];科技与法律;2004年01期

6 庄敬华;德国环境损害赔偿法律问题初探[J];法学论坛;2005年05期

7 马俊驹,罗丽;日本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研究[J];现代法学;2003年01期

8 熊英;别涛;王彬;;中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构想[J];现代法学;2007年01期

9 罗典荣,吴微;析环境法制中的民事责任[J];政法论坛;1988年02期

10 周珂,刘红林;论我国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制度的构建[J];政法论坛;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国梁;探析新《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法律归责原则及完善问题[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2 费艳颖;倪乃迪;曹雪飞;;无过错责任原则在环境侵权中的适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李闯农;陶建国;;环境侵权无过错归责原则的理论发展及司法实践[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4 张蕾;;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相关问题探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李劲;李丽君;;环境侵权归责原则探究[J];法学杂志;2007年03期

6 张鹏;罗宇;黄福;;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归责原则的比较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7 孟高飞;;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归责原则的嬗变及批判[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邓金菊;韩林;;浅谈我国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张颖;;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之归责原则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10 刘长兴;;环境污染侵权的类型化及责任规则探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孟春阳;;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研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2 舒e,

本文编号:22716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2716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2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