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阈下的能源法律制度研究
[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of a long-term and stable energy legal system is of great benefit to the solution of energy problems. Although China has initially formed a system of energy ownership, energy finance and taxation, energy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and energy supervision system,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o be clarified in terms of the content and design of the system.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idea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e should perfect and innovate the legal system of energy from the aspects of perfecting the supporting mechanism, strengthening th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and introducing the mechanism of interest measurement.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法学院;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FX120)
【分类号】:D92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高利红;程芳;;我国能源安全环境保障法律体系:理念与制度[J];公民与法(法学);2011年02期
2 黄锡生;任洪涛;;生态利益公平分享的法律制度探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年04期
3 曹明德;;中国环境资源法、能源法的现在与未来[J];法学论坛;2006年02期
4 谭柏平;黄振中;;论我国能源法的四项基本原则[J];中外能源;2010年08期
5 张斌;现代立法中利益衡量基本理论初论[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屈茂辉;武彬;;受害人近亲属缺位的死亡赔偿法律问题[J];法学;2008年02期
2 拜琦楠;;环境资源法的立法目的与发展走向[J];发展;2008年12期
3 杨建华;张书文;;基于IDEF建模的节能降耗目标管理[J];工业工程;2011年06期
4 焦盛荣;;“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理念[J];甘肃理论学刊;2007年03期
5 石茂生;赵世峰;;转型中国语境下利益分化的立法协调[J];公民与法(法学版);2009年05期
6 张瑞萍;;生态文明视野下公民环境意识之考察[J];西部法学评论;2008年03期
7 刘园;;死亡赔偿金法律问题研究——以受害人近亲属缺位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3年18期
8 王树义;皮里阳;;论第二代环境法及其基本特征[J];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11期
9 贾应生;杨志成;;试论现代立法中的利益衡量[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王秀卫;;人工影响天气权解析[J];河北法学;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焦盛荣;;“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与我国生态保护的立法理念[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2 常晓莉;姜双林;;海域使用权的探析[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郭武;;略论我国西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立法理念——以“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的全球发展为背景[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姜素红;;论我国地方环境立法之完善[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瑞萍;;论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伦理观[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马波;陈宝琪;;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法律保障与构建[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梅宏;李飞;;从生态损害索赔到生态系统管理——海上溢油引起的生态损害之法律应对[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8 杨倩;;环境法的新发展——以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为视角的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郭济环;标准与专利的融合、冲突与协调[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李丹;环境立法的利益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杨军;诉的利益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赵爽;能源法律制度生态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范沁芳;西方公共利益观解读[D];苏州大学;2007年
6 郑金虎;司法过程中的利益衡量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王骏;刑法中的正当化事由基本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8 王骏;刑法中的正当化事由基本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兴;环境权入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2 李一竹;论我国非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法律保护[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李慧;竞价排名中的商标侵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杨露娜;财产刑执行和民事执行竞合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刘曼;论民事立法中国家利益的定位[D];暨南大学;2011年
6 谭华;刑事司法过程中的利益衡量[D];山东大学;2011年
7 袁中红;司法审判中的利益衡量[D];山东大学;2011年
8 龙健梅;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能源法律制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9 张国平;因合同违约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若干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陈佳丽;论立法中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平衡[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乔刚;;我国森林资源利益公平分享法律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2 王莉;;反思与重构:生态利益损害的侵权法救济机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龚向前;;迈向可持续能源——能源法生态化变革的法理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杨泽伟;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的法律问题研究[J];法商研究;2005年04期
5 黄伟;吴三燕;郭文晓;;2007年“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研究——法律与政策分析”国际研讨会综述[J];法学评论;2007年06期
6 黄锡生;峥嵘;;论资源社会性理念及其立法实现[J];法学评论;2011年03期
7 伊媛媛;;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的利益平衡分析[J];法学评论;2011年03期
8 叶荣泗;;我国能源安全的法律保障[J];中国发展观察;2008年01期
9 张勇;黄晓华;;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法律选择[J];河北法学;2008年08期
10 张惠远;刘桂环;;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设计[J];环境保护;2006年1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维新;国际能源环境下的中国能源安全[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怡;;生态文明与法治建设[J];法制与社会;2008年01期
2 武奕成;;野生动物致害中的国家补偿责任[J];邢台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李茂春;;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探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4 唐颖;;生态文明语境下陕西矿山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01期
5 梁小惠;董树彬;张启发;;可持续发展视阈下的环境立法[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6 刘思典;展洪德;;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若干问题探讨[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年04期
7 房坤;;生态文明视野下的自然资源立法保护[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02期
8 郭恒哲;;城市水污染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7年10期
9 郑占军;杜新W,
本文编号:23526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352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