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遗传资源保护的立法模式探讨

发布时间:2019-05-14 13:32
【摘要】:各国遗传资源的保护主要有三种立法模式:私法调整模式、公法管制模式和混合模式。各国遗传资源立法体现出保护路径选择不一、对遗传资源信息资产的价值认识不足、保护标准尚存分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缘于多方面的因素。在遗传资源的保护上,摆脱囚徒困境的有效办法是寻求制度框架下的理性合作。遗传资源具有强外部性,遗传资源保护制度中融合了公共政策的多元价值,遗传资源的保护应在坚持公法管制前提下实行有限的私法自治。
[Abstract]:There are three main legislative models for the protection of genetic resources in various countries: private law adjustment mode, public law regulation mode and mixed mode. The legislation of genetic resources in various countries shows that the choice of protection path is different, the value of genetic resources information assets is insufficient, and the protection standards are still different. These problems arise from many factors. In the protection of genetic resources, the effective way to get rid of the prisoners' dilemma is to seek rational cooperation under th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Genetic resources have strong externalities, and the protection system of genetic resources integrates the pluralistic value of public policy. The protection of genetic resources should carry out limited autonomy of private law under the premise of insisting on the regulation of public law.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
【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遗传资源保护的立法模式与制度选择”(CLS-D1061) 湖南省教育厅课题“遗传资源保护法律问题研究”(10C0797)
【分类号】:D91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韩缨;;传统知识和生物资源惠益的契约分享模式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邹彩霞;;生态自然权宣言[J];河北法学;2010年10期

3 朱雪忠,杨远斌;基于遗传资源所产生的知识产权利益分享机制与中国的选择[J];科技与法律;2003年03期

4 秦天宝;;欧盟及其成员国关于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管制模式——兼谈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与法律;2007年02期

5 王明远;;美国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法律制度介评——以美国国家公园管理为中心[J];环球法律评论;2008年04期

6 邹彩芬;罗忠玲;王雅鹏;;知识产权保护,生物多样性与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J];中国科技论坛;2006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泰;生物遗传资源法律体系建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晓军;;南阳黄牛遗传资源的保护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4期

2 韩缨;;传统知识和生物资源惠益的契约分享模式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颜晶晶;;欧盟遗传资源专利法保护之研究——与中国比较的视角[J];研究生法学;2011年01期

4 杨静;;美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TRIPs-plus条款研究[J];东南亚纵横;2010年11期

5 周珂;楚道文;;生态文明语境下环境资源法学研究的创新与发展[J];法学家;2008年01期

6 马建权;刘忠良;;我国遗传资源法律保护制度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7年01期

7 郑淑霞;张玲艳;;生物遗传资源的法律保护[J];法制与社会;2008年04期

8 刘苗;;生物安全——犯罪学研究的新领域[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孙昊亮;;论我国遗传资源区域性补偿法律制度的构建[J];河北法学;2008年07期

10 张建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知识产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杜莉莉;;中国生物遗传资源法律保护与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2 史学瀛;杨新莹;;生物剽窃背景下的知识产权利益分享机制——兼析中国的对策[A];专利法研究(2005)[C];2006年

3 杨志敏;;生物遗传资源保护框架与知识产权制度——兼论遗传资源权和“契约机制”[A];专利法研究(2006)[C];2007年

4 张伟华;;多哈回合遗传资源谈判进展和我国谈判立场建议[A];专利法研究(2008)[C];2009年

5 张建伟;杨志敏;;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中的知识产权问题[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Ⅶ——第七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田古;钟梅;李秀英;高文红;;院所涉及人类遗传资源国际合作项目情况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吕凤金;植物新品种保护对我国种子产业的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2 邹彩芬;农业上市公司运行环境、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3 周长玲;专利法生态化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杨远斌;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利益分享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邓武红;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6 张熠;中国农业公共科研体系专利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7 马明飞;自然遗产保护的立法与实践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王金萍;跨国资本进入背景下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9 纪晓昕;国家管辖范围外深海底生物多样性法律规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小伟;我国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彭晶;我国人类遗传资源专门立法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林;生物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初探[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卢清;济源冬凌草开发利用中的知识产权保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于文轩;论生物安全国际法的基本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韩利;遗传资源获取和利益分享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韩缨;传统知识、生物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兼知识产权的角色分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8 周琰;基因专利——我们如何面对“生物海盗”?[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9 李恒;论我国遗传资源的法律保护[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吴丽涵;生物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的保护制度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昕,陈宏;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黄牛杂志;2005年04期

2 韩缨;;传统知识和生物资源惠益的契约分享模式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张小强;科学技术发展对我国法律的挑战及其对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张小勇;;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法保障——《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评析[J];法商研究;2009年01期

5 吴莲;基因专利利益冲突及平衡的法理学思考[J];法学;2002年04期

6 詹映,朱雪忠;国际法视野下的农民权问题初探[J];法学;2003年08期

7 刘浪涛;邵建忠;;论遗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的正当性[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9年03期

8 马建权;刘忠良;;我国遗传资源法律保护制度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7年01期

9 丁海,骆素芳;大豆遗传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及其可专利性[J];分子植物育种;2004年04期

10 陈洪;浅谈修订TRIPS以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J];甘肃农业;2005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渤;论基因技术的专利法保护[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张丹妮;遗传资源国际合作开发的法律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系统——《生物多样性公约》发展进程[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1年04期

2 肖萍;;论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及立法完善[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3 杜群;;《环保法》修订要符合“大环保”理念[J];绿叶;2011年08期

4 蔡玉琪;;《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系统:〈生物多样性公约〉回顾与展望》简介[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1年04期

5 刘丽军;宋敏;;生物遗传资源权属国际制度安排的冲突、协调及中国的应对策略[J];资源科学;2011年09期

6 冯杨;;环境法属性辨析——兼论环境权权利体系配置[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7 普书贞;吴文良;陈淑峰;庞凤梅;;中国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的法律问题与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年04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岿;;因开放、反思而合法——探索中国公法变迁的规范性基础[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2 |!屒修;;消n攀毙У木媒峁褂肫湓诠ㄉ系睦嗤茞i用[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薛达元;;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Ⅵ—第六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杨临宏;;关于公众参与立法程序问题的思考[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刘艺;;给付行政程序的立法模式[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6 孟庆垒;;循环经济法基本范畴分析——兼谈循环经济法立法模式选择[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7 黄韵京;;循环经济立法若干基本问题探讨[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8 林静;;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下的垃圾分类回收立法[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9 朱维究;徐文星;;英国公法传统中的“功能主义学派”及其启示——兼论中国21世纪“统一公法学”的走向[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顾向一;;我国节水立法模式选择的探讨[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维;公法上的义务能外包吗[N];法制日报;2011年

2 王怡;私法与公法要一同进步[N];中国经营报;2005年

3 江西理工大学 林静;应选择适合国情的立法模式[N];中国环境报;2010年

4 萧瀚;劫波渡尽续公法[N];第一财经日报;2004年

5 李征;电子商务的立法模式[N];法制日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蒋安杰;推动公法学走向繁荣[N];法制日报;2003年

7 记者 黄蔚 实习生 张翊炫 李彭杰;我省重点立法项目创新立法模式[N];贵州日报;2009年

8 孙宪忠;物权交易应采取“区分主义”的立法模式[N];检察日报;2003年

9 李显冬;矿业权的物权立法模式[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10 杨婧;全市首个“公法联调”警务室成立[N];江阴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继军;论公法与私法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曾坚;信赖保护原则研究:以法律文化和制度构建为视角[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3 邹志臣;行政契约基础理论法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申琦;手机信息传播法律与管理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5 姜昕;公法上比例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黄明儒;行政犯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2年

7 钟瑞栋;民法中的强制性规范[D];厦门大学;2007年

8 赵小芹;行政法诚实信用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刘平;强制执行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夏利民;论财团法人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静圆;网络上个人资料隐私权的民法保护[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2 成锦环;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立法模式探讨[D];延边大学;2007年

3 董新中;试论植物新品种的可专利性及相关制度选择[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刘潇;关于我国建立税收基本法的研究建议[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5 刘恒利;分税制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6 郭磊;亲告罪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李先峰;空间权法律制度构想[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8 江小荃;中国政党立法问题探析[D];山东大学;2007年

9 禹晗;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峗;能源公用事业立法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767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4767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8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