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立法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1-30 07:33
【摘要】:水危机不是水资源的危机,而是水管理和水利用的危机。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立法的法律架构进行新的审视和定位,将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可持续的思想不仅应该成为法律的基本原则,更应该落实到立法的过程中。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立法有三个方面内涵:从立法宗旨看,立法目的具有人本指向,既关注人类的利益,也关注自然的利益,实现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的统一平衡,并且以人类整体的、长远的利益作为行为的出发点,走出了短视的发展模式,契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立法内容看,关注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可持续性,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法律制度和规则设计,以法律的调整和规范不断优化社会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方式,逐步提高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与水平。从立法进路看,追求法律的可持续性更新与发展,注重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进来,即将3R (Reduce, Reuse, Recycle)原则引入立法当中:Reduce要减少立法中各法律条文间的冲突,实现有效地立法整合;Reuse要对已有物质层面、观念层面的内容进行再利用,为立法提供重要的基础;Recycle要将立法看做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在对立法评估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以求得立法的更新与发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立法是《水法》的上位法、关注水资源承载力、凸显对公民环境权的保护、以立法后评估为完善依据。这样的水资源立法,可以提高水资源立法质量,优化环境法律体系;形成立法后评估机制,构建生态法律模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法律的价值在于法律的实施,适应并营造良好的法律实施环境,是促进立法实施的重要方式。水资源法律的实施是评价、衡量立法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也保证着水资源立法价值目标的得以贯彻、实现。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立法的物质基础、观念基础和制度基础为法律的实施提供了现实的平台。在遵循统筹水资源综合管理原则、积极推进前瞻性治理原则和强化广泛公众参与原则的指引下,通过深化可持续发展理念,整合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莉莉;赵忠武;;“十一五”坚决发展我国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之路[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年01期

2 李国英;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J];水利天地;2001年05期

3 贾海;;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与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04期

4 赵文元;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J];内蒙古宣传;2002年05期

5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J];四川水利;2009年05期

6 李苦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J];创造;2003年06期

7 贾治邦;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陕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J];陕西水利;2003年03期

8 方子云,肖仁春;中国水利发展总战略: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3年01期

9 张勇;地方水资源立法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J];南方经济;2005年05期

10 郑德平;;可持续发展战略呼唤环境资源立法的日臻完善[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尚睿;;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旅游资源立法保护探究[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王栋;史运良;王腊春;;试析长江三角洲水资源系统[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杨静;;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浅析广西小水电的发展机遇[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4 姚文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昌平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A];2003年北京“水与奥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郝朝德;;对安徽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认识[A];中国老科协为实施“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研讨会文集[C];2006年

6 祁国立;刘兆平;周国栋;朱铁军;;浅议东明县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A];山东水利学会第八届优秀学术论文汇编[C];2003年

7 曹可亮;;我国水资源立法缺陷之检视——一种经济学的视角[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8 陈朝辉;;广东省的小康社会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9 ;专家聚黑龙江省探讨寒区水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A];寒区水科学及国际河流研究系列丛书2·寒区水循环及冰工程研究——第2届“寒区水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邱云生;;坚持水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A];云南省水利学会201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部长 汪恕诚;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N];中国水利报;2006年

2 市水务局;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廊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N];廊坊日报;2009年

3 市水务局;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廊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N];廊坊日报;2009年

4 水利部部长 汪恕诚;维系良好生态系统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N];中国水利报;2002年

5 记者 汪汀;环境资源立法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举办[N];中国建设报;2009年

6 记者 张磊;要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N];唐山劳动日报;2008年

7 记者 焦玉海;2009环境资源立法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举行[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部长 汪恕诚;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N];中国水利报;2003年

9 记者 张仁杰 李先明 岳梦华;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可持续发展[N];中国水利报;2001年

10 水利部部长 汪恕诚;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N];中国水利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超;支撑西北干旱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模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2 徐志伟;京冀地区水资源补偿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3 柳立业;水资源特许使用权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4 李芳;黑龙江省水资源管理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5 戎丽丽;水权质量与水资源经济效率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叶锐;水资源再配置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7 白明华;跨国水资源的国际合作法律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8 刘伟;浑河流域基于生态足迹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变化规律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9 魏玲玲;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4年

10 曹可亮;论水资源财产权[D];武汉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立法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2 李娟;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解晓妍;湖北省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孙鹏;阜新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5 彭先海;辽宁省水资源承载力的可持续性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6 赵吉;基于对云南省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的水资源综合管理体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7 郝国平;兰州水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战略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8 梅双纬;多目标算法分析研究水资源承载力[D];河海大学;2007年

9 穆成t@;论环境伦理学的发展对我国自然资源立法的影响[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10 张硕;保定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746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5746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1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