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自愿协议法律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92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雨林;;完善政府环境责任的若干思考[J];经营管理者;2009年22期
2 李敏;;公正是承担国际环境责任的必然之选[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02期
3 杜万平;张梓太;;论我国污染受害者救助制度的设计与安排——兼论《侵权法(草案)》中的环境责任条款[J];求索;2008年06期
4 陈晨;;对环境责任的几点思考——从“权利—义务”到群体利益[J];法学论坛;2006年04期
5 袁方;;循环经济视野下的企业环境责任问题探究[J];法制与社会;2010年06期
6 黄金梓;;转制中国家开发银行环境法律问题研究[J];金融经济;2011年12期
7 杨仕兵;论公司终止后的环境责任[J];政治与法律;2004年02期
8 丁爱思;;公司环境责任法律问题研究[J];西安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周林岩;张贺;;浅谈企业环境责任实现的保障机制——以企业内部机制的完善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09年33期
10 范婷婷;;公司环境责任语境下的环境税——以法经济学为视角[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方淑;;论环境责任风险控制的法理基础[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2 王凤远;;从阳宗海砷污染事件看政府环境责任的实现[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3 李建华;;浅谈热处理生产过程的高效、节能与环保[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4 张坚;费敏锐;;现代电站中的节能与环保技术[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测控技术与节能环保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钱水苗;傅颖;;论强化政府环境责任——从浙江台州血铅超标事件说起[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6 张雷;;环境责任保险之“道德风险”预防探究[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7 朱丽;;试论公司环境责任实现之经济刺激制度[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8 昌敦虎;;以社会资本的视角考察企业环境责任[A];中国商品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邱正文;;论环境权的不平等性及其克服[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10 孙鑫;;食品包装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及其对策[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边杰;做有良心的企业公民[N];中国改革报;2006年
2 记者 薛秀泓;跨国公司理应承担环境责任[N];中国改革报;2008年
3 记者 刘茜 通讯员 黄慧诚 钟奇振;环境责任追究动真格[N];南方日报;2004年
4 通讯员 胡溢烨;浦发银行再获中国最佳企业公民殊荣[N];南京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伍挺;企业应担当建设绿色益阳的责任[N];益阳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黄冀军;沱江污染拷问环境责任[N];中国环境报;2004年
7 欧阳明高;节能与环保汽车工业发展的主旋律[N];中国企业报;2006年
8 王越平;突破:绿色PDU领航者[N];通信产业报;2008年
9 刘垠;跨国公司应积极承担环境责任[N];大众科技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冯威力;环境责任险为何在化企推不开[N];中国化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继芳;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政府环境责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孟庆垒;环境责任论[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3 雷芸;环境税正义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张世兴;基于环境业绩评价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陈红心;企业环境责任论[D];苏州大学;2010年
6 蔡芳;环境保护的金融手段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7 李晓红;和谐理念下的公司治理[D];吉林大学;2009年
8 李纪明;资源观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9年
9 彭华岗;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理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吴丽娟;环境意识的组织基础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晓萌;节能自愿协议法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吴晶;公司环境责任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3 楚晓宁;我国政府环境责任问责机制的立法研究——从公众问责的角度[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志伟;政府环境责任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5 张欣;企业履行环境责任动力机制分析[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6 张文雯;政府环境责任在现行环保法中的完善[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何雨纾;公司环境责任的法律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8 张亚丽;论公司的环境责任[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9 陈丽;完善政府环境责任之对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10 何帅;商法视野下的公司环境责任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840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584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