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侵权行政救济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1 20:10
本文关键词:环境侵权行政救济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可以说我国用三十年左右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用了将近两百年才走完的生产力发展路程,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发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两百年过程中陆续出现的环境保护问题也在我国的三十年时间里集中出现了。如何能够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筹兼顾,以达到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目标是时代留给学术界、实务界的一个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留给人类的一个历史性问题。 从目前看来,除了向社会灌输环保思想以外,最为有效的是从法律角度来解决环保问题。用法律途径来保护环境,对环境侵权进行救济西方国家早已做过,且也有很多先进经验仇得我们借鉴,同时也有很多困惑需要我们思考,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能够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兼顾的局面是我们最愿意看到的。 环境侵权的救济,尤其是环境侵权的行政救济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需要救济的可以到底是什么。在环境方面的主要权利主要可以分为环境权和环境相关权益,简而言之,环境权就是指整体性的环境功能良好发挥的权益,这个权益从广义上来说是属于全人类的,具有不可拆分性。而环境相关权益,具体来说主要是指依附于环境功能的某些人身性、财产性权利,相比环境权,这些权利更为具体和可分,具体地可以拆分至社会的个体,并且对于社会个体来说,也是具有可以通过申诉、起诉等手段来达到救济的目的的。明确环境权和环境相关权益的联系和区别有助于我们对环境相关权益侵权救济研究的深入。 由于历史原因,进入近代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起步较晚,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的环境保护的意识觉醒也相对较晚,当前,我国各地在经济的建设过程中或多或少都遇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令人们挠头不已,需要注意的是,法律的解决在我国的时间还不长,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借鉴便显得较为重要,当然,我们在借鉴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到国外先进经验与我国具体国情的兼容性,而不能盲目的照搬照抄,这也是我们在比较借鉴时的一个基本原则。 由于时代的发展,环境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问题,作为一个整体的地球环境,其内部的任何环境变化不可避免的都会对地球上其他的地区造成不同城的的影响,因此,环境的保护问题必将是全体地球公民需要共同面对的一个发展问题,需要国际共同的关注。
【关键词】:环境侵权 行政救济 制度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1;D922.68
【目录】:
- 内容摘要3-4
- Abstract4-9
- 引言9-10
- 第一章 环境保护法初探10-16
- 一、环境权的界定11
- 二、环境救济法的概念及特征11-13
- (一) 环境救济法的概念11-12
- (二) 环境救济法的特征12-13
- 1. 程序性12
- 2. 整体性12-13
- 3. 救济性13
- 三、环境相关权益的侵害及救济13-14
- (一) 环境权益救济法的概念13
- (二) 环境权益救济法的特征13-14
- 1. 程序性13
- 2. 个体性13-14
- 3. 救济途径多样性14
- 四、行政法领域的环境侵权救济法14-16
- (一) 概念14
- (二) 特征14-15
- 1. 程序性14-15
- 2. 普遍适用性15
- 3. 适用主体的局限性15
- (三)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回顾15-16
- 第二章 我国环境侵权救济法的现状16-27
- 一、目前的救济制度概述16-23
- (一) 行政复议制度16-17
- (二) 行政诉讼制度17-18
- (三) 行政赔偿制度18-19
- (四) 行政补偿制度19-20
- (五) 其他手段20-23
- 1. 信访制度20-21
- 2. 行政裁决制度21-22
- 3. 信息公开制度22-23
- 二、对现行环境侵权救济制度的反思23-26
- (一) 现行环境侵权行政救济制度存在的缺陷23-25
- 1. 救济制度实际效果不佳23-24
- 2. 救济制度的权威性不足24
- 3. 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24
- 4. 环境侵权行政救济制度地位不高24-25
- (二) 存在缺陷的成因25-26
- 1. 法治思想淡薄25
- 2. 法律规定较为抽象25-26
- 3. 行政主体义务意识不足26
- 4. 缺乏有效的监督26
- 三、对目前环境侵权救济制度的总体评价26-27
- 第三章 部分国家和地区环境侵权救济法的比较研究27-38
- 一、日本的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27-30
- (一) 概述27-28
- (二) 日本环境侵权行政救济制度的特征28-29
- 1. 兼具原则性和灵活性28-29
- 2. 制度化与人性化相结合29
- 3. 强调行政主体的介入29
- (三)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29-30
- 1. 建设灵活的救济制度29-30
- 2. 行政主体应当有效介入30
- 3. 注意救济制度的人性化30
- 二、德国的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30-34
- (一) 概述31-32
- (二) 德国环境侵权行政救济制度的特征32-33
- 1. 法院的发挥的作用较大32
- 2. 民事法律程序成分大32
- 3. 重视程序32-33
- (三)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33-34
- 1. 注意行政救济和民事救济相结合33
- 2. 加强程序设置33-34
- 3. 适时建立专门的救济机关34
- 三、美国的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34-37
- (一) 概述34-35
- (二) 美国环境侵权行政救济制度的特征35-36
- 1. 独立性较强35
- 2. 重视前置程序35-36
- 3. 注重效率36
- (三)对我国的借鉴意义36-37
- 1. 保证前置程序的实效性36-37
- 2.保证处理机关的独立性37
- 3.注意案件处理的效率37
- 四、综述37-38
- 第四章 我国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完善38-41
- 一、概述38
- 二、完善我国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的基本构想38-41
- (一) 完善环境侵权行政救济的立法38-39
- (二) 强化纠纷处理机关的独立处理地位39
- (三) 强化诉前程序的实效性39-40
- (四) 强化事前救济40-41
- (五) 加强对救济机关的监督41
- 第五章 结语41-43
- 注释43-44
- 参考文献44-46
- 攻读法学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46-47
- 后记47-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铮;;环境纠纷行政处理制度的构建模式及立法建议[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2 宋海鸥;;我国环境侵权救济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3 贺海仁;;上访救济的功能转化及其命运[J];法律适用;2006年06期
4 贾小翠;;环境纠纷的行政处理机制探讨[J];经营管理者;2009年17期
5 吴卫星;;中国环境纠纷行政处理的立法问题与建议[J];环境保护;2008年20期
6 刘春玲;试论我国环境行政强制执行制度[J];环境导报;1997年03期
7 张建伟;试论环境行政裁决[J];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8 张扬;张兴华;;中国环境纠纷行政处理立法现状分析[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年02期
9 崔凤友,柏杨;环境纠纷的行政处理机制探析[J];学术交流;2004年06期
10 赵保胜;;环境纠纷行政处理的现状与制度设想[J];学术交流;2007年02期
本文关键词:环境侵权行政救济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12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81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