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5 07:11
本文关键词: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1世纪的中国,伴随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取得伟大成就,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出现了资源全面短缺、环境污染持续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地球生态系统为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提供原材料的支持,是整个社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但长期以来受资源无价观念的影响,人们对资源不合理的开采和滥用已经严重影响到生态系统自身的再生能力,对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以恢复其生态功能和价值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由受益者对生态建设中的利益损失者进行补偿也符合公平正义的原则。生态补偿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和地区为了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资源耗竭和生态破坏问题所尝试采用的一种解决手段,在平衡和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紧张关系中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目前,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对生态补偿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但生态补偿在国内外研究尚处于早期阶段,,还没有形成统一理论。生态补偿是生态维护与建设的重要手段。生态补偿已经成为生态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以及可持续发展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是指调整生态补偿关系的一系列法律规范所组成的规则系统,构建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是我国现今建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法秩序的任务之一,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是环境法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生态环境日趋严峻的形势下,从环境法律制度的角度对生态补偿进行研究,将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对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一般理论和建立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背景、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完善的建议进行了论述。论文第一部分对生态补偿及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一般理论进行概述,主要介绍了生态补偿和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概念以及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介绍了建立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背景、必要性可能性;第三部分主要对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对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建议,明确了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构建了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立法的体系框架,提出了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立法建议。
【关键词】:生态环境 生态补偿 法律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6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导论10-14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11
- 1.1.1 研究的目的10
- 1.1.2 研究的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11-13
- 1.2.1 国内研究动态11-12
- 1.2.2 国外研究动态12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12-13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13
- 1.4 研究方法13
- 1.5 论文创新之处13-14
- 第二章 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概述的理论依据与必要性14-22
- 2.1 生态补偿的概念14-15
- 2.2 生态补偿法律制度15-16
- 2.2.1 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概念15
- 2.2.2 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表现形式15-16
- 2.2.3 构建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意义16
- 2.3 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理论依据16-18
- 2.3.1 生态学理论依据——“物物相关”律16
- 2.3.2 经济学理论依据16-18
- 2.3.3 法学理论依据---公平理论18
- 2.4 建立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必要性18-22
- 2.4.1 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缺失制约我国生态保护18
- 2.4.2 生态利益失衡影响稳定18-19
- 2.4.3 生态破坏严重,触动生态危机19-22
- 第三章 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2-25
- 3.1 我国现行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状况22-23
- 3.1.1 宪法的相关规定22
- 3.1.2 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等其他相关规定22-23
- 3.2 我国现行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23-25
- 3.2.1 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缺乏系统性23
- 3.2.2 我国生态补偿法律法规对生态保护和补偿的规范不清23-24
- 3.2.3 现行生态补偿立法可操作性有待加强24
- 3.2.4 我国现行生态补偿财税法律制度需要完善24-25
- 第四章 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完善25-39
- 4.1 明确生态补偿立法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25-31
- 4.1.1 生态补偿的立法指导思想25-27
- 4.1.2 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27-31
- 4.2 构建合理的生态补偿法律体系31-34
- 4.2.1 将生态补偿在宪法中加以确定31
- 4.2.2 完善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和其他自然资源单行法律法法规31-32
- 4.2.3 制定一部统一的《生态补偿法》32-33
- 4.2.4 完善地方生态环境法规33-34
- 4.3 完善生态税制度34-35
- 4.3.1 生态税的含义和发展34
- 4.3.2 开征生态税的必要性34
- 4.3.3 完善我国的生态税制度34-35
- 4.4 完善相关配套法律制度35-37
- 4.4.1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35-36
- 4.4.2 排污费制度36
- 4.4.3 生态补偿费制度36-37
- 4.4.4 社会捐赠生态、福利基金制度37
- 4.5 生态补偿的标准和主体37-39
- 4.5.1 生态补偿的标准37-38
- 4.5.2 补偿主体38-39
- 结语39-40
- 参考文献40-42
- 致谢42-43
- 作者简介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宗臻铃,欧名豪,董元华,杨林章;长江上游地区生态重建的经济补偿机制探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年01期
2 王黎明,杨燕风,关庆锋;三峡库区退耕坡地环境移民压力研究[J];地理学报;2001年06期
3 洪尚群,马丕京,郭慧光;生态补偿制度的探索[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1年05期
4 洪尚群,吴晓青,段昌群,陈国谦,叶文虎;补偿途径和方式多样化是生态补偿基础和保障[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1年S2期
5 曹明德;对建立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思考[J];法学;2004年03期
6 刘思典;展洪德;;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若干问题探讨[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年04期
7 冯晓淼;石培基;于江海;;西部生态补偿额度的估算方法及指标体系初探[J];甘肃科技;2006年04期
8 何国梅;构建西部全方位生态补偿机制保证国家生态安全[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孙佑海;;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法治的推进[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10 李静云;王世进;;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研究[J];河北法学;2007年06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66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86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