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农村水污染防治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首次将农业和农村水污染防治纳入管理范围,因此对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必要性。本文通过采用比较分析、系统分析、实证分析、文献梳理的研究方法,,对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基础理论、国外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启示、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以及如何完善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如下: 1.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基础理论。认为应当以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权和环境公平理论这五个理论依据为切入点,对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概念、特征、目的和意义进行界定,分析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认为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体系应包括以下制度: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政府环境责任制度、区域环境限批制度、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同时认为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权和环境公平理论应当作为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分析和完善的基础。 2.国外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启示。分析荷兰、瑞典、美国、日本四个国家先进的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现状和特点,主要涉及排污许可证制度,地表水污染税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等,认为对我国的启示主要有:提高农村居民环保意识,建立农村水污染防治规划制度、农业生产的环境监管制度,完善农村工业的环境监管制度,鼓励农民群众参与水污染防治等。 3.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分析。认为应当认识我国农村水污染现状,从不同层次的相关法律法规分析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现状,从立法、执法、司法三个角度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立法指导思想错位;立法技术不完善;农村水污染防治制度不全面;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缺乏系统性和体系化是农村水污染防治执法的主要障碍;从执行方面来看,农村水污染防治以政策意见为主,缺乏长效机制;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对违反农村水污染防治的法律责任规定不明确,导致责任人难以确认;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权利义务的规定不对等,使得相关法律条文缺乏可操作性。同时认为传统观念的制约和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基础理论研究滞后是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 4.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完善。认为应当从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具体防治制度三方面进行完善:在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指导思想中引入“保障水源安全”作为立法目的,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应包括环境公平原则、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激励约束并重原则和分类治理原则。农村水污染防治制度方面应建立农村水污染防治规划制度,建立农业生产的环境监管制度,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制度,加强我国农村工业的环境监管制度,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和排污费使用管理制度。通过对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创新与完善,使得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从法律制度层面加以规划,为解决农村水污染问题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关键词】:农村水污染 污染防治 法律制度 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66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一章 导论12-19
- 1.1 研究背景12-13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3-14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4-17
- 1.3.1 国外研究综述14-15
- 1.3.2 国内研究综述15-17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17
- 1.4.1 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基础理论17
- 1.4.2 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完善17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17-18
- 1.5.1 研究思路17-18
- 1.5.2 研究方法18
- 1.6 创新之处18-19
- 第二章 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基础理论19-25
- 2.1 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理论依据19-21
- 2.1.1 公共物品理论19
- 2.1.2 外部性理论19-20
-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20
- 2.1.4 环境权理论20
- 2.1.5 环境公平理论20-21
- 2.2 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相关理论21-22
- 2.2.1 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概念21
- 2.2.2 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特征21-22
- 2.2.3 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目的和意义22
- 2.3 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2-23
- 2.3.1 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指导思想22-23
- 2.3.2 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23
- 2.4 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体系23-25
- 2.4.1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23-24
- 2.4.2 政府环境责任制度24
- 2.4.3 区域环境限批制度24
- 2.4.4 生态保护补偿机制24-25
- 第三章 国外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启示25-29
- 3.1 荷兰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25-26
- 3.1.1 荷兰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现状和特点25
- 3.1.2 荷兰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启示25-26
- 3.2 瑞典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26-27
- 3.2.1 瑞典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现状和特点26
- 3.2.2 瑞典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启示26-27
- 3.3 美国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27
- 3.3.1 美国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现状和特点27
- 3.3.2 美国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启示27
- 3.4 日本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27-29
- 3.4.1 日本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现状和特点27-28
- 3.4.2 日本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启示28-29
- 第四章 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分析29-38
- 4.1 我国农村水污染现状29
- 4.2 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现状29-31
- 4.3 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31-35
- 4.3.1 从立法角度分析31-33
- 4.3.2 从执法角度分析33-34
- 4.3.3 从司法角度分析34-35
- 4.4 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35-38
- 4.4.1 传统观念制约35-36
- 4.4.2 基础理论研究滞后36-38
- 第五章 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完善38-43
- 5.1 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指导思想38
- 5.2 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38-40
- 5.2.1 环境公平原则38-39
- 5.2.2 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39
- 5.2.3 激励约束并重原则39
- 5.2.4 分类治理原则39-40
- 5.3 创新和完善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制度40-43
- 5.3.1 建立我国农村水污染的防治规划制度40
- 5.3.2 建立我国农业生产的环境监管制度40-41
- 5.3.3 建立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制度41
- 5.3.4 加强我国农村工业的环境监管制度41
- 5.3.5 完善公众参与制度41-42
- 5.3.6 完善排污费使用管理制度42-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6
- 致谢46-47
- 作者简介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彦玲;李延华;;农村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发展良性循环机制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2 杨裴,杜宝玉,刘丽;当前农村的环境问题及对策[J];北方环境;2002年03期
3 孔凡斌;张利国;陈建成;;我国生态补偿政策法律制度的特征、体系与评价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钱水苗;;环境公平应成为农村环境保护法的基本理念[J];当代法学;2009年01期
5 杨通进;环境伦理学的基本理念[J];道德与文明;2000年01期
6 张丽莉,徐磊;农村环境污染及防治对策初探[J];山东环境;2002年04期
7 张梓太;流域水污染防治立法的两点思考[J];法学杂志;2004年01期
8 张志伟;;农村水污染问题初探[J];法制与社会;2009年21期
9 尹林;路国连;;关于立法科学性的若干思考[J];法治研究;2010年02期
10 李铜山;论农村环境保护及其机制创新[J];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富;我国农村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律完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甄晓华;水权交易制度理论探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3 曹文婷;中国水权交易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周明玉;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现状与创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5 吴治兵;区域限批制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86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88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