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贵州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制定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6 17:13

  本文关键词:贵州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制定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农业生态环境是指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农业生存与发展的各种要素的总概括,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以及生物资源,是农业得以生存的前提、良好发展的保障。农业生态环境是整个自然环境的重要一环,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贵州省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地貌大致可以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仅山地和丘陵就占去了92.5%的面积。拥有多样化的土地类型,但土壤肥力不足,坡地多,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加上近些年来大量化学产品使用于农业生产活动,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农业生态环境状况令人堪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在第一章解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理论问题,第二章指出贵州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制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三章着重谈贵州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对条例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本文针对贵州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现状,立足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建议制定《贵州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通过对国家层面相关法律的研究和对其他省份既有法规的分析,为贵州省条例制定提供经验。建议条例着重构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经费筹集机制、引入环境影响评级机制、健全群众参与机制、探索执法权下移机制,以推动贵州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贵州省 农业生态环境 立法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7;D922.6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绪论9-13
  • 一、本选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9-10
  • 二、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0-11
  • 三、本论文的研究方法11-13
  • 第一章 农业生态环境及其法律保护基本理论13-25
  • 一、农业生态环境概念的界定13-16
  • (一)环境13-14
  • (二)生态环境14
  • (三)农业生态环境14-16
  • 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价值及理论基础16-21
  • (一)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价值16-18
  • (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18-21
  • 三、农业生态环境法律规制21-25
  • (一)国外的法律规制21-22
  • (二)中国的法律规制22-25
  • 第二章 贵州制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5-39
  • 一、条例制定的必要性25-36
  • (一)保护贵州农业生态环境的需要25-33
  • (二)弥补现行相关法规不足的需要33-35
  • (三)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需要35-36
  • 二、条例制定的可行性36-39
  • (一)国家层面的法律奠定立法基础36-37
  • (二)其他省份提供立法经验37-39
  • 第三章 贵州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基本框架及内容39-56
  • 一、基本框架39-40
  • 二、定位与调整对象40-42
  • (一)条例的定位40-41
  • (二)条例的调整对象41-42
  • 三、法律原则42-45
  • (一)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优先原则42-43
  • (二)遵循生态规律原则43
  • (三)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原则43-44
  • (四)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原则44-45
  • 四、主要制度及机制45-53
  • (一)主要制度45-46
  • (二)主要机制46-53
  • 五、法律责任53-56
  • (一)法律责任的主体及违法行为界定53-54
  • (二)法律责任的构成标准54
  • (三)法律责任的种类54-55
  • (四)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55-56
  • 结语56-57
  • 参考文献57-61
  • 致谢61-62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兰真;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林业科技;2001年04期

2 张兰真;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农业;2001年11期

3 徐献军;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2年03期

4 熊鹰,王克林,郭娴;湖南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年01期

5 朱有勇;李元;;农业生态环境多样性与作物响应[J];新疆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6 步云龙;;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成因浅析[J];黑龙江粮食;2012年06期

7 刘浩梁,肖宋;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的探讨[J];农村生态环境;1988年03期

8 王春生,陆志荣,施赞红,郭宗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提高农产品的质量[J];当代生态农业;1999年Z2期

9 张宝文;认清形势 真抓实干 努力开创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新局面——在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座谈会上的讲话[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0年03期

10 郭晓利,宇文威胜;浅谈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J];内蒙古草业;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卓旭升;;福州市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问题与对策[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福建省科协第四届学术年会“食品安全与农民增收”分会场暨福建省农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同乐;郭琪;;“大跃进”时期河北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反思[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3 吴文涛;徐晓春;;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与对策[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张建强;;四川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5 孟凯;;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态势与对策[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6 刘希凤;王亚娟;;宁夏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投融资的初步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白杰;;建立健全农业环保法制 依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上)[C];2007年

8 曹弦;任红松;;新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都市型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9年

9 牛宝亮;唐红艳;;气候变化对兴安盟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生产建议[A];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陈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4民族文化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首席记者 陈洋;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N];黑龙江经济报;2012年

2 郭明 郭景友 本报记者 宋显文 刘永祥;关注农业生态环境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2年

3 记者 卢连明;奉贤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有了好抓手[N];东方城乡报;2013年

4 记者 师晓京;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明确三大任务[N];农民日报;2002年

5 汕头市白沙蔬菜原种研究所 黄乙书;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N];汕头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柳尧杰 通讯员 王彬;污染:农业生态环境的“杀手”[N];莱芜日报;2005年

7 尤恒 陈志奎;农委全面改善农业生态环境[N];镇江日报;2010年

8 虞建平;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建设绿色生态城市[N];人民政协报;2003年

9 高忻;提升农产品质量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N];台州日报;2007年

10 记者 崔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N];镇江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平安;吉林西部农业生态环境数字信息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程炯;闽东南区域特色农业的生态学研究——以漳州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卫宏;基于审计实践探讨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管理机制创新[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李跃龙;贵州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制定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6年

3 孙离凤;科技对皖北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和改善对策[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4 段颖;优化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仲晓明;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6 周赫男;农业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渤海大学;2013年

7 袁雪;四川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8 霍飞;我国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9 陈雪;论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李肖晗;周口市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贵州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制定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92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892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4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