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从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看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的完善

发布时间:2017-04-06 19:17

  本文关键词:从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看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的完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11年是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25周年。同样在这一年,日本发生了百年一遇的强震和海啸灾害,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在灾害的冲击下爆发了核泄漏事故,整个世界为之震动。日本福岛核泄漏是一起严重的放射性污染事故,其严重危害和影响甚至已经超过了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在世界能源供给日趋紧张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人类发展对核能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为人类对核能的开发和利用敲响了警钟,汲取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的经验教训,防范核风险,保障核能的安全发展,避免核泄漏这样严重的放射性污染事故发生,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国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加快了对核能的开发和利用,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核能已成为我国一种重要的能源类型,且其重要性在未来还会更加明显。但与此同时,相伴随而生的是愈发严重的放射性污染问题。我国十分注重放射性污染的防治及其立法工作,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进行了一系列放射性污染防治立法,建立起了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律体系。但是,放射性污染无小事,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作为与日本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的经验教训完全可以为我所用,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的人为因素为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的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本文就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对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完善的启示和借鉴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论证,文章以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为切入点,指出了事故造成的严重危害,着力分析了事故发生的人为因素并对此做出了法律、管理层面上的评判,再以此为借鉴,找出了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本文通过四个部分的论述对这一课题展开研究。在第一部分中,首先对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的发生、扩大、事后处置等全过程进行了梳理,接着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福岛核泄漏事故对环境和居民造成的严重危害后果,最后分析了核风险的普遍性。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福岛核泄漏等事故的发生,并不能阻挡人类发展对核能需求的强劲势头,,核风险具有普遍性,加强防范,规范核能的安全发展成为必然的要求。 第二部分对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的人为因素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并对其做出了法律、管理层面上的评判。天灾只是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的诱因,其根源在于人祸。文章第二部分首先分析指出了核风险预防意识缺失、核设施选址不善、未履行核设施退役程序等十项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的人为因素,再以《核安全公约》、《及早通报核事故公约》、《原子能基本法》等国际公约和日本法为依据,对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的人为因素做出了法律和管理层面上的评判。 文章的第三部分对我国的核能发展和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首先介绍了我国核能的发展状况,并分析指出核能已经成为我国一种重要的能源类型,且其重要性将来还会变得更加明显;然后论述了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的立法进程以及为防治放射性污染建立起的初具规模的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律体系;最后再以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的人为因素为启示和借鉴,有针对性地找出了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存在的问题。 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是对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的完善提出的具体建议,该部分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对由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的前车之鉴发现的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完善建议;然后是对可能影响我国核能安全发展的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存在的其他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建议。
【关键词】:放射性污染 核泄漏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6;D999.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3
  • 前言13-17
  • 研究意义14
  • 研究现状14-16
  • 研究思路16-17
  • 第一章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及其危害后果17-26
  • 第一节 回看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17-21
  • 一、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的发端17-18
  • 二、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扩大及恶化阶段18-19
  • 三、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事后处理、调查、灾后重建阶段19-21
  • 第二节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的危害21-23
  • 一、 对环境的影响21-22
  • 二、 对居民的影响22-23
  • 三、 经济和财产损失23
  • 第三节 核风险的普遍性23-26
  • 第二章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的人为因素及评判26-37
  • 第一节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的人为因素分析26-33
  • 一、 缺乏核风险预防意识——否认事故发生可能性26-27
  • 二、 核设施选址不善——地震带与核电站之间的天然矛盾27
  • 三、 未履行核设施退役程序——福岛第一核电站超期服役27-28
  • 四、 应急防护系统存在不足——供电系统断电28-29
  • 五、 放射性废物管理不到位——放射性废水排放和泄漏29
  • 六、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缺失——耽误决策和救援,引起公众恐慌29-30
  • 七、 核安全监管体系设置不当——政府处理措施混乱,监管机关分工不清30-31
  • 八、 监督检查制度存在漏洞——政府监管不严,企业责任缺失31-32
  • 九、 核损害赔偿制度存在不足——灾后损害赔偿救济工作不充分32
  • 十、 未启用国际合作机制——拒绝外部援助32-33
  • 第二节 对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人为因素的评判33-37
  • 一、 违反《核安全公约》33-34
  • 二、 违反《核事故或辐射紧急情况援助公约》34
  • 三、 违反《及早通报核事故公约》34-35
  • 四、 意图规避《核损害补充赔偿公约》关于管辖权的规定35
  • 五、 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35-36
  • 六、 未严格执行《原子能基本法》、《核能源灾害特别措施法》、《灾害对策基本法》36-37
  • 第三章 我国核能发展和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存在的问题37-48
  • 第一节 我国核能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37-39
  • 第二节 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律体系39-43
  • 一、 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的立法进程39-40
  • 二、 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律体系40-41
  • 三、 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的立法目的、基本原则、主要法律制度41-43
  • 第三节 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存在的问题43-48
  • 一、 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立法目的未将安全要素考虑在内43-44
  • 二、 关于核设施选址的环境影响评价缺少公众参与环节44
  • 三、 核设施退役制度的不足44
  • 四、 核事故应急制度的不足44-45
  • 五、 未对放射性废物排放的排污许可证做出明确规定45
  • 六、 核安全信息公开制度缺失45-46
  • 七、 监督检查制度的不足46
  • 八、 对涉核企业法律责任的规定普遍过轻46
  • 九、 核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缺失46-48
  • 第四章 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的完善48-57
  • 第一节 对由福岛核泄漏事故前车之鉴发现的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存在的问题的完善建议48-55
  • 一、 在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立法目的中加入安全要素48-49
  • 二、 在关于核设施选址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加入公众参与环节49-50
  • 三、 对核设施退役制度的完善50
  • 四、 对核事故应急制度的完善50-51
  • 五、 对放射性废物排放的排污许可证做出明确规定51
  • 六、 设立核安全信息公开制度51-52
  • 七、 对监督检查制度的完善52-53
  • 八、 对涉核企业法律责任的完善53-54
  • 九、 设立核损害赔偿法律制度54-55
  • 第二节 对可能影响我国核能安全发展的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存在的其他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建议55-57
  • 一、 对建立核事故应急演习制度的分析及建议55
  • 二、 对执法监督机关法律责任缺失的分析及完善建议55-56
  • 三、 对建立循环经济语境中涉核企业合作与互助机制的分析及建议56-57
  • 参考文献57-59
  • 致谢59-60
  • 个人简历60
  • 发表的学术论文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薪竹;;中国核电往何处去[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1年08期

2 司国建;;核安全与辐射防护法规体系的现状与发展[J];核安全;2005年03期

3 花明;陈润羊;;我国核安全法律体系研究[J];核安全;2009年01期

4 陈刚;;核电法律体系研究[J];核安全;2009年04期

5 孙佑海;实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保障核事业的健康发展[J];环境保护;2003年08期

6 夏琰君;;保障核与辐射环境安全[J];环境保护;2010年20期

7 李文庆;喻登科;;核电发达国家的严重事故管理及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03期

8 蔡先凤;;核电安全风险管理、信息公开与法律保障[J];绿叶;2011年04期

9 杜娟;;从日本核泄漏事件看民用核能安全的法律控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0 孙钰;;提升中国核电安全发展的能力——访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副主任、原国家核安全局局长王玉庆[J];环境保护;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驻美国记者 温宪;[N];人民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三项基本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从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看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的完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95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895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2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