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节能自愿协议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1 03:29
  节能自愿协议作为一种新兴的节能机制,自上世纪90年代初问世以来,已经成为国际上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非强制性节能措施。目前世界上十几个国家都在使用这种制度促进政府和企业的合作,通过政策激励促使企业自觉提高能效。我国于2003年在山东钢铁行业开展了节能自愿协议的首个试点,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之后一系列的试点在我国进一步展开。因此,笔者选择了这一非常新的制度,开创性地研究了相关法律问题,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笔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节能自愿协议的相关法律问题加以探讨。在理论层面,首先对制度的产生背景、基本思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简要分析,然后着重从正当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三个角度阐明制度的理论基础。在实践层面,通过对国外实施状况的梳理,首创性地提炼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制度框架,从协议的主体和类型、内容、签订和实施程序、效力、变更和解除、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法律性质和法律适用等多个方面展现了节能自愿协议的全貌。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通过对已进行试点的总结,指出在我国进一步推广节能自愿协议的障碍所在,最后设计出一套适合我国特殊国情的制度体系。本文将节能自愿协议与一般合同的差异分析作...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结构安排
第2章 节能自愿协议制度概述
    2.1 节能自愿协议制度的产生背景
        2.1.1 石油危机引起对节能的重视
        2.1.2 经济因素的考量——环境经济手段的兴起
        2.1.3 协商机制的引入——日本公害防止协定的启示
    2.2 节能自愿协议制度的基本思路
    2.3 节能自愿协议制度的应用现状
        2.3.1 荷兰
        2.3.2 丹麦
        2.3.3 加拿大
        2.3.4 中国
    2.4 节能自愿协议制度的发展趋势
第3章 节能自愿协议制度的理论基础
    3.1 节能自愿协议制度的正当性
    3.2 节能自愿协议制度的合理性
        3.2.1 政府:公共利益的代表——非强制性手段的采用
        3.2.2 企业:理性经济人的假设——环境经济手段的盛行
        3.2.3 社会:环境民主的要求——公众参与理念的推广
    3.3 节能自愿协议制度的可行性
第4章 节能自愿协议的具体制度分析
    4.1 协议的主体和类型
        4.1.1 协议的主体
        4.1.2 协议的类型
    4.2 协议的内容
        4.2.1 审计和评估
        4.2.2 财政激励
        4.2.3 政府和公众认可
        4.2.4 法规豁免
    4.3 协议的签订和实施程序
        4.3.1 协议的签订程序
        4.3.2 协议的实施程序
    4.4 协议的效力
        4.4.1 协议的有效要件
        4.4.2 协议具有瑕疵的后果
    4.5 协议的变更及解除
        4.5.1 协议的变更
        4.5.2 协议的解除
    4.6 违约责任及争议解决
        4.6.1 违约责任
        4.6.2 争议解决
    4.7 协议的性质及法律适用
        4.7.1 协议的法律性质
        4.7.2 协议的法律适用
第5章 我国进一步推广节能自愿协议的障碍和建议
    5.1 节能自愿协议在我国的实践
        5.1.1 我国引入节能自愿协议的必要性
        5.1.2 我国试点的经验教训总结
    5.2 我国推广节能自愿协议的障碍
    5.3 对我国进一步推广节能自愿协议的建议
        5.3.1 确定协议的法律性质
        5.3.2 协议的主体和类型
        5.3.3 协议的内容
        5.3.4 协议的签订和实施程序
        5.3.5 协议的变更解除
        5.3.6 设立争议解决专门机构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千家企业节能行动方案的企业代表与省政府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J].   宁波节能. 2006(05)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地方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J]. 秦娜.  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 2006(09)
[3]“十一五”节能:目标与对策[J]. 马凯.  中国科技投资. 2006(09)
[4]环境管理自愿协议的法律思考[J]. 马品懿,王政,朴光洙,刘永鑫.  环境保护. 2006(04)
[5]节能自愿协议——应对能源危机的全球行动[J]. 富舸.  中国青年科技. 2005(08)
[6]节能自愿协议在国外的应用[J]. 蒋芸,杜文伟.  国际石油经济. 2005(02)
[7]电荒拷问中国节能机制[J]. 贾葭.  中国市场. 2004(09)
[8]节能自愿协议及其国际成功经验[J]. 杜文伟,蒋芸.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04(04)
[9]冶金工业节能自愿协议考察报告(摘录)[J]. 黄导,张岩.  中国冶金. 2004(07)
[10]中国高耗能企业自愿减排的现状、障碍及实施建议[J]. 丁航,贾小黎.  中国能源. 2004(03)

硕士论文
[1]企业节能自愿协议研究[D]. 陈晨.中国政法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903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9903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8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