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法法典化的证成与构想
发布时间:2021-03-07 18:26
环境法法典化已渐成世界各国环境法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且呈现出多样性和灵活性的模式。我国已制定和颁布了大量环境法律法规和规章,但其相互之间多有交叉、重叠与矛盾,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系统化、严密化的环境法律规范体系保障。环境立法的数量、环境法律人才的储备以及环境法法典化的理论研究为环境法典编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他部门法法典化和国外环境法典编纂的经验也为我国环境法法典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环境法法典化的模式和路径选择上,可以从我国国情出发,选择较为实用、便于执行和遵守的法典模式,并采取循序渐进、分步推进的路径。环境法典的框架内容应在符合我国环境法律规范对象的基础上,涵盖污染防治、生态保护、资源保护等主要方面,囊括法律责任规范和程序性规范,同时避免一味追求大而全的法典内容和过于烦琐细致的规定。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9,33(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法典“绿色化”与环境法典的调适[J]. 吕忠梅,窦海阳. 中外法学. 2018(04)
[2]迈向环境法典:爱沙尼亚《环境法典法总则》及其启示[J]. 张忠利. 中国人大. 2018(15)
[3]瑞典环境法典化的特点及启示[J]. 竺效,田时雨. 中国人大. 2017(15)
[4]修复生态环境责任的实证解析[J]. 吕忠梅,窦海阳. 法学研究. 2017(03)
[5]将环境法典编撰纳入十三届全国人大立法计划[J]. 吕忠梅. 前进论坛. 2017(04)
[6]论金融法的法典化[J]. 邢会强.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7]“互联网+”的兴起与法律的滞后性[J]. 吴志攀.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5(03)
[8]梁慧星和民法典团队[J]. 何照新,韩骁,郝丽燕. 法律与生活. 2015(13)
[9]法典化与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J]. 王茂生. 理论界. 2011(05)
[10]环境法的法典化:迷思与解迷[J]. 汪劲.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博士论文
[1]环境法的法典化[D]. 夏凌.华东政法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论中国环境法的非法典化[D]. 赵传朋.山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69590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9,33(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法典“绿色化”与环境法典的调适[J]. 吕忠梅,窦海阳. 中外法学. 2018(04)
[2]迈向环境法典:爱沙尼亚《环境法典法总则》及其启示[J]. 张忠利. 中国人大. 2018(15)
[3]瑞典环境法典化的特点及启示[J]. 竺效,田时雨. 中国人大. 2017(15)
[4]修复生态环境责任的实证解析[J]. 吕忠梅,窦海阳. 法学研究. 2017(03)
[5]将环境法典编撰纳入十三届全国人大立法计划[J]. 吕忠梅. 前进论坛. 2017(04)
[6]论金融法的法典化[J]. 邢会强.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7]“互联网+”的兴起与法律的滞后性[J]. 吴志攀.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5(03)
[8]梁慧星和民法典团队[J]. 何照新,韩骁,郝丽燕. 法律与生活. 2015(13)
[9]法典化与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J]. 王茂生. 理论界. 2011(05)
[10]环境法的法典化:迷思与解迷[J]. 汪劲.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博士论文
[1]环境法的法典化[D]. 夏凌.华东政法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论中国环境法的非法典化[D]. 赵传朋.山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695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069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