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0 09:03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多种多样的活有机体(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的总称。它是对自然界生态平衡规律的一个简明科学的概括。在当今社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三大价值即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人文价值。随着实践的发展,生物多样性的未知潜力将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机遇。可以说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为此,国际社会欲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与秩序,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到《生物多样性公约》再到《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等国际性法律文件的生效,便体现了国际社会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注。尽管这些公约/议定书本身存有缺陷或不足,在执行过程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公约/议定书毕竟提供了全球范围内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范本。而各国基于法律所具的内在秉性——强制性与保障性,也纷纷通过立法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路漫漫其修远兮”,公约/议定书项下的条款还需要各国通过国内立法予以履行。中国复杂的自然条件孕育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全球生态环境建设和改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人口急剧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环境污...
【文章来源】:福州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0.1 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
0.2 研究方法、内容和目标
第一章 生物多样性概述
1.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特征
1.1.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1.1.2 生物多样性的特征
1.2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1.2.1 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
1.2.2 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价值
1.2.3 生物多样性的人文价值
第二章 国际生物多样性法律保护现状
2.1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条约或协议
2.1.1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2.1.2 《生物多样性公约》
2.1.3 《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
2.2 发达国家生物多样性法律保护现状
2.2.1 美国生物多样性法律保护现状
2.2.2 英国生物多样性法律保护现状
2.2.3 日本生物多样性法律保护现状
2.3 小结
第三章 我国生物多样性法律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3.1 我国生物多样性法律保护现状
3.2 我国生物多样性法律保护存在问题
3.2.1 我国生物多样性立法体系存在的问题
3.2.2 我国生物多样性执法体制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对策研究
4.1 国外生物多样性法律保护的经验借鉴
4.2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体系的构建
4.2.1 《宪法》与《环境保护法》基本法律的修改
4.2.2 综合性法律《生物多样性保护法》的制定
4.2.3 单项法律、法规的修订或制定
4.3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执法体制的完善
4.3.1 管理体制的完善
4.3.2 执法程序的完善
4.3.3 建设高素质的行政执法队伍
4.3.4 加大对违法者的执法力度
4.3.5 强化对公众的宣教工作,是执法的重要环节
4.3.6 健全执法监督机制
4.4 国际公约的履行与合作的加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俄两国刑法关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犯罪之比较[J]. 吴占英. 孝感学院学报. 2004(05)
[2]论中国生物技术安全立法的构建[J]. 张建伟.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3]关于制定《自然保护区法》的论证[J]. 孙佑海,陈少云. 环境保护. 2004(03)
[4]世界旅游新发展和旅游基本法建设[J]. 范能船. 旅游科学. 2004(01)
[5]WTO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关系及我国的环境法律应对[J]. 赵绘宇.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1)
[6]中国出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国内法的必要性[J]. 周学红,崔京姬. 野生动物. 2004(01)
[7]浙江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研究[J]. 谭湘萍,丁平.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3(06)
[8]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关系探讨[J]. 吴晓红.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3(04)
[9]从美国《濒危物种法》对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反思[J]. 李铮. 云南环境科学. 2003(02)
[10]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若干知识产权问题[J]. 史学瀛. 南开学报. 2003(03)
硕士论文
[1]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政策体系研究[D]. 张志忠.东北林业大学 2002
[2]中国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法治研究[D]. 孔石.东北林业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292535
【文章来源】:福州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0.1 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
0.2 研究方法、内容和目标
第一章 生物多样性概述
1.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特征
1.1.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1.1.2 生物多样性的特征
1.2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1.2.1 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
1.2.2 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价值
1.2.3 生物多样性的人文价值
第二章 国际生物多样性法律保护现状
2.1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条约或协议
2.1.1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2.1.2 《生物多样性公约》
2.1.3 《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
2.2 发达国家生物多样性法律保护现状
2.2.1 美国生物多样性法律保护现状
2.2.2 英国生物多样性法律保护现状
2.2.3 日本生物多样性法律保护现状
2.3 小结
第三章 我国生物多样性法律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3.1 我国生物多样性法律保护现状
3.2 我国生物多样性法律保护存在问题
3.2.1 我国生物多样性立法体系存在的问题
3.2.2 我国生物多样性执法体制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对策研究
4.1 国外生物多样性法律保护的经验借鉴
4.2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体系的构建
4.2.1 《宪法》与《环境保护法》基本法律的修改
4.2.2 综合性法律《生物多样性保护法》的制定
4.2.3 单项法律、法规的修订或制定
4.3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执法体制的完善
4.3.1 管理体制的完善
4.3.2 执法程序的完善
4.3.3 建设高素质的行政执法队伍
4.3.4 加大对违法者的执法力度
4.3.5 强化对公众的宣教工作,是执法的重要环节
4.3.6 健全执法监督机制
4.4 国际公约的履行与合作的加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俄两国刑法关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犯罪之比较[J]. 吴占英. 孝感学院学报. 2004(05)
[2]论中国生物技术安全立法的构建[J]. 张建伟.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3]关于制定《自然保护区法》的论证[J]. 孙佑海,陈少云. 环境保护. 2004(03)
[4]世界旅游新发展和旅游基本法建设[J]. 范能船. 旅游科学. 2004(01)
[5]WTO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关系及我国的环境法律应对[J]. 赵绘宇.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1)
[6]中国出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国内法的必要性[J]. 周学红,崔京姬. 野生动物. 2004(01)
[7]浙江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研究[J]. 谭湘萍,丁平.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3(06)
[8]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关系探讨[J]. 吴晓红.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3(04)
[9]从美国《濒危物种法》对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反思[J]. 李铮. 云南环境科学. 2003(02)
[10]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若干知识产权问题[J]. 史学瀛. 南开学报. 2003(03)
硕士论文
[1]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政策体系研究[D]. 张志忠.东北林业大学 2002
[2]中国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法治研究[D]. 孔石.东北林业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2925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292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