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西部开发中的生态环境补偿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8 08:46
  在分析了西部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文章认为在西部大开发中,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和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是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要使西部生态环境得到有效地保护和改善,就必须对在西部生态环境保护中做出的“特殊牺牲”给予补偿,这不仅是西部经济发展和脱贫的需要,而且是实现环境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通过论证建立西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理论根据,指出传统的以功利和实用为基础的环境哲学和伦理学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否认人与自然之间具有任何直接的道德关系,不承认自然界的价值问题,不考虑人类主体之外的事物的价值。建立在这种观点之上的环境政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往往会导致环境灾难或退化。因此,应重新审视生态环境的价值,通过生态环境补偿等措施,使环境的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通过分析现行生态环境补偿法律制度,提出了西部生态环境补偿立法应遵循生态安全原则、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事先预防和事后补救相结合的原则、开发者保护和受益者补偿的原则,并确立中央、地区和地方三级立法的模式构建西部生态环境补偿立法的完整体系,科学地规定生态环境补偿的对象、范围、标准等。并对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土地征用补偿制度、自然资源价格制度、...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西部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 西部生态环境概况
        (一) 西部生态环境现状
        (二)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特点
    二、 西部开发活动对西部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 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四) 草原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 建立西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及其根据
    一、 生态环境补偿的必要性
        (一) 生态环境补偿的含义及其性质
        (二)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建立的必要性
    二、 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理论根据
        (一) 对环境价值的重新审视
        (二) 将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
    三、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建立的法律依据
        (一) 国家立法
        (二) 地方立法
    四、 对现行生态环境补偿立法的评述
        (一) 立法的动机和目的
        (二) 立法程序与法规效力层次
        (三) 立法的内容
第三章 西部生态环境补偿立法的健全和完善
    一、 构建西部生态环境补偿立法的完整体系
        (一) 西部生态环境补偿立法体系框架
        (二) 国家立法
        (三) 地方立法
    二、 确立西部生态环境补偿立法的基本原则
        (一) 生态安全原则
        (二) 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
        (三) 事先预防和事后补救相结合的原则
        (四) 开发者保护、受益者补偿原则
    三、 建立有效的西部生态环境补偿管理制度
        (一) 自然资源产权制度
        (二) 土地征用补偿制度
        (三) 自然资源价格制度
        (四) 环境税制度
        (五) 公众参与制度
    四、 确定西部生态环境补偿的对象、范围、标准和形式
        (一) 补偿的对象和范围
        (二) 补偿的标准
        (三) 补偿的形式
        (四) 生态环境补偿费的征收、管理、使用和监督
    五、 严格违法责任
        (一) 加大处罚力度
        (二) 严厉制裁生态犯罪
        (三) 实行惩罚性赔偿制度
        (四) 引入资格罚
        (五) 严格渎职责任
参考资料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西部生态经济模式的建立[J]. 蒋万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2)
[2]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建设——以非政府组织(NGO)为中心[J]. 李艳芳.  浙江社会科学. 2004(02)
[3]西部生态现状调查[J]. 董峻.  生态经济. 2004(03)
[4]西北地区发展若干关键问题研究[J]. 樊胜岳,程国栋,封志明,高宏霞.  甘肃社会科学. 2004(01)
[5]浅析土地征用补偿法律制度[J]. 汤晓珂.  中国土地. 2004(Z1)
[6]防治土地荒漠化的资源法律问题及其对策——以甘肃省石羊河流域为例[J]. 杜群.  法学评论. 2004(01)
[7]建构西部环境伦理学的理性思考[J]. 李建群,杨晓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3)
[8]论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途径[J]. 王灿发.  政法论坛. 2003(04)
[9]我国生态安全问题初探[J]. 尹晓波.  经济问题探索. 2003(03)
[10]我国环境税收体系的重构[J]. 李慧玲.  法商研究. 2003(02)



本文编号:33076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3076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a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