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资本投资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22 23:13
从政治宣言到物质行动是可持续发展变为现实的必由之路。无论是贫困的迅速消除,还是财富的持续增加;无论是代内公平,还是代际公平;无论是弱可持续,还是强可持续;无论是经济增长和发展,还是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无论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还是循环经济与循环型社会建设。一切都将归根到底依赖于可持续的资本投资。伦理规则是可持续发展的指南,资本投资则是可持续发展的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进行资本投资是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可持续发展既需要人造资本投资,也需要自然资本投资。然而,自然资本投资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投资,只有当自然资本投资成为行动时,可持续发展才能有可靠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本投资只有成为商业投资,只有成为企业投资为主体的投资才可能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从无制度到有制度,人类社会实现了从无序到有序生存发展的跨越;从非正式制度到正式制度,人类社会实现了从盲目发展到理性发展的跨越;从义务性制度到激励性制度,人类社会实现了从被动发展向主动发展的跨越;从人造资本投资制度到自然资源投资制度,人类社会将实现从不可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的跨越。法律要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
【文章页数】:19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 要
Abstract
0. 前言
0.1 选题依据
0.2 研究目的
0.3 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0.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0.5 学术构想与思路
0.6 主要研究内容
0.7 主要研究结论
0.8 研究方法
1. 自然资本投资: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1.1 可持续发展是政治宣言,更是资本投资
1.2 可持续发展的资本投资主要是自然资本投资
1.3 自然资本投资主体的选择:企业是重要主体
2. 自然资本投资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空间
2.1 制度推动或者阻碍可持续发展
2.2 可持续发展需要激励性投资制度
2.3 法律制度较其他制度更具有激励性
2.4 自然资本产权制度是制度设计的核心
2.4.1 自然资源产权的属性及其功能
2.4.2 环境容量产权的属性及其功能
2.4.3 自然资本投资产权的制度实现
3. 自然资本投资法律制度:可持续发展法的制度选择
3.1 现行法律制度绩效的评估与诊断
3.1.1 评估与诊断的国际背景
3.1.2 国内法的评估与诊断
3.2 自然资本投资法律制度构建的理性选择
3.2.1 均衡公平、效率与自由
3.2.2 均衡法律制度与社会固有制度
3.3 可持续发展法律制度结构的革命
3.4 自然资本产权制度绩效是法律制度结构革命的契机
3.4.1 产权制度是公平之源
3.4.2 产权制度是效率之本
3.4.3 产权制度是自由之身
3.4.4 产权制度是行政权制度、司法权制度合理建构之基
4. 自然资本投资法律制度结构:可持续发展法的制度安排
4.1 自然资本投资制度在中国法律安排的障碍
4.1.1 制度理念障碍
4.1.2 制度安排障碍
4.2 中国可持续发展法律制度结构的重构
4.2.1 宪法修正
4.2.2 民法修正
4.2.3 环境资源法修正
4.2.4 相关部门法修正
4.2.5 与非正式制度的衔接
4.3 中国自然资本投资法律制度的安排
4.3.1 自然资本产权制度
4.3.2 自然资本投资管制制度
4.3.3 自然资本投资战略与规划制度
4.3.4 自然资本价值评估制度
4.3.5 自然资本核算制度
4.3.6 自然资本会计与审计制度
4.3.7 自然资本共同基金制度
4.3.8 自然资本证券与期货制度
4.3.9 自然资本投资保险制度
4.3.10 自然资本技术创新制度
4.3.11 国家自然资本投资公司制度
4.4 中国自然资本投资法律制度的制度环境
4.4.1 国民预算制度的改革
4.4.2 税费制度的改革
4.4.3 GDP 统计方式的改革
4.4.4 投资政策制度的改革
4.4.5 自然资本储备制度的改革
5. 自然资本投资法律制度创新:可持续发展法的实施
5.1 自然资本投资法律制度在中国的历史变迁
5.1.1 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
5.1.2 环境容量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
5.2 制度创新的主体、阶段与路径依赖
5.2.1 制度创新的主体
5.2.2 制度创新的阶段
5.2.3 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
5.3 法律制度创新绩效的评价标准
5.3.1 自然资本投资额增加和社会交易成本较低
5.3.2 自然资本存量的维持、保持与增加
5.3.3 “SEEA”体系的实施
6. 结论
7. 数据分析:
中国自然资源投资结构比对(森林投资为例)
中国自然资源投资结构比对(水利投资为例)
中国环境容量投资结构比对(工业污染投资为例)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4019879
【文章页数】:19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 要
Abstract
0. 前言
0.1 选题依据
0.2 研究目的
0.3 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0.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0.5 学术构想与思路
0.6 主要研究内容
0.7 主要研究结论
0.8 研究方法
1. 自然资本投资: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1.1 可持续发展是政治宣言,更是资本投资
1.2 可持续发展的资本投资主要是自然资本投资
1.3 自然资本投资主体的选择:企业是重要主体
2. 自然资本投资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空间
2.1 制度推动或者阻碍可持续发展
2.2 可持续发展需要激励性投资制度
2.3 法律制度较其他制度更具有激励性
2.4 自然资本产权制度是制度设计的核心
2.4.1 自然资源产权的属性及其功能
2.4.2 环境容量产权的属性及其功能
2.4.3 自然资本投资产权的制度实现
3. 自然资本投资法律制度:可持续发展法的制度选择
3.1 现行法律制度绩效的评估与诊断
3.1.1 评估与诊断的国际背景
3.1.2 国内法的评估与诊断
3.2 自然资本投资法律制度构建的理性选择
3.2.1 均衡公平、效率与自由
3.2.2 均衡法律制度与社会固有制度
3.3 可持续发展法律制度结构的革命
3.4 自然资本产权制度绩效是法律制度结构革命的契机
3.4.1 产权制度是公平之源
3.4.2 产权制度是效率之本
3.4.3 产权制度是自由之身
3.4.4 产权制度是行政权制度、司法权制度合理建构之基
4. 自然资本投资法律制度结构:可持续发展法的制度安排
4.1 自然资本投资制度在中国法律安排的障碍
4.1.1 制度理念障碍
4.1.2 制度安排障碍
4.2 中国可持续发展法律制度结构的重构
4.2.1 宪法修正
4.2.2 民法修正
4.2.3 环境资源法修正
4.2.4 相关部门法修正
4.2.5 与非正式制度的衔接
4.3 中国自然资本投资法律制度的安排
4.3.1 自然资本产权制度
4.3.2 自然资本投资管制制度
4.3.3 自然资本投资战略与规划制度
4.3.4 自然资本价值评估制度
4.3.5 自然资本核算制度
4.3.6 自然资本会计与审计制度
4.3.7 自然资本共同基金制度
4.3.8 自然资本证券与期货制度
4.3.9 自然资本投资保险制度
4.3.10 自然资本技术创新制度
4.3.11 国家自然资本投资公司制度
4.4 中国自然资本投资法律制度的制度环境
4.4.1 国民预算制度的改革
4.4.2 税费制度的改革
4.4.3 GDP 统计方式的改革
4.4.4 投资政策制度的改革
4.4.5 自然资本储备制度的改革
5. 自然资本投资法律制度创新:可持续发展法的实施
5.1 自然资本投资法律制度在中国的历史变迁
5.1.1 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
5.1.2 环境容量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
5.2 制度创新的主体、阶段与路径依赖
5.2.1 制度创新的主体
5.2.2 制度创新的阶段
5.2.3 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
5.3 法律制度创新绩效的评价标准
5.3.1 自然资本投资额增加和社会交易成本较低
5.3.2 自然资本存量的维持、保持与增加
5.3.3 “SEEA”体系的实施
6. 结论
7. 数据分析:
中国自然资源投资结构比对(森林投资为例)
中国自然资源投资结构比对(水利投资为例)
中国环境容量投资结构比对(工业污染投资为例)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40198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4019879.html
上一篇:我国页岩气开发法律规制的现状及其完善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