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2 16:13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和渔业等)现代化水平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然而伴随着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面源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化学品的无节制施用,禽畜粪便、秸秆以及农村生活垃圾等废弃物数量剧增且缺乏及时有效处理,对我国农村的土壤、水体和空气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农村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首要原因,它不仅对农村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而且危及到农村居民甚至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也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可持续发展。防治农村面源污染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任何阶段性、项目式的政策措施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各种手段综合施策与不懈努力,其中通过完善法律制度,把防治我国农村面源污染引入法治轨道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高度重视并进行有效的法律规制势在必行。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从完善有关环境法律制度的角度,对防治我国农村面源污染提出对策建议。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导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背景,国内外对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的研究情况,以及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主要是界定农村面源污染的相关概念,列举阐述其特征,并对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类型及其危害作了分析和归纳。第三章主要从法律制度的角度,研究造成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各方面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目前我国防治农村面源污染的法律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第四章主要介绍日本、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在防治农村面源污染问题上的有效经验,阐述其对我国法律实践的有益启示。第五章在上述章节的研究基础上,提出防治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法律建议及初步设想。
【关键词】:农村面源污染 立法 法律执行 农民环保法律意识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68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导论12-14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13
- 1.2 国外研究概况13
- 1.3 国内研究概况13-14
- 1.4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14
- 第二章 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类型及危害14-21
- 2.1 有关概念的界定14-15
- 2.1.1 面源污染的概念14-15
- 2.1.2 农村面源污染的概念15
- 2.2 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特征15-16
- 2.2.1 污染源分散且隐蔽15-16
- 2.2.2 污染过程随机且不确定16
- 2.2.3 污染后果不易监测16
- 2.2.4 污染防治的难度较大16
- 2.3 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类型16-19
- 2.3.1 农用化学品及农膜污染16-17
- 2.3.2 禽畜养殖业污染17-18
- 2.3.3 农村固体废物污染18
- 2.3.4 污水灌溉污染18-19
- 2.3.5 企业“三废”污染19
- 2.4 我国农村面源污染带来的危害19-21
- 2.4.1 严重污染水源,危及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20
- 2.4.2 严重污染土地,加速土壤退化20
- 2.4.3 严重污染大气,威胁城乡居民身体健康20-21
- 2.4.4 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21
- 2.5 本章小结21
- 第三章 我国农村面源污染产生的相关法律原因分析21-29
- 3.1 我国防治农村面源污染立法不完善21-25
- 3.1.1 相关法律规范系统性不足22
- 3.1.2 相关法律条文可操作性不强22-23
- 3.1.3 相关立法权责不匹配23-24
- 3.1.4 农村面源污染监管体制设置不合理24-25
- 3.2 我国农村面源污染执法不力25-26
- 3.2.1 我国农村基层环保能力薄弱25
- 3.2.2 执法人员素质不高25-26
- 3.2.3 少数地方政府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26
- 3.3 农村居民环境保护法律意识淡薄26-28
- 3.3.1 农村居民“重产量、轻环保”意识普遍存在26-27
- 3.3.2 农村居民缺乏环境知情权27-28
- 3.3.3 农村居民环境参与程度不高28
- 3.4 本章小结28-29
- 第四章 发达国家有关防治农村面源污染的成功经验及启示29-40
- 4.1 日本29-32
- 4.1.1 日本防治农村面源污染概述29
- 4.1.2 日本防治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法律法规29-31
- 4.1.2.1. 防治农业生产污染方面30
- 4.1.2.2. 防治禽畜养殖业污染方面30
- 4.1.2.3. 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方面30-31
- 4.1.2.4. 保障城市生活环境安全和防治高速公路面源污染方面31
- 4.1.3 日本防治农村面源污染的其他措施31-32
- 4.1.3.1. 采取技术措施防治农村面源污染31
- 4.1.3.2. 采用经济刺激手段防治农村面源污染31-32
- 4.1.3.3. 采取其他政策措施防治农村面源污染32
- 4.2 美国32-35
- 4.2.1 美国防治农村面源污染概述32-33
- 4.2.2 美国防治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政策法律33-34
- 4.2.2.1. 提出并实施著名的“最佳管理实践”33
- 4.2.2.2. 美国防治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法律法规33-34
- 4.2.3 美国防治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技术措施34
- 4.2.4 美国防治农村面源污染的其他措施34-35
- 4.3 欧盟35-37
- 4.3.1 欧盟防治农村面源污染概述35
- 4.3.2 欧盟防治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政策法规35-36
- 4.3.2.1. 主要政策35-36
- 4.3.2.2. 主要法律法规36
- 4.3.3 欧盟防治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金融财政措施36-37
- 4.4 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对我国防治农村面源污染的启示37-40
- 4.4.1 注重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37
- 4.4.2 注重立法质量37-38
- 4.4.3 注重运用经济刺激手段38
- 4.4.4 注重环境信息的公开透明38-39
- 4.4.5 注重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保建设39
- 4.4.6 注重环保法律宣传教育39
- 4.4.7 注重厘清相关政府部门职责39-40
- 4.5 本章小结40
- 第五章 防治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法律建议40-54
- 5.1 健全防治农村面源污染法律体系40-45
- 5.1.1 明确立法指导思想及原则40-42
- 5.1.1.1. 可持续发展原则41
- 5.1.1.2. 全面防治原则41
- 5.1.1.3. 权责利相适应原则41-42
- 5.1.1.4. 经济刺激原则42
- 5.1.2 制定一部系统的综合性法律42
- 5.1.3 有针对性地加强地方立法42-43
- 5.1.4 健全农村面源污染环境诉讼制度43
- 5.1.5 强化法律责任43-44
- 5.1.5.1. 明确农村面源污染法律责任主体43-44
- 5.1.5.2. 严格农村面源污染法律责任44
- 5.1.5.3. 在司法上加大对农村面源污染法律责任的追究力度44
- 5.1.6 切实提高立法质量44-45
- 5.1.6.1. 要注重立法的配套性44-45
- 5.1.6.2. 法律内容应重视可操作性、针对性和层次性45
- 5.1.6.3. 立法要突出重点45
- 5.2 健全完善环境公益诉讼45-47
- 5.2.1 放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45-47
- 5.2.1.1. 赋予我国检察机关环境公益诉讼权46
- 5.2.1.2. 赋予我国公民环境公益诉讼权46-47
- 5.2.2 举证责任的分配应遵循“举证责任倒置”原则47
- 5.2.3 为公民开展环境公益诉讼提供法律援助47
- 5.3 严格农村面源污染执法与监督检查47-49
- 5.3.1 清晰界定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责任47-48
- 5.3.2 赋予环保部门必要的刚性执法权48
- 5.3.3 强化农村环境执法队伍建设48-49
- 5.3.4 完善农村环保执法监督稽查机制49
- 5.4 加强农村环保法制宣传和农民环境意识教育49-51
- 5.4.1 依法公开环境信息49-50
- 5.4.2 坚持公众参与原则50
- 5.4.3 让农民自觉成为防治农村面源污染的主体力量50-51
- 5.5 重视运用经济激励制度51-53
- 5.5.1 积极推行农村面源污染生态补偿51-52
- 5.5.1.1. 明确规定生态补偿主体52
- 5.5.1.2. 实施多元化补偿方式52
- 5.5.1.3. 遵循分类补偿原则52
- 5.5.2 探索以税收方式控制农村面源污染52-53
- 5.6 本章小结53-54
- 结论54
- 中文参考文献54-57
- 外文参考文献57-59
- 致谢59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平安;陈林玉;;“支招”农村面源污染[J];江淮法治;2014年13期
2 张桂林;李松;;三峡库区农村治污探路[J];w
本文编号:4723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472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