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物权立法的逻辑基
本文关键词:自然资源物权立法的逻辑基础——资源与物的比较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主要建立在土地资源上的物权理论扩大适用于多样态的自然资源时,资源的公共属性与私人排他支配的制度特征,两者间的矛盾就变得紧张。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市场路径要求顺应资源兼有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双重特性,拓展传统私法利益内涵,将自然资源纳入物权法"物"之概念的范畴。通过对风能资源实践活动的考察,资源公益符合法益的正当性要求,在具备了效用、稀缺,建立了自然资源市场体系后,物权立法能够实现"物"之概念对资源独特性的制度回应。自然资源物权立法理论探讨的起点即不是有体物还是无体物的争论,也不是以物之名还是以财产之名的质疑。借鉴英美法系从权利角度(某种法律关系)理解和把握财产的立法技术,各类有形的或无形的、单体的或集合的自然资源均有成为物权客体的可能。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自然资源 物 物权
【基金】:同济大学卓越青年学者计划“自然资源‘绿色’物权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13;D912.6
【正文快照】: 1引言近现代的物权制度主要是对人类土地资源的法律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1],1)。这种建立在不动产土地资源上的法律理论扩大适用在多样态的自然资源上时,资源的公共属性与私人排他支配的制度特征的矛盾就变得紧张。学者们为此提出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更多考虑自然资源的特殊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金海统;;自然资源使用权:一个反思性的检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2 廖顺宝;刘凯;李泽辉;;中国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的估算[J];地球信息科学;2008年05期
3 王富;徐学渊;;我国风力发电市场前景及存在的问题[J];电站辅机;2010年01期
4 蔡守秋;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自然资源市场的法律调整[J];法学杂志;2004年06期
5 张璐;;生态经济视野下的自然资源权利研究[J];法学评论;2008年04期
6 杜群;环境法与自然资源法的融合[J];法学研究;2000年06期
7 谭柏平;;自然资源物权质疑[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吕忠梅;关于物权法的“绿色”思考[J];中国法学;200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尚;;罗马公法述略[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孙晓光;;从家庭本位到个人本位——古代法与近代私法主体之比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3 吴亚平;;论自然的属性及环境法的理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4 邵建东;曾见;;情谊行为还是法律行为——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女方停服避孕药”案评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5 曹险峰;;罗马法中的人格与人格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6 颜运秋;陈健誉;;集体合同纠纷与公益诉讼[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7 李晓新;;宪法经济制度的规范化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8 蒋志如;;两条道路如何抉择?——对《变法、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一文的解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9 范婷婷;;略论代位权行使的效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10 汪传才,凌艳传;论缔约过程中的告知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玉苗;;大学章程法律性质考察[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高圣平;;宅基地转让纠纷个案的法律经济学[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3 刘忠权;任丽敏;杨红;;浅析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董美根;;论专利默示许可——以对专利产品合理期待使用为目标[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5 杨铁军;;消费者合同中信息均衡性实现研究——以民法为视角[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韩英杰;王鹏;郜士祥;;豫南风电覆冰灾害应对研究[A];经济策论(下)[C];2011年
7 周林彬;冯曦;;中国法律经济学的现状与未来——从八个方面转变看[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蒋光辉;;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法经济学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9 李晨;;法律经济分析的规则视角问题及其实践应用[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10 李光宇;王典;;论虚拟财产引发的法律问题[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宇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律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长坤;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李平英;产业组织结构与农产品质量管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8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周斌;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高伟;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国宏;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业投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赵小娟;企业环境责任探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孙茂庆;我国环境信息公开中义务主体的作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邵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李莎;船舶融资租赁法律问题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刘金华;期待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王佳俊;重复保险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杨臻;物之瑕疵担保责任独立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张原;解雇事由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登伟;封志明;杨艳昭;;海河流域降水空间插值方法的选取[J];地球信息科学;2006年04期
2 徐成东;孔云峰;仝文伟;;线性加权回归模型的高原山地区域降水空间插值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2008年01期
3 徐涤宇;环境观念的变迁和物权制度的重构[J];法学;2003年09期
4 金海统;论水权物权立法的基本思路[J];法学;2004年12期
5 高飞;;物权立法与中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改革的现实选择[J];环境资源法论丛;2002年00期
6 肖国兴;中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创新的法律抉择[J];环境保护;2002年04期
7 张璐;;“蓝色国土”的财产属性及其物权化[J];环境保护;2006年17期
8 ;时事政策动向[J];环境经济;2004年04期
9 李静秋,罗立军,王明辉,尤少杰;齐齐哈尔风能资源分析及利用[J];黑龙江气象;2003年04期
10 沈宗灵;再论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J];法学研究;199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冰;;自然资源物权立法的逻辑基础——资源与物的比较分析[J];资源科学;2012年10期
2 刘宏明;;我国野生植物所有权物权立法简评[J];内蒙古林业;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琴;;试论物权立法应注意的问题[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杨琴;;试论物权立法应注意的问题[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早报首席评论员 鲁宁;物权立法是公民权利的启蒙[N];东方早报;2007年
2 王利明;对物权立法中征收征用问题的再认识[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3 唐俊;物权立法需实现理论与现实的谨慎跨越[N];法制日报;2006年
4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师安宁;客观审视物权立法的成就与不足[N];人民法院报;2008年
5 ;公证制度应写入物权立法[N];人民日报;2005年
6 易继明;对物权立法的思考[N];学习时报;2005年
7 吴颖;土地物权立法有望提速[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8 邹声文 田雨;中国物权立法充分体现宪法原则[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9 石方川;物权立法:意义更在立法外[N];中国信息报;2007年
10 邹声文 田雨;中国物权立法充分体现宪法原则[N];人民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弦;民国物权立法及其现代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自然资源物权立法的逻辑基础——资源与物的比较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18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501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