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的完善

发布时间:2017-07-29 08:24

  本文关键词: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的完善


  更多相关文章: 碳排放权 碳排放权交易 法律属性 监管制度


【摘要】:目前,世界各国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完成《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减排义务,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已经被广泛地实践。然而中国在构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碳排放交易体系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国要想积极应对“后京都时代”逐渐增大的减排任务,必须制定出一整套有效可行的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而本文也在探索在构建相关法律制度时所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文章对碳排放权的性质做了详细的分析。确定碳排放权的性质,对于确定碳排放权取得的方式,行使的主体、程序以及滥用权利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这一系列问题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笔者认为,碳排放权应当是一种公私混合性权利:碳排放权可以被认为与用益物权相类似,具有用益物权性质;同时,企业取得碳排放权必须经行政许可,方得行使,亦即该权利是由政府的许可而产生。 其次,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现状:目前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主要是以清洁发展机制(CDM)进行的。而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了最具有潜力的减排市场。但是在2013年《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开始后,我国很可能会承担比现在还要重的减排任务,因此,并不一定会有更多的基于CDM项目的碳排放额提供给发达国家。同时笔者还分析了目前我国在碳排放权交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一,碳排放计量标准不明确;第二,碳交易主体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三,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并未建成。这些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在构建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中所应当特别关注的。 最后,文章还对我国构建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应当完善碳交易法律主体制度。应当在市场准入制度,主体权益保障制度方面加以完善;其次,完善初始分配制度,建议短期内实行免费分配为主,有偿分配为辅的制度;长期采取以拍卖分配为主,免费分配为辅的方式进行有效合理的分配;第三,建立健全市场监管制度。健全市场监管制度,应当着重从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入手;最后,明确各方法律责任,从监管机构、碳排放权人以及第三方机构入手,明确各自法律责任。
【关键词】:碳排放权 碳排放权交易 法律属性 监管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8
  • 前言8-12
  • (一) 碳排放交易相关背景8-9
  • (二) 构建我国碳排放交易制度的必要性9-10
  • (三) 构建我国碳排放交易制度的可行性10-12
  • 一、碳排放权交易的产生12-15
  • (一) 碳排放交易制度基础——温室气体总量控制制度12
  • (二) 交易基本模式12-15
  • 1. 自愿减排交易体系13
  • 2. 总量控制和配额交易模式13-15
  • 二、碳排放权的权利性质分析15-22
  • (一) 对碳排放权的性质的不同理解及分析15-18
  • 1. 从私法的角度看,,碳排放权是一种“准物权”15-16
  • 2. 从环境法的角度看,碳排放权属于环境权的一种16-18
  • (二) 碳排放权是一种公私混合型权利18-22
  • 1. 公权与私权18-19
  • 2. 碳排放权的私权属性19
  • 3. 碳排放权的公权属性19-20
  • 4. 笔者观点20-22
  • 三、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现状及问题分析22-25
  • (一) 我国碳排放交易的现状22-23
  • (二)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中的问题23-25
  • 1. 碳排放计量标准不明确23-24
  • 2. 碳交易主体方面存在的问题24
  • 3. 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并未建成24-25
  • 四、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的建议25-33
  • (一) 完善碳交易主体法律制度25-26
  • 1. 完善市场准入制度25
  • 2. 完善交易主体权益保障机制25-26
  • (二) 完善碳排放权初始分配规则26-28
  • 1. 碳排放权初始分配的主要方式及分析26-27
  • 2. 对我国碳排放权初始分配的构想27-28
  • (三) 建立健全市场监管制度28-30
  • (四) 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30
  • (五) 明确各方法律责任30-33
  • 1. 明确监管机构法律责任31
  • 2. 明确碳排放权人法律责任31
  • 3. 明确交易机构法律责任31-33
  • 结论33-34
  • 参考文献34-38
  • 致谢38-3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冷罗生;;CDM项目值得注意的几个法律问题[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刘萍;;从哥本哈根会议谈我国碳排放法律制度[J];北方经贸;2012年02期

3 丁丁;潘方方;;论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J];法学杂志;2012年09期

4 郑玲丽;;低碳经济下碳交易法律体系的构建[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5 白洋;;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法律构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王玉海;潘绍明;;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碳交易市场现状和趋势[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11期

7 苏燕萍;;论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8 中山大学法学院课题组;;论中国碳交易市场的构建[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李挚萍;程凌香;;碳交易立法的基本领域探讨[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姜双林;韩帮助;;排污权法律性质探析[J];科技与法律;2011年04期



本文编号:5882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5882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2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