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集体公益林管理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6 08:31

  本文关键词:集体公益林管理法律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集体公益林 管理 法律制度


【摘要】:集体公益林以保护生态环境、发挥生态效益为经营目标,对我国环境保护的事业发展起着极具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2008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展的背景下,将集体公益林的承包经营权下放到农户手中,如何从政府管理角度做好公益林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平衡工作,及时依据社会经济的发展跟进、完善相关的管理法律制度,是本文的写作立足点。 本文分成五部分: 第一部分,“集体公益林管理法律制度概述”,介绍了分类经营模式下,生态公益林的概念、分类,并对集体公益林与国有公益林、集体公益林与商品林的区别作了分析;阐述了集体公益林管理法律制度的生态补偿制度、采伐管理制度、管护制度和政策性保险制度四项制度内容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并针对集体公益林管理法律制度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 第二部分,“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制度”,对生态补偿的概念以及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的现行政策法律规定进行了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针对该制度存在的补偿标准偏低、补偿标准不科学、补偿标准未与管护效果相结合、补偿供给主体单一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供给主体体系、实现补偿标准科学化的完善建议。 第三部分,“集体公益林采伐管理制度”,对集体公益林采伐管理的概念、意义、分类进行了阐述,并对集体公益林采伐管理的制度沿革以及现行规定进行了分析总结;分析该制度现存的采伐限额编制不合理、采伐监管执行不到位的问题,提出科学编制采伐限额、加强采伐监管和完善采伐公示制度的完善建议。 第四部分,“集体公益林管护制度”,2008年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推行,使得集体公益林的管护制度有了新变化。在区别集体公益林管护与国有公益林管护的基础上,阐述了集体公益林管护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集体公益林的管护模式;针对集体公益林管护制度存在的管护的权利与义务不对称、履行管护义务的利益保障不足、管护效果未得到有效保障的问题,提出从生态补偿、政策性保险两方面完善利益保障制度以及从政府和林农两方面完善责任制度的建议。 第五部分,“集体公益林政策性保险制度”,从集体公益林政策性保险的概念、实施必要性以及实施情况三方面对集体公益林政策性保险制度实施概况做了分析,并针对集体公益林政策性保险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法律法规缺位、保险公司经营积极性不高、末充分体现分类经营思想和基层人员、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主要从完善相应法律法规体系、体现分类经营理念、完善配套措施以及充分发挥基层林业工作人员的作用四个方面着手。 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我国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臣与世界保护环境的大背景下鉴于集体公益林的特殊功能,本文通过对集体公益林管理法律制度进行全面的梳理,针对集体公益林管理的资金管理、经营管理、保护管理以及风险管理四部分法律制度内容,分析该制度在实践中面临的新困境,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以期更好的解决集体公益林可持续发展问题,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持续开展。
【关键词】:集体公益林 管理 法律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6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2
  • 第一章 集体公益林管理法律制度概述12-18
  • 一、集体公益林12-15
  • (一) 林业分类经营12-13
  • (二) 生态公益林13-14
  • (三) 公益林与集体公益林14
  • (四) 集体公益林与集体商品林14-15
  • 二、集体公益林管理法律制度15-18
  • (一) 集体公益林管理法律制度的具体内容15-17
  • (二) 集体公益林管理法律制度评价17-18
  • 第二章 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制度18-28
  • 一、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制度现状18-21
  • (一) 生态补偿概念的演进18-20
  • (二) 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现行法律定20-21
  • 二、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制度现存的问题21-24
  • (一) 补偿标准偏低21-22
  • (二) 补偿标准不科学22-23
  • (三) 补偿标准未与管护效果相结合23-24
  • (四) 生态补偿供给主体单一24
  • 三、完善集体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建议24-28
  • (一) 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供给主体体系25-26
  • (二) 实现补偿标准的科学化26-28
  • 第三章 集体公益林采伐管理制度28-35
  • 一、集体公益林采伐管理制度概述28-30
  • (一) 集体公益林采伐管理28-29
  • (二) 集体公益林采伐管理制度沿革29-30
  • (三) 集体公益林采伐管理现行法律规定30
  • 二、集体公益林采伐管理制度问题分析30-33
  • (一) 采伐限额编制不合理31-32
  • (二) 采伐监管执行不到位32-33
  • 三、完善集体公益林采伐管理制度的建议33-35
  • (一) 科学编制采伐限额33
  • (二) 加强采伐监管33-34
  • (三) 完善采伐公示制度34-35
  • 第四章 集体公益林管护制度35-41
  • 一、集体公益林管护制度概述35-37
  • (一) 集体公益林管护与国有公益林管护35-36
  • (二) 管护人员权利和义务36
  • (三) 集体公益林管护模式36-37
  • 二、集体公益林管护制度问题分析37-38
  • (一) 管护的权利与义务不对称37
  • (二) 履行管护义务的利益保障不足37-38
  • (三) 管护效果未得到有效保障38
  • 三、完善集体公益林管护制度的建议38-41
  • (一) 健全利益保障制度38-39
  • (二) 完善责任制度39-41
  • 第五章 集体公益林政策性保险制度41-49
  • 一、集体公益林政策性保险制度实施概况41-44
  • (一) 集体公益林政策性保险的概念41
  • (二) 集体公益林政策性保险实施必要性41-43
  • (三) 集体公益林政策性保险实施情况43-44
  • 二、集体公益林政策性保险实施的现状分析44-46
  • (一) 政策性保险法律法规缺位44-45
  • (二) 保险公司经营积极性不高45
  • (三) 集体公益林政策性保险未充分体现分类经营45
  • (四) 参与积极性不高45-46
  • 三、完善集体公益林政策性保险制度的建议46-49
  • (一)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46-47
  • (二) 体现分类经营理念47
  • (三) 完善配套措施47-48
  • (四) 充分发挥基层林业工作人员的作用48-49
  • 结论49-50
  • 参考文献50-53
  • 致谢53-54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学术成果54-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炜;;关于生态公益林保护立法问题的探讨[J];林业勘察设计;2006年02期

2 吴昌宝;陈礼辉;余群;;南平:倾力保护生态公益林[J];人民政坛;2009年05期

3 詹焕祥;;实施林木分类经营 力促林业上新台阶[J];江西政报;1996年20期

4 ;福建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林业厅关于福建省生态公益林规划纲要的通知[J];福建政报;2001年06期

5 史玉成;;生态补偿的理论蕴涵与制度安排[J];法学家;2008年04期

6 李小苹;;关于西部生态补偿的立法思考[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赵青娟;;青海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探析[J];攀登;2008年06期

8 张文宁;;生态补偿若干问题研究[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年01期

9 刘博;周训芳;;生态公益林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法律保护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03期

10 李志英;;构建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律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9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佐群;;我国生态公益林保护的专门立法构想——《公益林保护条例》[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张俊鹏;;集体林权改革的制度悖论和正解——从生态保护角度的思考[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刘兆勇;邓虹;;林权改革视角下森林资源保护法律问题研究[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巩固;;面向生态文明的集体林权改革:从思想变革到制度创新[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巩固;;集体林权改革与林业法变革[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6 邓海碧;;关注民生 服务人民——黔西南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初探[A];贵州省档案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陈辉;;浅析我国集体林权流转法律制度之完善[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林璐;;浅析林权制度改革的法制保障——以福建林权制度改革为例[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王思远;黄明健;;林权的物权请求权探析[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10 周训芳;;农民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获得的林权及其物权法保障[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朱邪;地方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提高到每年每亩5元[N];贵州日报;2010年

2 覃亮;融水生态建设步伐加快[N];广西政协报;2010年

3 唐明涛 记者 李敏;我市获国家林业局认定国家级公益林800万亩[N];商洛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王将;艰苦创业 春华秋实[N];张掖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党山 通讯员 张友兵 冯岩洼;绿色生态美丽德宏[N];云南科技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陈煊;和田地区实施公益林保护促森林资源增长[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7 记者 李峻峰;突出工作重点 解决实际问题 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N];法治快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党山 通讯员 张友兵 冯岩洼;绿色生态美丽德宏[N];云南科技报;2010年

9 记者 次仁罗布 实习生 黄瑾;向巴平措会见李育材一行[N];西藏日报;2009年

10 蔡苍浩;云南基本建立公益林保护管理体系[N];中国绿色时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眉;条件价值评估法下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2 张菡冰;集体林权资本化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3 彭恩强;网格化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管护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4 戴芳;工业化进程对林权制度变迁的影响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5 王扬;差序的法律——林权制度的历史实践[D];上海大学;2010年

6 周斌;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张兰花;林权抵押贷款信用风险评估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8 刘祖军;福建集体林权流转实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王丽媛;民族地区集体林权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张冬梅;物权法视野下的林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婧;集体公益林管理法律制度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2年

2 林波;公益林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3 韩兴华;我国公益林经营政府回购机制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4 黄李煌;福建省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体系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5 焦艳;公益林生态效益市场补偿法律机制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6 董群方;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森林产权流转与补偿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葛俊宋;完善新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思考[D];新疆财经大学;2011年

8 张馨元;我国集体林权改革法律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9 张莉;四川省大邑县农户林权抵押贷款需求意愿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10 崔君君;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406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7406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d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