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交易市场法律制度构建
发布时间:2017-08-26 12:40
本文关键词:我国碳交易市场法律制度构建
【摘要】:时至今日,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愈演愈烈,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成为国际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法律领域的焦点性议题。气候变化问题的核心在于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视野下履行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在国际社会达成重要共识,成为各国政治、经济上的重要战略性选择。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国纷纷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型,一场以抢占低碳经济制高点为核心的低碳革命正在悄然进行之中,未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自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作为一种基于市场的高效率、低成本的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工具,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并积极推广。建立和发展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意在通过充分发挥市场化机制的作用来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大气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达到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双赢的目的。我国是世界碳排放大国,也是核证减排量最大的出口国,有着先天的市场发展优势。但由于我国还未建立起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在国际竞争中,依旧是市场规则的被动接受者。因此,加快碳交易市场建设步伐,争取国际碳交易市场的主导权,对于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13年,世界迎来了《京都议定书》的第二个承诺期,而我国也迎来了自己的“碳交易元年”。目前,我国发展碳交易市场的政策信号已非常明显,五个碳交易试点已相继正式上线交易,2015年将建立起国内统一的强制性碳交易市场。 市场的健康、有序运行离不开法律制度的有效保障。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保障碳交易市场的良好运行、调动全社会参与减排的积极性,我国应尽早构建起一套完善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碳交易市场法律制度。本文对我国碳交易市场法律制度的构建进行了详细论述,具体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重点阐述了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丰富内涵,以及碳排放权在交易过程中逐渐凸显出的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第二部分重点阐述了国际碳交易市场的结构分类以及最具代表性的欧盟碳交易市场和美国碳交易市场的运作模式,有利于准备把握各类碳交易市场的功能定位,有效借鉴国外碳交易市场的成功经验;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重点阐述了我国碳交易市场法律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旨在说明我国构建碳交易市场法律制度的条件已成熟;第五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从宏观角度对未来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的国际视野和国内布局进行了重点分析,从微观角度对我国碳交易市场法律制度的前期准备、基本原则以及碳交易市场的交易法律制度、监管法律制度进行了详细论述,,用法律制度为我国搭建起了一个多层次一体化的碳交易市场体系。
【关键词】:碳交易市场 碳排放权 法律制度 市场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96.9;D922.6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一、 引言9-10
- 二、 碳排放权交易概述10-13
- (一) 碳排放权交易的内涵10-11
- (二) 碳排放权的商品属性不断增强11
- (三) 碳排放权的金融属性逐渐凸显11-13
- 三、 国际碳交易市场的结构分类及运作模式13-19
- (一) 国际碳交易市场的结构分类13-14
- 1. 配额交易市场和信用交易市场13
- 2. 强制减排交易市场和自愿减排交易市场13-14
- 3. 碳交易一级市场和碳交易二级市场14
- (二) 国际主要碳交易市场的运作模式14-19
- 1. 欧盟碳交易市场14-17
- 2. 美国碳交易市场17-19
- 四、 我国碳交易市场法律制度构建理论基础19-23
- (一) 福利经济学理论19-20
- (二) 制度经济学理论20-21
- (三) 法经济学理论21-22
- (四) 法哲学理论22-23
- 五、 我国碳交易市场法律制度构建现实基础23-30
- (一) 我国碳交易市场法律制度构建的必要性分析23-26
- 1. 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23-24
- 2. 发展低碳经济的需要24-25
- 3. 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25-26
- (二) 我国碳交易市场法律制度构建的可行性分析26-30
- 1. 我国碳交易市场法律制度构建的实践基础26-28
- 2. 我国碳交易市场法律制度构建的制度基础28-30
- 六、 我国碳交易市场法律制度的构建30-54
- (一) 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的战略部署30-34
- 1. 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的国际视野30-32
- 2. 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的国内布局32-34
- (二) 我国碳交易市场法律制度的前期准备34-38
- 1. 温室气体总量控制制度34-35
- 2. 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35-37
- 3. “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制度37-38
- (三) 我国碳交易市场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38-40
- 1. 政府引导与市场激励相结合原则38-39
- 2. 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原则39
- 3.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原则39-40
- 4. 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40
- (四) 我国碳交易市场交易法律制度40-50
- 1. 交易主体40-41
- 2. 交易客体41-43
- 3. 交易平台43-44
- 4. 交易合同44
- 5. 第三方核证人44-46
- 6. 碳金融服务机构46-50
- (五) 我国碳交易市场监管法律制度50-54
- 1. 构建多层次碳交易市场监管体系50-52
- 2. 明确碳交易市场法律责任52-54
- 七、 结语54-55
- 参考文献55-59
- 致谢59-60
-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冷罗生;;构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法律政策思考[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于杨曜;潘高翔;;中国开展碳交易亟须解决的基本问题[J];东方法学;2009年06期
3 杨波;肖苏原;田慕昕;;我国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的思考[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08期
4 丁丁;潘方方;;论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J];法学杂志;2012年09期
5 王定祥;琚丽娟;;碳金融理论研究评述与展望[J];西部论坛;2013年01期
6 郑玲丽;;低碳经济下碳交易法律体系的构建[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7 曹明德;崔金星;;我国碳交易法律促导机制研究[J];江淮论坛;2012年02期
8 郭剑寒;;法眼评说碳金融之一:碳金融是什么?[J];金融法苑;2010年02期
9 中山大学法学院课题组;;论中国碳交易市场的构建[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蔡守秋;;论中国的节能减排制度[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付璐;欧盟温室气体排放交易机制的立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李通;碳交易市场的国际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415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741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