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环境法教材的拓新之作——评《环境法基础知识与能力训练》

发布时间:2017-08-29 00:23

  本文关键词:环境法教材的拓新之作——评《环境法基础知识与能力训练》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法学教育 能力训练 基础知识 环境问题 拓新 能力培养 教材 教学体系 教程 应用能力


【摘要】:正钭晓东、欧阳恩钱主编完成的《环境法基础知识与能力训练》(以下简称《训练教程》)一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正式出版。该教程特色鲜明,体系完整科学,结构编排新颖独到,既反映了国际国内学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又切合了当前中国环境法制的实际,并且强调法与社会的"视阈融合",谋求环境问题的真正解决。因此,该教程堪称近年来我国环境法教材中难得的拓新之作。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
【关键词】环境法学教育 能力训练 基础知识 环境问题 拓新 能力培养 教材 教学体系 教程 应用能力
【分类号】:D912.6-4
【正文快照】: 钭晓东、欧阳恩钱主编完成的《环境法基础知识与能力训练》(以下简称《训练教程》)一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正式出版。该教程特色鲜明,体系完整科学,结构编排新颖独到,既反映了国际国内学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又切合了当前中国环境法制的实际,并且强调法与社会的“视阈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灿发;于文轩;;论我国环境法学的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J];当代法学;2008年06期

2 钭晓东;;法律教育的实效性研究——论学生法律思维的积淀与养成[J];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才华;;唯物辩证法对西方科学合理性理论的超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史玉民,魏则云;整体论思想的泛化与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演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陈绪纲;;“朗道尔革命”——美国法律教育的转型[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4 张今杰;林艳;;“范式”与“语言游戏规则”——库恩科学革命理论与卡尔-奥托·阿佩尔先验语用学比较研究[J];北方论丛;2011年04期

5 邓礼惠;樊祥恩;;期待视野与美的断裂性存在[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项贤明;比较教育学的立足点和方法论[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9期

7 陈时见;袁利平;;比较教育学的范式与学科生长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8 冯向东;;高等教育研究中的“范式”与“视角”辨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9 姜岩;营销学理论范式变迁的追溯与展望[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刘复兴;论我国教育政策范式的转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2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3 沈岿;;因开放、反思而合法——探索中国公法变迁的规范性基础[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4 史娟萍;;追思科学划界问题[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5 钟文芳;;库恩科学哲学思想对教育史研究的方法论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6 陶祖莱;;从21世纪科学发展大趋势看学术生态系统[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高峡;;学术交流的“术”与“道”[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8 陈懿;黄婧;;中国环境法教材体例若干问题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周卫;;论本科层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课程建设[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倪琳;;融合或竞争?:中国传播学研究范式走向[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述超;长沙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与碳平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3 黄明元;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竞争优势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4 雷家彬;中国高等学校分类方法的反思与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张昆;渗透数学观念的教学设计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张富文;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刘来兵;什么是教育史[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黄永新;西部农村社区公共产品的农民自主治理[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胡安安;企业信息系统的组织采纳规律及其文化因素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操奇;主体视界中的文化发展论[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雄;土地使用权征用法经济学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孙超;约翰·齐曼的科学哲学思想探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袁媛;论科学创造中的审美活动[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宁宁;马克思哲学语境下的科学划界[D];江南大学;2010年

5 王忠明;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丽妹;山寨文化与技术创新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季海东;基于“活动—建构”的“物质的量”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付春刚;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尚玉慧;埃德蒙·金文化相对主义比较教育理论分析范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郑魏;利用概念图促进概念教学的教学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明涛;;环境法教学改革探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方X;21世纪中国环境法制建设的理性回归[J];重庆环境科学;2003年10期

3 世环;;世界环境日在中国[J];世界环境;1989年03期

4 ;简讯[J];世界环境;1989年03期

5 洪蔚;;城市化进程中的几个环境问题[J];上海环境科学;1992年12期

6 张福国,,苏尤勒;呼伦贝尔生态环境状况与试验区保护对策[J];内蒙古环境保护;1995年03期

7 王茂涛;环境问题与国际冲突浅探[J];滁州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8 黎少权;城市建设中施工污染环境问题与防治措施[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3年02期

9 杨金辉;从生态平衡的角度谈西部贫困地区的环保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年01期

10 梅惠;李长安;;湖北省矿山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福生;;马鞍山市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思考[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精选[C];2006年

2 杨吉林;;用科学的观点探讨三个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3 高峻;晏祥宏;;上海崇明岛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以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为例[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4 李慧杰;王端;;基于环境心理学的社会个体环境保护行为探析[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花明;陈润羊;;加强环境保护 促进新农村建设[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6 刘丰田;刘路兴;程艳红;张燕;;治理“白色污染”的理论研究及对策探讨[A];山东生态省建设研究(2004)[C];2004年

7 袁绪英;;城市生态环境的调控与措施探究[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8 姚立英;黄浩云;;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气环境问题与总量控制对策[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9 叶英;计婧;;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分析——以上海宝山区为例[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专辑[C];2006年

10 张梁;刘建伟;;煤炭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管理机制探讨[A];资源·环境·和谐社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占忠;西部大开发中应考虑的几个环境问题[N];中国环境报;2002年

2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 解振华  ;构建新时期环境保护战略[N];经济参考报;2005年

3 邓聿文;解决环境问题需要推进公众参与[N];学习时报;2004年

4 翁雁;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根治环境问题[N];中国环境报;2006年

5 记者  郑劲松 刘萍;痛下决心解决环境问题[N];中国环境报;2006年

6 李庆生;黑龙江召开第八次全省环保大会[N];中国环境报;2007年

7 廖德凯;公众“深度参与”还需政府“零度忍耐”[N];广州日报;2007年

8 梅光欣邋记者 叶滨;空气质量良好天数要达305天以上[N];哈尔滨日报;2007年

9 黄世钊;南宁市挂牌督办6个环境问题项目[N];法治快报;2008年

10 本报见习记者 昌苗苗;广西检查两高一资企业[N];中国环境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肖桂义;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现状、问题和对策[D];吉林大学;2005年

3 李红利;中国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的难题及对策机制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罗永仕;生态安全的现代性解构及其重建[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5 李新英;新疆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6 刘建涛;我国环境问题的文化沉思[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7 洪长安;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过程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8 刘Y蒠

本文编号:7503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7503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1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