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我国在灰霾污染法律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7-09-21 19:41

  本文关键词:我国在灰霾污染法律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灰霾污染 大气污染防治 法律治理


【摘要】:中国空气污染目前已经进入到了区域性污染、叠加性污染阶段,而灰霾因对人体健康和生产生活的严重危害成为大气污染的集中表现;中国治理大气污染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不完善、执法模式条块分割、司法资源配置存在缺陷、配套制度欠缺等;指出中国对灰霾污染的治理应该立足于整体大气污染的防治,通过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建立联防联控区域管理模式、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构建全方位侵权损害保障体系,力求建立治理灰霾污染的长效防控体系。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灰霾污染 大气污染防治 法律治理
【基金】: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F064)
【分类号】:D922.68
【正文快照】: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伴随着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其副作用,如环境污染等也随之出现。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卡森提出环境问题以来,保护环境与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人类共识,并逐渐纳入我国的法制体系。近年来,频繁见诸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丹;张世秋;;中国大气污染控制策略与改进方向评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2 王青媛;张松霞;;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0年02期

3 孙亮;;灰霾天气成因危害及控制治理[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年10期

4 韩抒芮;;浅析新民诉下公益诉讼存在的缺陷[J];法制与社会;2013年11期

5 宋海鸥;;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支撑及其实施[J];重庆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6 宁淼;孙亚梅;杨金田;;国内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管理模式分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卫民;魏敏;李会群;赵永军;;对云状记录简单化模式化的诊断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1期

2 王润清;张凤洲;;各种因素影响下气温和露天温度对比与预报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03期

3 陈柏X;郜庆林;;加密自动站市级中心站实时数据质量控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9期

4 马成芝;孙立德;梁志兵;王天仲;;辽西日光温室大棚内小气候的变化规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0期

5 蒙文交;谭宗琨;刘春峰;;龙眼越冬期间冠层温度与大气温度关系的初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2期

6 赵艳玲;李静锋;刘泳梅;;利用草面温度预报霜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3期

7 王淑艳;李兴宝;;七台河地区市·县最低气温差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9期

8 张思超;;由阜阳站迁址看气象探测环境对气温观测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3期

9 袁佰顺;蒲金涌;辛昌业;袁雅萍;;天水市近60年阴晴天日数的变化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9期

10 李保平;吴凤至;陆绿洲;魏雅丹;莫雪莲;;亚热带低丘地巨尾桉幼林地径流特性研究与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方;于庆学;;河南省气候业务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经济策论(下)[C];2011年

2 刘晓君;童海滨;王其英;李跃华;郭艳玲;;单站地温自动绘图监控系统设计研究[A];经济策论(下)[C];2011年

3 易秋丽;杨丽娟;;浅谈自动气象站数据及传输中容易忽视的问题分析[A];2011年中国气象学会气象通信与信息技术委员会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科技年会论文摘要[C];2011年

4 李睿;罗焕梅;朱彩凤;胡桃花;李亚军;;浅谈自动气象站月报表数据文件的审核规则库设计[A];2011年中国气象学会气象通信与信息技术委员会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科技年会论文摘要[C];2011年

5 武捷;屈志勇;朱喜林;任慧龙;;自动气象站实时资料省级质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2011年中国气象学会气象通信与信息技术委员会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科技年会论文摘要[C];2011年

6 王佳;严明良;盛也;缪启龙;郭人杰;王群;;WRF模式中不同参数化方案对沪宁高速公路浓雾过程的模拟对比[A];第八届长三角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陈柏X;陆小勇;冯文龙;胡敏;郜庆林;;浅谈分钟观测数据文件质量控制[A];第八届长三角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黄艳;蔡敏;;浙江省太阳能资源分布特征及其区划研究[A];第八届长三角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黄远山;朱正远;;雾的形成机理和人工消雾方法分析[A];大气物理、云雾物理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经验交流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陆其峰;张文江;张鹏;吴雪宝;张凤英;刘志权;DALE M.Barker;;基于区域ATOVS数据同化的2008中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暴雪监测研究[A];“2010年北京气象学会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端阳;南京冬季雾宏微观物理结构的观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2 刘明;油田热水供暖系统热负荷智能预测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3 李国胜;双成像云底高测量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4 胡萌琦;普及型生态—农业气象自动观测方法研究与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5 胡波;中国紫外与光合有效辐射的联网观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5年

6 陶健红;西北地区沙尘天气的气候特征及其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7 郝增周;黄、渤海海雾遥感辐射特性及卫星监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8 齐文;西藏扎布耶盐湖的动态变化[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7年

9 李彰俊;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下垫面对沙尘暴发生发展的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10 何荥;用信息法研究天空亮度分布[D];重庆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涛;遥感图像分块分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兴丽;基于GPRS的多要素自动气象站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李仁杰;江淮地区塑料大棚结构性能研究及优化设计[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4 白慧;青岛近海夏季海雾年际变化的低空气象水文条件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华连生;省级气象探测资料集成系统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6 高婧;新疆大风时空变化特征及环流背景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王春雷;导线覆冰自动化观测设备研发[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8 肖波;自动气象站故障诊断与质量控制系统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9 王明天;乐山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分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李成伟;自动气象观测站数据采集器检测仪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薇;张世秋;邹文博;;中国区域环境管理机制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2 胡鞍钢;;中国走向区域协调发展[J];理论参考;2005年11期

3 曹明德;排污权交易制度探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任希岩;吉东生;王跃思;胡波;孙扬;;北京大气细粒子及其成分的浓度变化特征[J];地球信息科学;2008年04期

5 徐晓斌;葛宝珠;林伟立;;臭氧生成效率(OPE)相关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9年08期

6 原毅军;耿殿贺;;环境政策传导机制与中国环保产业发展——基于政府、排污企业与环保企业的博弈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10期

7 郭启民;;环境信息公开是鼓励企业实现环保历史性转变的“催化剂”[J];环境保护;2007年08期

8 张玉军;侯根然;;浅析我国的区域环境管理体制[J];环境保护;2007年09期

9 周兵;;完善排污收费制度的建议[J];环境保护;2009年20期

10 常纪文;;域外借鉴与本土创新的统一:《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 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之解读(上)[J];环境保护;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王金南 宁淼;[N];中国环境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肖凤珍 通讯员 李永定;[N];检察日报;2011年

3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肖建国;[N];人民法院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U,

本文编号:8964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8964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a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