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质与结构:环境问责机制的理论探究
本文关键词:特质与结构:环境问责机制的理论探究
【摘要】:环境问责制是政府机构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对参与环境活动的主体和客体的职责与权利做出明确,并对其落实程度进行考核的一整套具科学性和可行性的综合评判标准。权利客体借助特定形式对自身行为绩效进行表达,权利主体对其表对进行综合评估并辅之以相应奖惩举措。这一制度在实践中表现出效应两重性、向度全程性、形式多元化、内容普遍性、结果多样性等基本特质。制度框架包括问责的主体,对象,范围,程序,方法和结果等因素。
【作者单位】: 燕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人文社科系;
【关键词】: 环境问责制 特质 结构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西部民族地区政府生态责任追究机制研究”(13BMZ05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行政伦理视域下的多元异体问责创新机制研究”(12XJC630001)
【分类号】:D922.68;X32
【正文快照】: 当前,我国环境保护领域形式十分严峻,可谓问题丛生。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体污染,每一项都愈演愈烈。以大气污染问题为例,在传统煤烟型污染尚未做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细颗粒物(PM2.5)、酸雨、臭氧等为特征的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又日益严重,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形成严重威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范俊荣;;浅析我国的环境问责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年06期
2 蔡守秋;;论政府环境责任的缺陷与健全[J];河北法学;2008年03期
3 张建伟;;完善政府环境责任问责机制的若干思考[J];环境保护;2008年12期
4 康建辉;李秦蕾;;论我国政府环境问责制的完善[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0年04期
5 顾杰;论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状与完善[J];理论月刊;2004年12期
6 肖萍;;环境保护问责机制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张贤明;官员问责的政治逻辑、制度建构与路径选择[J];学习与探索;2005年02期
8 毛寿龙;引咎辞职、问责制与治道变革[J];浙江学刊;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务均;;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与创新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张萍;;中国行政问责制的发展现状及路径选择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孟德海;;论行政问责制下党委领导的责任[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4 贾建伟;;我国行政救助制度之完善[J];今传媒;2011年07期
5 郝栓虎;;浅析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责任政府建设[J];兵团党校学报;2007年06期
6 韩志明;;政府解辩性行政责任的理论探讨[J];长白学刊;2009年01期
7 李景峰;陈楠;;试论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当前困境与完善途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8 申圆圆;;公共行政视角下当前我国官员问责制的缺陷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12期
9 尹义;;我国行政问责的法制化路径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林玲;;改进高校管理 实行校长问责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红竹;新时期中国行政问责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郑华卿;中国突发事件行政问责功能异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梁栋;当代中国政府执行力的责任治理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魏云;压力型体制下的行政问责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洪文艺;生态饭店的理论构想及实现途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萍;论公共决策监督[D];吉林大学;2005年
7 赵颖;突发事件应对法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刘世清;教育政策伦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谢炜;中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利益博弈[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邹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的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玮;美国环境政策法评介[J];北方环境;2003年03期
2 侯琦;“民主问责制”:走向政治文明的重要路径[J];党政干部学刊;2004年09期
3 范俊荣;;浅析我国的环境问责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年06期
4 蔡守秋;;论政府环境责任的缺陷与健全[J];河北法学;2008年03期
5 张建伟;;完善政府环境责任问责机制的若干思考[J];环境保护;2008年12期
6 周光辉,彭斌;理解代表——关于代表的正当性与代表方式合理性的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6期
7 黄健荣,梁莹;建构我国的问责制政府:理论基石及路径选择[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吴兴军;;政府善治视阈下的公民问责[J];科学社会主义;2009年03期
9 赵正群;行政之诉与诉权[J];法学研究;1995年06期
10 汪宛夫;“官员问责”背后的政治逻辑与执政理念[J];领导科学;2004年16期
,本文编号:9150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915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