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的婚姻法律与婚姻家庭变迁—从1950年婚姻法到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
本文关键词:建国以来的婚姻法律与婚姻家庭变迁—从1950年婚姻法到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
更多相关文章: 婚姻法 婚姻家庭 权利义务 平等 妇女 道德
【摘要】: 婚姻家庭、社会和法律的发展是互动的,婚姻法的变化是社会变化的缩影。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婚姻家庭的变化是巨大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法律可以说是其中最重要的推动力。自1950年以来,中国婚姻法经历了三次变化,这三次变化给中国人的家庭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变化。本文以1950年以来婚姻法的三次变化为线索,结合各个时期的背景,选取了每一时期对婚姻家庭有重要影响的问题进行研究,具体分析婚姻法与婚姻家庭之间的互动关系,揭示婚姻法每次变动中的特点以及其所反映的社会变化。五十年代的婚姻法以婚姻自由和赋予女性家庭财产权开始了婚姻家庭的革命,中国传统婚姻家庭中的许多旧习俗被社会所抛弃,这预示着家庭传统的变迁,更意味着社会生活的深层次变化。八十年代的婚姻法则以夫妻财产制、计划生育和感情破裂的离婚条件引导了婚姻家庭的巨大变化,法律在民间的实施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权利与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同时也带来对原有婚姻家庭模式的挑战,中国人开始重视婚姻的质量,更多关注婚姻中的个人权利。二十一世纪初的婚姻法修正案适应婚姻家庭的发展,在夫妻财产制、家庭暴力和夫妻间的忠实义务等方面做了适当的调整,婚姻法修改中反映出的社会变革给婚姻家庭领域带来的变化与价值观念的冲突,也预示着婚姻家庭在向更加文明、和谐与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也必将出现新的问题与矛盾。 在婚姻法与婚姻家庭复杂的互动过程中,本文主要注意三方面因素:一是国家法律对中国婚姻家庭与个人生活的影响。法律是国家调整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婚姻法的实施改变了人们的观念、行为,,带来了婚姻家庭领域的巨大变化,也促进了法律的进一步调整,国家对婚姻家庭从全面控制转变为在私领域通过法律进行适当必要的调整。二是现代法律与传统道德在婚姻家庭问题上的纠葛。中国传统道德重视家庭的整体性与社会稳定,而现代法律则强调个人权利,在法律与婚姻家庭的互动中出现的矛盾与冲突大多反映了这种纠葛,三次婚姻法的变化始终贯穿着法律与道德的冲突与调整。三是当法律推动婚姻家庭向现代化发展时,中国传统文化对两性关系的偏见在婚姻家庭的变化中产生的问题以及对女性的影响。本文尝试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问题,在婚姻法与婚姻家庭的互动中关注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以及法律在促进女性权利与发展中的作用。 本文的写作吸取了以往的研究成果,查阅了历次婚姻法制定修改的相关资料, 以期了解从国家层面考虑出台每一部婚姻法的背景与意义。而对于每次婚姻法变 化前后婚姻家庭的变化,则是通过查阅相应时期的有关报刊杂志,来了解各个时 期与婚姻法有关的比较突出的婚姻家庭问题。婚姻法的变化与这些问题的提出, 二者之间必然有着某种联系,本文认为这一联系恰恰能反映出婚姻法律与婚姻家 庭之间的互动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D923.9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志永;;1978年以来当代中国婚姻家庭问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张会平;聂晶;曾洁雯;;城市家庭管钱方式的特点及其对女性婚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慧波;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北京市婚姻文化嬗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颖;解放初期的婚姻诉讼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葛世涛;新婚姻法与建国初期妇女婚姻家庭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邵军兰;婚姻法中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4 房春丽;建国初期广州宣传贯彻婚姻法运动(1950-1953年)[D];暨南大学;2007年
5 梅士宏;1953年武汉宣传贯彻婚姻法运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兴昊;性权利语境下婚姻及其法律规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7 李二苓;婚恋观转变与基层行政[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何平;妇联对乡村妇女的动员与组织[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韩军强;婚姻法与建国初期婚姻制度改革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10 袁凤鸣;建国初期上海新婚姻法运动历史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617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1261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