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庭暴力法律事实的诉讼证明
本文关键词:论家庭暴力法律事实的诉讼证明
【摘要】:家庭暴力案件的复杂性之一在于家庭暴力法律事实的认定存在难度,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诉讼证明标准。而如何通过诉讼证明存在家庭暴力的事实,一直是司法界和学术界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对于家庭暴力"认定难"的问题,有必要对有关诉讼的证明标准、举证责任以及证据形式和证明力等问题进行探讨。在诉讼中,既要考虑家庭暴力的特殊性,也要看到此类案件与一般诉讼案件的共同性,应当遵循诉讼的一般规则,通过程序正义来保障实体的正义。
【作者单位】: 广东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基金】:广东工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20102021)
【分类号】:D925.1;D925.2;D923.9
【正文快照】: 家庭暴力的社会危害性毋庸置疑,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司法介入可有效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然而,由于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家庭内部,本身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家庭暴力法律事实“认定难”的呼声由来已久,其核心问题则是认定家庭暴力法律事实所涉及的证据规则问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敏;;关于家庭暴力认定难的思考[J];法律适用;2009年02期
2 朱永红,张苏敏;论客观事实和法律事实[J];河北法学;2004年08期
3 吴仝美子,刘军;浅议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邹利琴;;理性主义、证据规则与证明理性——英美法律事实理论的前提与问题转向[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年05期
5 雷明光,李莹;论家庭暴力案件中的证据认定[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邵俊武;论专门性问题的诉讼证明[J];现代法学;2000年06期
7 薛永慧;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倒置刍议[J];政法论坛;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莹;;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之重构[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顾韬;;论知识产权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分配及证明标准[J];法律适用;2007年01期
3 黄学贤;;行政诉讼中的专家辅助人制度及其完善[J];法学;2008年09期
4 郑洪志;;浅析民事证明责任倒置[J];法制与社会;2010年03期
5 李元,陈凤娇;浅论行政诉讼中的专家证人制度[J];甘肃农业;2005年07期
6 杨晓林,王雪梅,金伟新;医疗侵权证明责任分配与风险分担[J];河北法学;2005年08期
7 童长鸣;;从英美专家证人制度谈我国证据法的立法完善[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8 叶知年,汤渊儒;论民事诉讼之证明标准[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李想;;举证责任倒置制度初探[J];学理论;2009年15期
10 王婧;;试论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秦志远;论基于性别的家庭暴力的民法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旭文;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2 郑飞;威格莫尔司法证明科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曹阳;法律解释对象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敏;论我国行政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构建[D];海南大学;2010年
5 江典键;反贪侦查中司法会计技术应用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 李琨;专利法中的先用权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苏苏;从赵作海案论证据的认定[D];山西大学;2011年
8 简琼;论家庭暴力法律规制的完善[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张桂华;因家庭暴力导致的离婚诉讼审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10 骆婉如;家庭暴力的救济体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穆书芹;试论举证责任倒置在医疗事故案件中的适用[J];当代法学;2002年07期
2 王羽红;关于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转移的探讨[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汤维建;论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4 贺小荣;论民事举证责任双重含义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价值[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09期
5 毕玉谦;试论民事诉讼证明上的盖然性规则[J];法学评论;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副研究员 叶自强;[N];人民法院报;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慧珍,,蒋晓华;“家庭暴力”侵害妇女上海300余妇女向妇联求救[J];道德与文明;1994年02期
2 郭晔;家庭暴力我们该做些什么[J];中国妇运;1999年01期
3 黄新春,李瑞青;家庭暴力及其治理对策[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5期
4 路光仁;家庭暴力行为的法律保护[J];中国农村科技;2001年11期
5 未然;唐志;;一份关于家庭暴力的非正式报告[J];中国西部;2001年03期
6 于福龙,金莹莹;简析家庭暴力的特点、成因及对策[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2年06期
7 李颂光,阎珊珊;发生家庭暴力怎么办[J];湖南农业;2002年15期
8 钟健;;家庭暴力“零容忍”[J];生活与健康;2002年11期
9 ;家庭暴力该谁管[J];农业知识;2002年15期
10 本刊记者;;家庭暴力:文明社会的“毒瘤”——我省家庭暴力十大典型案例剖析[J];楚天主人;200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冉冉;;浅析家庭冷暴力及其对策[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2 许菡若;;刍议我国家庭冷暴力的现状、特点及其危害性[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唐亚辉;;法律事实探究[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4 卢材珍;;家庭暴力现象探微[A];婚姻·家庭·老人论文集[C];1994年
5 叶齐华;;家庭暴力中的社会性别问题影响中国女性的发展[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叶齐华;;精神家庭暴力中社会性别问题与思考——实证调查中国夫妻间使用/经历嘲笑行为情况[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和社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唐觐英;;论作为公共讨论的舆论——基于中国转型时期“家庭暴力”议题的思考[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李燕霞;罗宁;;从女同和女双家暴现状调查看性别和性向歧视[A];全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交流暨《朋友》项目十周年庆典与贝利—马丁奖颁奖大会文集[C];2008年
9 李艳;;环境侵权案件中因果关系举证责任分配[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环境、资源与能源法律实践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王行娟;;对家暴施暴者进行教育的心理学基础[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永钦;经济独立有利于减少家庭暴力[N];中国妇女报;2005年
2 刘小枫;家庭暴力何日不再[N];人民代表报;2004年
3 乔钟;旅西华人家庭暴力增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4 盛晓艳;如何预防对儿童的家庭暴力[N];江苏法制报;2008年
5 ;宁波市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N];宁波日报;2008年
6 王海鹰 孙飞;应对家庭暴力需要多部门合力[N];中国社会报;2009年
7 黄相钰;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我们该做些什么[N];中国社会报;2009年
8 谭彦叙 吴丽霜;本溪成立家庭暴力预警协调处置中心[N];人民公安报;2009年
9 王丽玲 练红宁;南京市成立家庭暴力庇护中心[N];中国社会报;2009年
10 黑龙江省委政法委 张广伦;浅谈家庭暴力的原因危害及对策[N];黑龙江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娜;家庭暴力中严重躯体施暴行为的代际传袭:从心理—社会—精神病理—遗传学角度探讨[D];中南大学;2011年
2 张勇;孕期家庭暴力与孕妇心理、产后抑郁、新生儿神经生化及遗传—环境交互作用对婴儿认知行为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8年
3 邢红枚;家庭暴力受虐妇女杀夫犯罪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杨波;法律事实建构论[D];吉林大学;2007年
5 曾冠棋;举证责任法理探讨与实证评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秦志远;论基于性别的家庭暴力的民法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7 骆东平;论性骚扰纠纷的民事诉讼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8 管伟;中国古代法律解释的学理诠释[D];山东大学;2008年
9 郝军启;1980年代小说的家庭伦理叙事[D];吉林大学;2009年
10 黄宇;婚姻家庭法之女性主义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洁;关于甘肃省张掖市家庭暴力现象的调查报告[D];兰州大学;2010年
2 徐健;公权力介入家庭暴力法律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丁彦;论家庭暴力犯罪[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周冬然;自我认知和社会支持[D];复旦大学;2010年
5 闫晗;家庭暴力行政执法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纪明希(Michelle Jackson);赋权女性[D];南京大学;2011年
7 杨艳芹;我国家庭冷暴力法律救助措施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计鲁昆;论家庭暴力与防治对策[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胡杰;论广西壮族习惯法在家庭暴力中的适用[D];西南大学;2010年
10 王玲;家庭暴力的界定与法律防控[D];厦门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2983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1298308.html